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以贫困的收入增长偏弹性和贫困的收入分配偏弹性的性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进程之间关系的统一框架。文章着重探讨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初始值对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贫困效应的影响,并以中国农村为例,来实证检验它们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及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章利用农村家庭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对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能显著促进农村家庭对非农业活动的参与,但对农业活动的参与率基本不起作用,并且当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家庭还有脱离农业经营的倾向。无论对于农业还是非农业,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在非农业活动中,教育对劳务性活动参与的作用要高于对家庭非农业经营活动参与的作用。教育水平提高不仅能带来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农村收入分布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缩小农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代际流动是重要施策点。而教育公平作为起点公平,是打破社会阶层固化、促进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工具,农村教育的机会平等更是后扶贫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基本方略。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运用反事实视角检验教育机会不平等对农村子女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子女存在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即教育代际传递过程中儿子与女儿的教育机会存在差距,女性子女教育机会受到父母教育程度的约束性影响;农村子女教育代际流动与其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且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而性别间也存在教育代际流动方向上的差异;教育因素对农村子女收入性别差距的贡献表现为特征效应而非系数效应,教育分布扩大了收入性别差距,而教育回报率缩小了收入性别差距;在反事实视角下,当消除女性子女教育代际传递的劣势后,子女收入性别差距减小约10%且教育禀赋不再对收入性别差距产生正向影响。相关教育政策一方面应该加强劣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改善相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投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子女上学问题;另一方面应该改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机会分配。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改善女性地位,发挥女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翼 《西北人口》2014,(3):1-5,9
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分解的方法研究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导致城镇居民职业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对基尼系数的亚组分解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群之闻的收入不平等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为8.65%,城镇居民职业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各个受教育程度人群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其组内差距的贡献率要远高于东部地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缩小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可以有效缩小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汇款与家庭收入不平等:基于反事实收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的调研数据来考察农民工汇款对输出地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简单将农民工汇款看成外生的转移收入时,农民工汇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过,当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选择性,并通过引入工具变量来构建那些外出劳动力户的反事实收入时,我们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由于那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往往来自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农民工汇款扩大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从反事实收入情形下的0.3551上升至实际收入情形下的0.3774。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中存在着收入悖论现象:收入水平在融合的初期与中期对融合程度的提高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融合后期,收入水平的继续增加并不能带来融合程度的明显增进。样本数据拟合出的融合曲线显示,收入拐点确实存在。研究还发现,受社会比较心理和收入补偿心理的共同作用,农民工收入拐点的限值水平远远高于同期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与城镇较高收入家庭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7.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2001—2009年我国人力资本与亲贫式增长论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上,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减贫效应,但存在区域差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减贫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基于区域视角,通过发展教育促进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水平,达到脱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1999年住户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来推算城市失业率、贫困率及基尼系数,并预测今后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失业率较政府公布值高出近3倍,特别是“下岗失业”问题尤为突出。(2)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加剧城市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3)城市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持续扩大。(4)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持续恶化。文章还指出,依据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中国尚处于基尼系数上升时期,因而在达到峰值之前收入差距还会扩大,这有可能成为社会和政治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是农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采用回归分解的方法,利用吉林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动趋势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工资性收入和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增加起到明显的作用;影响农村收入不平等水平的要素有劳动力投入、耕地、工资性收入、人力资本要素以及地区差异;耕地、工资性收入和劳动力投入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增加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的作用占51.60%,超过一半的解释能力,而教育对降低收入不平等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测度了中国老人健康不平等程度,重点计算了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安排等因素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回归基础上的集中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存在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好;城镇地区,健康不平等主要的贡献因素为收入、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经常锻炼,居住安排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为负。农村地区,收入因素对于健康不平等的贡献最大,这就意味着消除农村健康不平等的关键是要降低收入不平等。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不平等程度更甚,进一步强化了健康不平等。因此如果政策想要降低健康不平等,首先要降低穷人获得医疗保险的经济门槛,增加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