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厂是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私营企业。最近,我厂研制出一种新型产品,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国家专利局已受理,确定了专利申请号。访问:我厂能否将专利申请作为广告内容进行宣传?法律对利用专利权做广告宣传有何特别规定?某热水器厂厂长:赵成起厂长:据来信所述,我们认为:你厂不能将专利申请作为广告内容进行宣传。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专利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的发明专利;二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的实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上申请专利最多的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公民2012年的专利申请达560681件,年增长率达到了24%。2012年,全球专利申请总数为235万件,因此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全球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的巨大活力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科研和开发的重视。从行业分布来看,与俄罗斯一样,中国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8-2008年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外资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使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动态考察了R&D投入、专利申请量与外资进入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专利申请量与外资进入程度、R&D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外资进入是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格兰杰原因,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991-2001期间外商在华投资与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总结了重点国家在华专利申请状况。分析发现外商企业在华技术型投资与其专利申请有着较强的协同发展趋势,并证实了一些学者已经提出的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几大特点: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主;申请的专利权大多授予组织机构;外国专利权利人主要集中在8个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根据研究所得本文提出我国企业应对国外专利技术战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盘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虽科技成果累累,但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数仅集中在25%%左右的高校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5年中申请的专利,占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总数的26.5%%,其它大部分高校专利申请数很少甚至空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跃居全球专利排行第三2013年,中国在世界专利申请排行榜的排名上升至第三位,以近16%的增长取代了之前排名第三的德国。随着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中国在专利申请排行榜上的上升势头迅速,从2008年的第六位升至当前位置。排名第一的美国占专利申请数量的28%,其次是日本,占21%。(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  相似文献   

7.
外国直接投资对湖北省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湖北省1993—2003的相关数据,对外资在湖北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湖北的实用性专利申请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但对湖北省的一些类似外观设计等专利申请却无很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重庆直辖十年,是重庆科技事业发展由弱到强、创新效率快速提升的十年。十年来,重庆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在机械传动、烧伤创伤、交通工程、家蚕基因、MEMS、轻合金材料等领域建成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优势学科,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1998年全国第17位上升到2006年的全国第12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居西部地区首位、全国第10位,技术交易额连续7年居西部地区第一,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和三届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重庆高交会暨军博会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以军民结合为特征的科技盛会。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以年均28.6%、25.4%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国内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2年,是重庆市专利事业发展最迅速的一年。专利申请和授权,无论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速看,均创出历史新记录。尤其是最能代表重庆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高校等职务发明申请量增幅巨大。专利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呈现出如下特征:一、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创出历史新高,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市前列2002年,重庆地区专利申请量314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3.5%(全国平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近年的判决表明,美国专利法将加大对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进行必要限制的发展趋势。未来专利申请的难度将增加,专利维权将更加困难,专利无效之诉的可能性会增大,专利域外保护的可能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
《管理科学文摘》2008,(21):80-81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近年的判决表明,美国专利法呈现将加大对对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进行必要限制的发展趋势。未来专利申请的难度将增加,专利维权将更加困难,专利无效之诉的可能性会增大,专利域外保护的可能性减弱。  相似文献   

12.
随着PCT(专利合作协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在对外专利申请时会采取PCT途径.本文以PCT申请数量为各国在国外市场专利布局的衡量指标来计算国外专利布局对本国出口的影响程度.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其他6个OECD国家的外对专利申请与出口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专利申请对本国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个体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近年的判决表明,美国专利法呈现将加大对对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进行必要限制的发展趋势.未来专利申请的难度将增加,专利维权将更加困难,专利无效之诉的可能性会增大,专利域外保护的可能性减弱.  相似文献   

14.
吕磊 《决策与信息》2013,(12):47-47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进步,外观设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外观设计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从2006年起即成为世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最多的前五名国家之一。但是由于长期没有统一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认定标准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外观设计重复授权、低水平设计得到保护、专利局与法院对同一案件认定不一等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我们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R&D活动的宽泛性和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标准与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R&D活动都能够产生专利,只有那些以满足专利申请条件的R&D活动才有可能产生专利;显然,专利产出效率与R&D投资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本文以全球R&D顶尖企业为样本,将R&D投资中的R与D进行区分,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分别计算R和D对专利产出的贡献;目的是揭示全球顶尖企业R&D投资结构与专利产出的关系,在发展R&D投入产出结构理论的同时,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赶超与跨越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全球顶尖企业的R&D投资中,R经费的比例占80%左右,R对专利产出的贡献是D的2倍左右,但具体行业存在差异。研究结果除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外,对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R&D投资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董雅楠 《经营管理者》2009,(19):145-146
本文根据对1987-2007年我国国内三项专利申请授权量、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均衡分析,来研究我国创新产出与人力资源的关系。首先进行协整检验,认为国内三项专利水平和科技人员数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然后基于协整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最后用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国内三项专利申请授权量、和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存在单向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卫明 《经理人》2023,(2):35-37
<正>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艾为电子以新智能硬件为应用核心,在可穿戴设备、智能便携设备和物联网、工业、汽车等细分领域,持续拓展了细分领域知名企业。经过十年余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成气候。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资料来看,截至2022年12月9日,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集成电路技术来源国,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占全球集成电路专利总申请量的51.1%,其余的半壁江山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等。  相似文献   

18.
王家斐 《决策与信息》2011,(12):119-119
国际经济法是二战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不管是在它的定义、范围、意义,还是地位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还存在着十分大的区别,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应该是彼此独立的法律部门。本文就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并提出了笔者对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人员动迁工作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国际工程项目人员动迁的一些难点,对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员动迁工作,确保国际工程项目人员顺利赴海外进行考察、投标、施工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国际工程项目的外事及人员动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利申请程序的新规则包括对申请人继续申请次数进行限制的2 1规则,对审请人权利要求范围进行限制的5/25规则以及申请人相关专利申请的一并报告规则。在新程序规则之下,审请人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与努力,申请人的申请工作与权利要求范围要受到较大的限制。新规则的目的在于实现申请人与审查机关间工作负担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