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方法。唯物史观的最初创立就是借助"世界历史"的研究而形成的,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唯物史观。今天我们要深化和发展唯物史观,同样必须关注"世界历史"的研究。"世界历史"的研究范式对于推进唯物史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转换、原有理论研究的深化、新研究课题的发现和确立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要对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解、深化社会历史认识,就应当充分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历史"和"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现当代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概念上看,历史是虚构,历史是方法,历史是当下,历史是建构。从叙事过程上看,历史叙事是情节编织和符号系统。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上看,历史与文学都是一种语言虚构,历史叙事对文学创作、文学效应对历史叙事具有双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事批评作为一种动态持存的批评范式之一,是绵延时间下的历史哲学批评,其本质是向未来开放的“回忆”,以此达到历史、现实视界的融合。中国素有“无典不成诗”的本事批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魅力的本事批评史论和重实际、不穷究、伦理政治化、诗性化以及历史意识缺失的特征论和形态论。本事批评在中国文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意义,为世界文论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事批评作为一种动态持存的批评范式之一,是绵延时间下的历史哲学批评,其本质是向未来开放的"回忆",以此达到历史、现实视界的融合.中国素有"无典不成诗"的本事批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魅力的本事批评史论和重实际、不穷究、伦理政治化、诗性化以及历史意识缺失的特征论和形态论.本事批评在中国文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意义,为世界文论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二十世纪几部重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为例,分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叙述这一为学者关注甚少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历史观、历史解释范式、话语特征三个方面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作了相应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探究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的一种理论,它在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此外,该理论对于当代全球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简要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了其对当代全球化的启示,探讨了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学历史观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内容与形式、虚构与真实、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文论的基本问题 ,但我国理论界对之的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文史关系、文学的“历史感”和文学的“历史精神”正是文学对历史的言说。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 ,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 ,它实际上是人类相互之间横向扩张和纵向深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经济、交通、通信、制度、语言、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文学叙事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盛世情结".这无疑源自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抵抗需求,又符合国家改革中全民族的盛世心理期待.作家通过描写历史盛世时空,集中笔力发掘传统文化的菁华力量.但是,"盛世情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遮蔽、抹杀了封建历史文化弊端,未能站在现代文明立场反思传统历史.因而,描写什么样的盛世,事实上关系到国家文化的走向,关系到传统文化菁华如何进行现代转型,有必要对"盛世"情结作进一步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0.
文学书写一直与历史叙事有着密切的姻缘关系.历史是文学的基础,在文学书写中引入历史维度,这是优秀文学的成功之道.但是,历史对文学写作的重要性不妨碍文学虚构的展开.只有建立在历史真实之上的诗性关怀,才真正抵达了艺术的真实.小说《血色黄昏》的成功正在于其对历史真实记录之外另有一份温情的关怀.反过来,肆意虚构而不理会历史真实,导致了小说《愤怒》的创作失败.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朱文的小说很好地处理了两者间的平衡,并在对现实的书写中引入了精神的向度.总而言之,三个小说个案都向我们显示:历史记忆让人们走近生活,文学书写历史,寄托了一份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三十年代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文学史思维模式 ,其中胡适以文学随时代变迁的进化的观念为新文学寻找立身的根据 ,梁实秋以人性为标准并从共时的角度反思新文学的缺失 ,周作人则试用历史循环说来追溯新文学的源流。其后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也全面介入对新文学的评论。多种文学史观的初步建构并彼此形成互动互涉的对话关系 ,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文学史写作 ,逐步推进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里斯本小组从中心权力向外布展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格雷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作用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哈维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地缘政治方案,这3 种解读模式虽然向我们展开了不同的解读视域,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是,无法把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理解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当下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也无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层面来深刻地把握全球化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全球化浪潮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单纯的抵制和排斥必将使我们重新回到锁国封闭的境遇之中;而一味迎合并积极推进这种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一体化”进程,则无疑是在自掘自己的文化之根。本文侧重于考察全球化背景中汉语文学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全球化困境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终结了,但这一实践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却起了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20世纪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留给21世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给面对经济全球化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国,留下了富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在叙事中复活--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学叙述行为有其自在特征,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学对历史真实、文学真实、艺术假定、虚构限度等的特别强调。论文主要从作家叙事理念入手,探讨80年代小说叙事变革以来,当代历史小说叙述形态的变化,以及历史文学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叙述范型的。  相似文献   

17.
范式的导入对于历史研究意义重大,但是史学界却产生了"弃用范式说"和"万能范式说"两种认识倾向。其实历史研究范式具有科学性和历史性,我们不能武断地抛弃范式和神化范式。在建立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科学推断与人文领悟的关系,认真对待历史时间观与历史空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语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政治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拒斥"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文化观与向近现代西方先进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从问题学的层面上支撑着全球化语境的四条问题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