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利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发展之初的儿童观呈现为“儿童本位”的特点。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 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教育观”成为主流并一直持续到新时期。在处于文化转型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儿童教育观”中以成人为中心的一元价值观逐渐消解, 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现象, 其主体地位开始回归。本文在考察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在成人与儿童的两极世界中, 一种双主体规律的实现将是建立新型的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罗莉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79-82
鲁迅把儿童问题从家族关系发展到人类关系的高度上 ,认为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平等的伦理关系 ,父母对子女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以“幼者为本位”的思想直接影响了鲁迅对儿童文学理论的批评和翻译介绍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在他的小说和散文里 ,鲁迅也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儿童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3.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简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乐堂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简略思考冯乐堂儿童观是把儿童作为一个整体认识的基本观点。儿童文学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的理论指导下对各种儿童文学现象的总的理解和把握。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是构成儿童文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石,都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进程。现在,我们对几种有代表... 相似文献
4.
朱自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鲁迅的儿童观的研究并非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但是,在有关鲁迅儿童观的问题中,鲁迅对“儿童本位论”的态度有重新评价的必要,而鲁迅的儿童观与日本童心主义儿童文学的比较,则似乎未曾有人涉足。本文便从这两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试图在人生哲学的层次上描述鲁迅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5.
杜传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5):44-47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在周作人手中开始,也基本在周作人手中成熟。他的儿童本位的文学观至今仍是很有魅力的儿童文学理论话语,尤其是对儿童空想权利的维护,对教训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第三的世界”的独特理解,都极富有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6.
胡明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4-46,67
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生态意识的小说是生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思想,对自然之美、自然之殇的深刻描写,以及回归荒野、复归和谐的渴望,对儿童树立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给儿童带来反思、共鸣的审美感动。 相似文献
7.
儿童本位论曾给予滥觞期——五四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以重大的影响,这已被学术界所公认。如蒋风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说:“我们只要对初创时期的现代儿童文学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儿童本位论几乎成了当时许多儿童文学文论的立论依据,直接间接地吸收过其中的合理内核。”这个论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但问题在于,当建国前许多人极力张扬儿童本位论和建国后异口同声地批判它的时候,都未对儿童本位论的内涵进行过科学的阐释和界定,致使对它的张扬缺乏分寸,对它的批判也显得无力。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儿童本位论的基本内涵,及它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中的流变,以初步揭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锦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一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意识?以往传统的心理学家都把“意识”和“心”看作可以互换的同义词。而弗洛伊德反对这种“只有意识是心理活动”的说法,而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他形象地解释说,这三部分其状如三间房屋,一间大房就是潜意识,隔壁的小房间是前意识,再前面一间小房间才是意识。朱光潜理解他的这种心理结构时,又作了如下叙述:前意识好比一个黑暗的空间,意识好比其中一点流动的灯火,火照到什么地方就亮到什么地方;从意识到前意识或是由前意识回到意识,都只是一转掌间的事。这两个区域中虽有界限而却无堡垒。隐意识(即潜意识,又称无意识)要回到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泉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3,(1):68-73
儿童观问题是儿童文学一个根本性的文化问题 ,2 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 ,集中到一点 ,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 ,到 30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再到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 ,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 ,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陈子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3)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框架是:思想和艺术相统一;教育和娱乐相统一;文学的一般规律和儿童特点相统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统一。思想内容健康、教育性强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但也表现出了趣味性、娱乐性不足等缺点。 相似文献
11.
王泉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一外国儿童文学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在“五四”以前已相当密切。远在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我国就出版了第一种伊索寓言的中译本《况义》。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新学的传入与“开发民智”的急需,我国文坛译风大开,出现了“翻译多于创作”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前夕,各种译本多达一千余种,包括英、法、俄、德、日、美等许多国家的作品。这里面就有不少著名的外国儿童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无猫国》、《天方夜谭》、《鲁滨逊飘流记》等等。梁启超、林纾、周桂笙、徐念慈、孙毓修、包天笑等是当时外国儿童读物的热心译介者。外国儿童读物的大量引进,不仅丰富了晚清一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而且直接促进了我国近代儿童文学的发 相似文献
12.
宋其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7-52
鲁迅和周作人同时投身“救救孩子”的新文化运动,以人道主义思想基础同时接受西方“儿童本位论”儿童观,构筑其大致相同的儿童文学观。十年以后,各自思想发展历程不同,其儿童文学观亦发生变化,一个提倡儿童文学培育新人,一个仅仅主张顺应儿童需要;一个主张“有味”与“有益”并重,另一个只提倡儿童文学的“趣味”。 相似文献
13.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八十年代的中国在非常勇敢地审查和验证自己的过去,又毅然决然地在争取创造一个新时代。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们就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生活领域,其变化之大、速度之快都是从未有过的。在这新的生活领域里,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挑战,出现了过去根本无法理解的新观念。那么儿童文学呢?儿童文学的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曾几何时。在石家庄的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座谈会上还争论着“儿童文学是不是文学”这个幼稚可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对于关注并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文学来说,人性问题是必得进行思考和选择的价值领域。儿童文学也是文学,它同样有着自身关于人类生存的哲学。信任儿童的本性是儿童文学的人性观。检验作品对儿童本性所持的观点,可以见出其作为儿童文学的真伪高下。《蝇王》正是由于表现儿童人性恶的思想,才暴露出它在人生哲学层面上是儿童文学疆界的入侵者;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则由于它对儿童本性的信任而成了儿童文学的亲密盟友。信任儿童本性的儿童文学是一种乐观、前瞻的文学,它的使命就是“给这个世界再次带来信仰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发育成长至关重要,儿童文学对于其精神世界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与奠基作用。少年儿童的兴趣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应该人为地把关于诸如爱情与性等问题的探讨从儿童文学的题材中分离出去,因为少年儿童有着自己对其的理解,而儿童文学对其的指导与教育作用也责无旁贷。少年儿童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儿童文学作家要做到真正的深入生活:一定要与当代的少年儿童做到思维合拍,要真正理解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从而做到以文字来呵护童心、捍卫童年。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宏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3):18-21
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认识、看待青年,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观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青年工作实践相结合,高度重视青年,充分肯定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始终把青年看作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全面把握新一代青年的特点,尊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挥,促进青年思想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属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王泉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语)波澜壮阔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它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文学的独立组成部分——现代儿童文学的萌发出土!所谓五四文学革命、并非是从1919年5月4日这一天开始,而是有一个自身的发展过程,即以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正式提倡文学革命起,到1921年止.中国儿童文学的真正觉醒与发展,正是始于这一时期.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相似文献
18.
朱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0,(1)
鲁迅站在人类本位的高度认为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 ,是平等的。父母对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育儿童方面 ,他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官晋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作为云南当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道在新中国的摇篮里诞生,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0多年来,已由一株幼芽长成参天大树,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结出了喜人的丰硕果实。尤其是新时期,云南儿童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东亚崛起时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时代挑战的回应中形成的,洋溢着时代的精神。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调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探寻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它包含着理论上的三大突破,这三大突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达到了当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