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元惠 《当代老年》2013,(11):30-31
“卖背笼喽,卖背笼喽!”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不能堂堂正正地到集市上卖背笼,只有挑着串乡叫卖。  相似文献   

2.
“啃老”,已成为北京一个见怪不怪的世相。 某日去市中心的一条胡同办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胡同里闲逛。居委会大妈说:“这胡同里没工作‘啃老’的人多着呢!有的毕业后好几年都没找到工作,有的是下岗失业了。”  相似文献   

3.
为谁而工作     
李付春 《职业》2010,(2):37-37
有两个QQ好友,他们在个人资料中“工作”一栏里分别写着“为党打工”和“为老板卖命”。我一猜就知道,前者是个国家公务员,后者原本就是一个打工仔。  相似文献   

4.
大栅栏西街原广德楼这地界儿,近几年有种现象非常奇怪,出了灯子家的胡同往南拐,每天总能看到一些形色匆匆的人在西街和朱家胡同交叉口,一块稍微宽敞点的地方,三五成群地站着,指手画脚地谈着什么事情。胡同里的老户对于这些人瞧不上眼,说他们是神经病,骗子,饭都吃不饱,快“卧倒”了,还动不动就谈几个亿的生意,“什么南水北调了,给长城贴瓷砖,哪儿挨哪儿呀”。赵想去探个究竟,瞅了个机会走到两位谈兴正浓的外地人身边。  相似文献   

5.
“这个陶罐30元卖么?”“这双‘三寸金莲’绣花鞋多少钱?”每逢周末,长沙市清水塘的古玩市场总是人头攒动,其中以银发族诸多。他们个个聚精会神,在琳琅满目的古董堆里淘“宝”,与商家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6.
稻香翁 《当代老年》2011,(12):54-54
“的卢跃檀溪,打一《三国》人物名。”“是张飞!不对,是马腾!”“对喽,是马腾!哈哈哈哈……”每天,小区的老年活动室里总是传出爽朗而开心的笑声——这是我们的“老年谜语沙龙”在摆“擂台”呢!  相似文献   

7.
“崽卖爷田心不痛!” 一九三四年初,尚是寒风呼号的时节,江西却冒出五千多座水泥钢骨的“冬笋”。蒋介石采用赛克特的建议,实行堡垒政策。这五千多座碉堡把中央苏区团团围住。用陈诚的话来说,他们建碉堡是给池塘筑坝,然后“抽干塘里的水,捉塘里的鱼”!  相似文献   

8.
“老北京”喜欢称自己是皇城根下的人,这话里多少隐藏着点自豪甚至是炫耀,炫耀什么呢?当然是他们那皇帝老儿的宅子喽! 如今,真龙天子早已不在,而他们的宅子——故宫,却被完完整整地保留下来。故宫原名紫禁城.说起这名字的由来更是有趣。传说,这天帝住的天宫谓之紫宫,而封建皇帝自命为天帝之子,所以,其住所也应相当于天上的“紫宫”,再加上这皇宫里戒备森严,是老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城,因而得名“紫禁城”。  相似文献   

9.
德欣 《当代老年》2007,(12):33-33
节俭是美德,可节俭到“抠”的程度,就不太“美”了。 认识一对老年夫妇,每月的退休金3000多元,儿子提出愿意资助老爸、老妈把老房子卖了,换成带“双水、双气”的商品房,他们却坚决不肯,说老屋子老邻居住惯了,宁愿在冬天烟熏火燎地靠点蜂窝煤取暖。女儿给买了又轻又暖和的羽绒服,却被他们锁进柜子里,  相似文献   

10.
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形式。如果你住惯了高楼大厦,看腻了宽阔街道,那就请到北京的胡同里来看看,来感受一下这儿的“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吧。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城区旧帘子胡同里,住着89岁的银行退休职员单成钧一家。胡 同里的人尊称单成钧为单大爷,也叫他“民间外交家”。因为10年来, 单大爷在他的小四合院里接待了5000多位前来参观北京胡同的外宾。  相似文献   

12.
我会学 句群展示:上午的体育课上,在大操场,我们的体育老师领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老鹰捉小鸡”。老师先讲明游戏的规则,然后就开始了。老师当鸡妈妈,她的身后有一大串“小鸡”,后面的每个“小鸡”都用双手紧紧抓住前面“小鸡”的衣服或裤带。开始,我们部分女生做“小鸡”,  相似文献   

13.
印象中钱粮胡同是北京很有名的一条胡同,挨着三联生活书店,去到人艺小剧场看话剧也很方便。不知是否出于此种考虑,今年夏天,四位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胡同深处开了一家近乎袖珍型的“驯鹿餐厅”,经营的还是颇正宗的法式西餐,而开店的目的竟不约而同,在各自形而上的工作之外,寻求一种“身体力行”的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4.
世界正在变小。当黄头发白皮肤的旅游者钻胡同寻觅东方风情之时,北京高档写字楼里早驻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外国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驻京外企。但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给中国老板打工。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东四环外高楼林立的建筑群当中有一片历史悠久的胡同。刘雪元的家就住在其中的一条胡同里,是这里为数不多的能称得上“四世同堂”的家庭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过春节(农历新年)有贴年画的习惯。过去,北京的年画是在胡同里叫卖的,临近春节的时候,胡同里就有了“画儿”的吆喝声。北京本地不出产年画,街头叫卖的年画来自天津杨柳青。  相似文献   

17.
胡同,也称“里弄”或“巷”,是指城镇或乡村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巷道。胡同,是老北京的一大特色著名的胡同有东交民巷、什刹海胡同等。一般都认为,胡同的称呼是从蒙语水井一词的发音演变而来的因为从元大都的实际看,胡同与井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相似文献   

18.
说法     
《现代交际》2005,(10):11-11
被偷窥,“我”才存在?“信息失守”是被迫无奈,但由此我联想到有人愿打愿挨进行的信息“自我暴晒”。这是个隐私居奇的时代,八卦信息的时代,不断上演丑闻的时代。当隐私成为一种娱乐,道德的底线被压到尘埃里,越来越多的“各路神仙”,借助人们的偷窥猎奇心理,渴望扬名。而他们想一夜出名,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甩出去卖了;自我暴晒,兜售隐私。用自抖猛料信息来炒作,炒热自己,成鱼也能翻身。  相似文献   

19.
北京后海的羊房胡同里,有一家特殊的菜馆,叫厉家菜馆。一家门脸不显眼的小院里,“厉家菜”的招牌挂在墙上,题字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很小的一个地方,大概就能摆那么三四桌,一天就做这么三四桌菜,而且只做晚饭。到厉家菜馆,你不能点菜,也没有菜单,老板说做什么,你就吃什么。  相似文献   

20.
橙子 《现代交际》2006,(7):56-56
《四眼天鸡》的主题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迪斯尼就有这样的耐心、这样的不懈,去表现一只小鸡是怎样向它的父亲证明:我不是胆小鬼.一只外星小孩玩的滑板落在小鸡的头上后消失了,受惊的小鸡敲响了镇里的大钟,告诉人们,有一块“天”掉下来了.可是闻迅赶采的人们无法相信小鸡说的话,包括小鸡的父亲巴克在内,他们认为落在小鸡头上的不过是一只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