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出于爱国热忱一举扣押了反对抗日、积极“剿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彼时西安局势复杂,各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情况危急。一方面东北军、西北军将士主张杀蒋以揭竿起义,抗日救国。  相似文献   

2.
不要以为“物”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任何表达的功能。其实一份恰如其分的礼物是十分重要的文际密码,它传达出主人的心境和意图,它丰富的表情功能,更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交际任务。 “西安事变”之后,爱国将领张学良被囚禁起来,不少忠肝义胆的老部下也四散流亡。 1939年冬,戴笠奉蒋介石之命,请被“严加管束”的张学良将军写信给鲍文椒,劝他不要同汪精卫同流合污。鲍文椒是东北军少壮派,曾是张学良的参谋长,驻南京东北代表。西安事变后,鲍经周佛海牵线投靠了汪精卫。张学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写信叫他不要“做历史的罪 暧味时…  相似文献   

3.
伦谭 《老年世界》2011,(18):32-34
西安事变后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相似文献   

4.
王丰 《中外书摘》2009,(3):15-19
1929年的1月1日,在国民党“统一”中国之后的第一个元旦,一个名为“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的机构成立了,这个机构其实就是后来在台湾设立的国民党军“联勤总司令部”的前身。  相似文献   

5.
王心文 《当代老年》2011,(12):29-30
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英雄事迹,存八年抗战中几乎家喻户晓。 1937年10月上甸,侵华日军突破山西省北部国民党军防线,侵占代县、崞县后,继续南犯。国民党军退守忻口一带,阻止日军进攻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奉师长刘伯承的命令,率该团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唐宝民 《当代老年》2014,(10):34-35
在1949年7月之后的数月里,我所在的19军57师转战在湖北、陕西边界一带,消灭了大量国民党部队和地方武装,先后解放了竹山、竹溪、房县、白河、旬阳、平利等县镇,就在这时,彭德怀下令18兵团向安康南进,19军向北挺进,由南向北形成对安康包围之势。  相似文献   

7.
李超 《现代妇女》2010,(10):47-49
国民党政权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推行“新生活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愚民政策。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是“新生活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国民党政权的妇女政策是言不由衷的。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当时并未有所提升,女性的形象仍然被限于家庭。相比之下,革命政权在苏区进行的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更加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  相似文献   

9.
刘振清 《老年世界》2010,(17):23-2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民族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纷纷组成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33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丽 《老人世界》2011,(2):16-17
在民国历史上,有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而锄奸团团长,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蒋介石一提及此人,假牙就发酸:戴笠一听说这个人露面了,第一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汪精卫体内的子弹就是王亚樵派去的杀手射中的;连上海滩的“大佬”黄金荣、杜月笙遇上这位“暗杀之王”,都绕着道儿走……  相似文献   

11.
蒋借匪势,匪蒋合流 东北在历史上就是土匪活动十分猖獗的地区。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里,多数惯匪与伪满洲国军融为一体,为非作歹。比较正常的估计是,东北土匪最泛滥时约有近25万人。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震撼着摇摇欲坠的反动政权,成为人民革命运动的先锋队和号角手。毛泽东同志曾撰文高度评价了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他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  相似文献   

13.
佚名 《老年世界》2013,(9):20-20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绥靖总队第一大队”曾派专人潜入东北,试图策反林彪、陶铸。时任“保密局北平直属组”组长、“国防部绥靖总队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的陈恭澍生前撰写的《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披露了策反林彪、陶铸的经过。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之弟张学思将军的婚恋传奇娜馥张学思是张学良的同父异母兄弟。张学良,以“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促成全民族一致抗战的新局面而彪炳千秋;共和国少将张学思,以足迹踏遍华北敌后抗日战场,驰骋东北解放战场,实现大哥的抗日复土夙愿而名垂青...  相似文献   

15.
慕安 《老年世界》2010,(24):16-18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活跃着一支以蒙古族为主,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汉各族士兵组成的内蒙古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于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同国民党军争夺东北的一系列战役、战斗。特别是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长王海山、政委胡昭衡)、第二师(师长白音布鲁格、政委胡秉权),在辽沈战役中与东北野战军主力紧密配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郭汝瑰 《中外书摘》2009,(12):73-74
抗日战争武汉失守后,我被任命为二十集团军参谋长,司令部设在桃源。(郭汝瑰,黄埔五期生,抗战时成为“军中精英”。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国民党七十二军起义。——编者注)  相似文献   

17.
辽沈战役的胜利,对整个中国大陆的全面解放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拉响抢占东北战争导火索的人物,是一个9岁时就失去双亲的农家孤儿。他就是海军航空兵原司令员曾克林将军,是我党率军进驻东北的第一人,当年刘少奇同志称他是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返南京,被扣留,这一囚禁就是漫长的半个世纪。然而,无论是在大陆还是逃亡到台湾,蒋介石为什么始终都没有杀害张学良呢? 张学良得以保全的原因之一应归功于于凤至。是于凤至睿智地同蒋介石周旋,最终驾驭了局势,改变了一代爱国将领的命运。 早在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蒋介石为笼络并控制张学良,曾授意宋美龄与于凤至结拜金兰,于凤至也拾级而上,拜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娘。十数年来,张学良、于凤至与宋家一直有“通家之好”。  相似文献   

19.
伦谭 《老年世界》2011,(20):6-8
高树勋 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j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火线起义,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  相似文献   

20.
退休后,我应朋友的邀请多次前往金三角地区参观旅游。在那里,我被一些原国民党残军的思乡之情所打动,帮助他们在祖国寻找亲人,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赞誉。2004年11月初,我到缅甸万宏看望一位叫石松祥的朋友。几天后,几位华人辗转找到我,请我帮他们在祖国寻找亲人。原来,他们是国民党残军,早年从我国云南、贵州等地来到金三角地区,后成为了泰国公民。这次,他们从泰国越境到缅甸打工,赚取一些生活费用。这些人中,有位名叫刀玉星的老太太。她是云南孟连县人,1953年初的一天,年仅14岁的她被越境的国民党残军抓走,让其嫁给一名残军军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