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申 《浙江学刊》2002,(3):143-148
上篇 :小论陈文《浙江学刊》2 0 0 2年第一期所发陈咏明《对回应的回应》一文 ,原是发于互联网。其上篇已由互联网又发于《学术界》 ,而鄙人在《学术界》2 0 0 2年第一期对该篇作出了评述。其评述指出 ,该篇以“治国学必需重训诂”立论 ,然而在一些有重大争论的问题上 ,对付拙著的武器是“未必是”。而在那些可以确定的问题上 ,又几乎是触处皆错。比如该篇弄不清《庄子集释》作者是谁而郭象又作了什么 ,说什么“郭象的《庄子集释》……” ;也弄不清“疏”和“正义”的关系 ,把焦循《孟子正义》中的“疏”和“正义”当成了两本书 ,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对批评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短文中 ,作者试图回应倪培民和理查德·斯蒂克勒教授对安乐哲、郝大维新近的《中庸》译释所提出的建设性批评。作者感激倪培民和斯蒂克勒教授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仔细研读他们的著作。他们与倪教授的主要分歧在于如何运用恰当的英文术语译释中国过程性世界观。相形之下 ,安乐哲、郝大维与理查德·斯蒂克勒教授有着“实质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无神论、宗教反实在论和宗教多元论三个哲学视角论述了人类对终极实在的不同回应。无神论排斥这个终极实在,认为它是一种多余的假设。宗教反实在论从人的自律和游戏出发,认为终极实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有用的假设,可以用于维持和继承传统的价值观,给人们提供生活的意义。宗教多元论认为终极实在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以对它作出真实的回应,而人类的具体回应具有文化特征,人的意义就基于人对终极实在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浅析政府回应性及中国政府回应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亦玲 《社科纵横》2004,19(2):37-38
本文围绕政府如何进行回应对政府回应性及中国政府回应面临的挑战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黎安 《社会》2014,34(6):98-113
本文对周雪光、张静、曹正汉和冯仕政四位教授的评论文章进行了回应。笔者的回应侧重在各位评论人提出的带有批判性质的意见和建议上。笔者和评论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发包制的界定、内涵和形成原因、统治风险的内涵和影响、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力配置等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试图做进一步的澄清和解释。鉴于评论人的批评建议,本文也讨论了行政发包制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的领域。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个好的理论的三个标准,并讨论了跨学科交流对于发展好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布达佩斯学派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作为应对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一种自主的社会-经济形态,它既不是资本主义的退化变体,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实现。赫勒、费赫尔和马尔库什在其合著的《对需要的专政》中作了详细的阐述。瓦伊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苏联制度(现实的社会主义)不仅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不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解答,而是对俄罗斯历史的进退两难的一种回应,它仅仅表现为一种从权力阶层视角出发的合理性,而不是对社会整体来说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应把苏联模式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谨慎地视为对痛苦经历和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理论的-实践的回应,将其视为意识形态,视为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系统的讨论了宪政在民主和自由两种语境中的含义;对民主宪政论和自由宪政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逻辑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回应。本文认为,宪政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提倡宪政符合特定历史时期民主政治的性质和政治斗争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了“民主主义宪政”。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用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西方的概念中,宪政不等同于民主,宪政和民主在理解上虽有交叉但含义和偏重不同,所以用社会主义宪政表述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从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和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个人权利和自由不能作为人民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价值。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不必然以社会与政府的分离或对立为基础,限制政府权力也不必然能够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党和政府是保障和发展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依靠力量。我们不能在没有充分理论论证和对政治后果作出明确判断之前就认定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对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的科学评估,是评鉴立法与学理正当性的重要机制。中国贿赂犯罪刑法治理体系以“分体式”“行为群”、法益实质损害为中心加以构建,在法理结构与犯罪治理功能上存在着“三重危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贿赂犯罪刑法体系更新应当实现:在立场选择上坚定积极治理主义导向,转变刑法功能定位,前置刑法介入基点,弱化刑罚强度,增加刑法干预能力;在优化方案上建构“分体+分层式”的治理体系,全面革新“分体式”罪名体系,细化法益保护层次,建构“微罪—轻罪—重罪”的罪名序列,基于刑法评价确当性与精细化的要求,增设利益冲突型、不法馈赠型贿赂罪,以揭示法益损害为中心准确设定构成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物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多层面的挑战 ,各欧盟国家对此的反应不尽相同。在将近 2 0年的时间里 ,欧洲委员会一直关注的就是如何协调各方的不同反应。尽管跨北大西洋的国际交流不断增多 ,各国对如何应对生物技术挑战的问题似乎已出现了分歧。在研究方面 ,欧盟与美国的道路是相似的 ;但在规划领域的差别巨大。积极的态度欧洲由于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的质疑而被美国视为是反科学的。事实上 ,欧洲每年对生物技术研究超过 2 0 0万美元的投资可以与美国相媲美。尽管欧洲对生物技术在某些方面的应用持反对意见 ,但在总体上仍非常支持科学…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西方学术界自 19世纪末以来一直争论不断。在马克思逝世后 ,随着《资本论》第 3卷的出版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首先发难 ,利用马克思所说的平均利润率规律与价值规律之间的所谓矛盾 ,指责《资本论》第 3卷与第 1卷自相矛盾 ,前后否定 ,因此马克思的整个体系陷入“崩溃” ,并主张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 0世纪中叶 ,在西方经济出现严重滞胀的氛围下 ,就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能否解释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决定问题 ,再次出现了争论热潮。到了 2 0世纪 80~ 90年代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方经济学界 ,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刮起了以商品价值理论修正或者替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之风 ,一些人主张用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拉法的观点来“发展”或者“重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斯拉法主义者主张根据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投入—产出系数和实际工资水平 ,来解释商品的相对价格和利润率 ,只承认剩余产品 ,而否认剩余价值的概念 ,实际上也就是否定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或主要源泉 ,强调商品价值的多要素决定论。素以敏感和勇于探索著称的意大利左翼理论界 ,在这场争论中也颇得风气之先 ,不但论战迭起 ,而且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 ,涌现出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sponds directly to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in February 2010 by Graham Farrell entitled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rational choice and harm reduction versus “cultural criminology” ’. (Farrell's article, in turn, was a rejoinder to my original 2007 article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rational choice theory versus the “culture of now” ’). In his article, Farrell sets out a case for the role of ‘harm reduction’ a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s tools to reduce the contemporary crime problem, concluding that ‘Cultural criminology seems to offer little, if anything, useful to inform crime reduction efforts’. This article rejects this statement and offers a counter critique of the instrumental approach promoted by Farrell. Importantly, this response article is not intended as an outright critique of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per se, rather it is an assessment of Farrell's specific critical logic and the various shortcomings associated with his argument.  相似文献   

13.
It is time to bring nature (genetics) together with nurture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llowing a brief overview of behavioral genetic theory and methods, three examples are described of new genetic research especially relevant to social developmentalists. First, initial research findings on three key domai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tachment, empathy, and social competence) suggest that genetic factors contribut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 research on widely used measur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implicates a genetic contribution, which opens up 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t the interface of nature and nurture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ird,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t is predicted that behavioral genetic research will be conducted using DNA markers that assess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individuals directly rather than resorting to indirect estimates based on twin and adoption methods. This will revolutionize behavioral genetic research and make it more accessible and applicable to developmentalists. As a first step in the direction of behavioral genetics, social developmentalists are encouraged to include siblings in thei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15.
Theory and Decision -  相似文献   

16.
17.
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主体是世界的依据这一现代性原则,但由此而来的主客对峙也成了现代性面临的一个难题.黑格尔在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同时,用发展的观点和主客双向建构的思想拯救了主体向任意性的滑落,从而对这一现代性难题作出了哲学回应.这个回应由于兼顾了个体与整体因而在直至今天的现代性话语中依然不失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Summary This note takes further the task of conceptualizing communitysocial work begun by Alan York in his paper for the June 1984edition of this Journal. York's approach is criticised firstlyfor unhelpfully conflating ‘community work’ and‘community social work’ and, secondly, for developinga schema unable to satisfactorily theorise the range of communitywork approaches currently to be found within social work. Buildingupon York's suggestion that ‘dichotomous formulations’provide an appropriate way forward for analysing community practice,three, distinct, dichotomies are elaborated, and recommendedas a basis for locating and comparing current approaches tocommunity social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