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约美国政府的政策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对“权力精英统治论”和“利益集团多元决定论”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与评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间,随着利益群体的进一步发育,其对政策制定环节的影响明显增强。在一些重要政策的制定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些利益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对于目前正在形成的利益集团,有几个问题是很值得重视的。第一,利益主体的发育是相当不均衡的,特别是强有力的利益群体开始出现某种“寡头化”的迹象。不过,与俄罗斯的“寡头化”不同的是,中国精英寡头的问题之所以凸现出来,与其说是由于其自身的强大,不如说是由于其他群体的无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包括早期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20世纪上半叶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多元主义集团政治理论,精英主义集团政治理论以及利益代表制理论等。并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派别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和评析。  相似文献   

4.
利益集团在以西方自由民主为主要特征的台湾政治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对台湾的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在某些重要历史节点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对台湾众多利益集团按照阿尔蒙德的方式分类的基础上,从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治发展和社会化功能四个方面来探究它们对台湾政治生活的具体影响。对台湾利益集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台湾政治的诸多特色,从而把握台湾的历史脉动。  相似文献   

5.
在政策制定体系中,按照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精英主体、共同体主体和公众主体三种模式。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公众型政策主体模式较之其他两种模式,其制定主体的范围有所扩大,同时,扩大了的政策主体会以其更能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等优势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采用听证制度这一公众型主体模式,对于转变我们的政策制定观念以及在实践中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政策,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政策企业家理论在美国诞生后,迅速普及并应用于西方世界。20世纪末,该理论被引入中国,随之开启了一场“中国化”历程。然而,政策企业家理论只是西方深化“资本干政”的新策略,并不具有普适性。实质上,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政党政治、选举政治和议会政治等屡遭民众质疑,利益集团总会另寻一个更安全隐蔽的“代言人”,因此所谓“政策企业家”这一新的政治参与主体,就是在总统、议员、党派等之外建构生成的“第三种人”。我国公共政策生成的制度环境与西方国家差异明显,根本无法为这种人提供活动空间。盲目将其理论“中国化”,势必损害我国政策制定的公正性,损害有志之士参政意愿甚至危及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也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的三个“全过程”——人民参与、民主集中和民本民生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政治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考察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对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政策的制定、实施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精英主义在中国近代政治变迁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西方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实现了近代民主向当代民主的重大转化。“非国家形态民主”和“治理型民主”的形成、民主制度的改进等对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协调型与冲突型两大民主理念模式的形成使西方民主理念的模式更加丰富,“少数原则”的提出使民主的原则更加科学,普选制、利益集团与新闻舆论三位一体的结合形成当代西方直接民主的机制,实现了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结合。西方民主的转型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应注重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民主理念的确立,民主理想和民主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政策环境影响政策系统和政策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政策行为和政策系统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政策环境而言,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政策环境更加透明开放,网络能够为公众表达诉求提供更多路径,它在不断提升公众参与能力的同时,也为创建公共理性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带来了政策制定的新情况。网络环境下的政策制定要从3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对政策合法性的考量。科学有序的公众参与能够提高政策的合法性。二是对政策各要素的考量。政府和政治精英的主导作用正在面临挑战;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也面临新的变化,自下而上的议程设置和方案完善已经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团体和利益集团的意见诉求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明晰。三是政策类型的考量。不同模式中,决策类型的适用性是不同的:在自上而下的官方主导模式下,以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式自主管理为主,分散式公民协商、整体式公民协商为辅;而在自下而上的民间主导模式下,公共决策、整体式公民协商则成为主要的决策类型,改良式自主管理也成为政府部门顺应民意的开明之举。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强势利益集团、普通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利益集团所掌握的资源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地位置,使他们在表达自身利益需求的有效渠道及方式存在着差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通过承认利益集团的政策主体地位、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反馈体系等三方面内容完善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不同的利益需求都能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金登的多源流模式理论对“社会问题缘何走向政策议程”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描述政策制定动态本质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多源流模式理论倡导的三条独立的溪流——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相互结合冲开政策之窗,最终走向政策议程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启示。在我国政策议程的设置日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应通过拓宽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增加社会突发事件信息的透明度,丰富政策制定主体等方式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政策制定中的交易是一种基于私利之上的寻租行为和合谋,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它的产生主要因利益团体的需求、政策制定者的自利性以及政策制定体制的局限、不完善和监督的薄弱等。鉴于此,当前我国政策制定领域的建设应着重从规范制定体制、加强监督、扩大参与、增强制定者的服务意识和道德建设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利益集团的兴起,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日趋受到不断冲击。利益集团作为集团利益的代表,在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集团利益通过集团行动完成着与公共利益的博弈,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中国,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也在遭受着既得利益集团的剥损。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军事斗争的角度论述魏、蜀、吴三国所面临的复杂的民族问题,深入分析和比较魏、蜀、吴三国的民族政策及其特点。三国的民族政策各有特色,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曹魏所面临的民族问题最为复杂,但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也最为成功。在本质上,三国的民族政策是其封建统治和政治、军事斗争的一部分,都是为本政权的利益服务的。三国的民族政策客观上亦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本身存在以下问题:参与公众的参与水平发育不均衡;参与公众本身整体上正处于发育阶段;参与公众的结构不合理;参与公众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参与公众的参与需求旺盛但理性、能力不足;参与公众参与过程中理性和情绪的失衡.至少在现阶段,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成熟程度还难以支撑充分有效有序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所以,不仅要促进公众参与,更要促进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参与公众本身发展的措施包括:推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普及政策参与的公民教育;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内政治、对外政策及其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是决策者根据国家利益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决策者制定外交政策又是处在一个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从而使得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处在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综合来看,国内政治影响对外政策的制定、实施,影响对外政策实施的优先方向以及效果。反之,对外政策则反作用于一国国内的政治变革、经济变革以及一国参与国际体系的方式与程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沙堪斯基关于政治对于政策成败的影响这一研究的学术缘由,阐释了沙堪斯基关于影响政策制定、政策选择与政策成败的几种政治因素和政治手段,以及政策分析的途径及局限性等观点.评价了沙堪斯基这一研究的学术意义,指出了其研究观点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提醒人们关注政治与政策分析的关系这一公共政策制定的永恒难题,揭示了导致政策过程复杂性的各种政治因素源于现代政治体系,西方政治学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具有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保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参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广的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使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有序”的形态下展开,努力创造出既与世界文明潮流相一致,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演变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罗斯福以后的当代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可分为持续强化和明显弱化两大阶段,美国典型两党制格局所形成的不同利益倾向,罗斯福及其“新政”所形成的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形势发展态势和对经济形势的运用方式是政策制定产生分野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当代美国历届政府社会保障改策都是在这三种主要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并以党派关系为线索,分析了当代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政策主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策主流化,是指社会政策摆脱从属于政治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地位,逐渐成为公共决策关注的焦点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公共政策领域也出现了结构调整的现象,其趋势是越来越注重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运用即社会政策主流化。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