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伟大领袖“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等一系列指示的贯彻落实,地处京津走廊的我的故乡——大城县,先后迎来了近2000名“下乡、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  相似文献   

2.
老兵父亲     
徐惠谊 《老年人》2005,(8):32-32
父亲是个老兵,当过军需官。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整个世界。我们生在军营、长在军营,最大的心愿就是也像父亲一样,到部队干一番事业。可是,真正长大以后,却发现儿时的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远了。“文革”开始后,全国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和妹妹不想到农村去,只  相似文献   

3.
农民“讨”会成新平近日下乡,一老农拦住我说:“城里人一年四季忙开会,可我们10多年没开个会了,多想听听上头的声音……”衣民“讨”会,事出有因。据调查,目前农村部分村组一年到头没开一次会,有的甚至10多年不召集农民开会。如此这般,上头的政策、法律和农业...  相似文献   

4.
曾定邦 《当代老年》2013,(11):26-27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关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每年都要派大批机关干部到农村去驻队蹲点,任务是帮助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方法也叫两手抓: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又叫抓革命促生产。要求驻队干部与农民实行“二同”。1964年我在原沔阳县汉江区双龙公社么垮村任工作组长,同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相似文献   

5.
来访者自述:(舒儿,35岁,公司会计)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小时候,在那个小村庄,我是长得最漂亮、学习最好的姑娘。上大学后,当父母带着我再次回到城市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发自心底的喜悦。那时我就许下心愿.一定要把全家人迁回城市。  相似文献   

6.
侯应莱 《公关世界》2023,(14):40-42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责任意识得到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推动了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也为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赋予了新意义。文章总结了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的不足,提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与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这恐怕是所有老年人共同的心愿。笔者近期在农村采访、调查时发现,当前农村中一些老年人的境况却令人忧虑,他们心目中的“三有”心愿还大都停留在纸面上。  相似文献   

8.
据悉,2008年12月1日起,“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今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实施时间暂定4年。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4类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可实现家电下乡4.8亿台,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可以说“家电下乡”是一项国家政策支持,惠及广大农民和家电企业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9.
1963年,仲勋受隔离审查期间,组织上安排他在中央党校(独居在“西宫所”)学习。他认真阅读马列、毛主席著作,自觉改造世界观,并利用空余时间在后院空地上种了一大片玉米、蓖麻和蔬菜等,收获多半交公,他曾对我说:“革命不是为了当官,种地同样可以革命。”他准备回农村做个农民。为此,仲勋上书毛主席要求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传遍大江南北;2003年至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唱响祖国各地。一句口号的有力延续,饱含着殷切的希望——引导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梦想,鼓励有志青年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人生追求,支持青年在西部扎根奉献,用别样青春,实现同样的人生精彩。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故事并不精彩、激烈,可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它使我的精神世界一点也不枯燥,是我生命的力量。“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三,眼看就要考大学了。后来,所有的老三届学生都要下乡,因为父亲去世早,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坚决不同意我下乡,以我身体不好、她没有人照顾为理由,一遍遍到学校、街道找人。人家都说下乡是革命大方向,没有特殊的,谁都要去。这时,我母亲把我关在家中,不让我出去。无论谁来动员,她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谁也不好意思对一个寡妇太过分,就这样拖着,运动后期我被安排到一家工厂当工…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世界》2008,(3):33-33
“只要一心为老百姓琢磨点事儿,心里就踏实,睡觉也安稳。有人问我这么忙活图什么,其实,我就图让乡亲们从黄土地上多得到些实惠。”杜连弟多年来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一直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忙碌着。  相似文献   

13.
朱瑞华 《老人世界》2008,(12):22-22
1968年,我下乡插队。在农村,老乡们不叫我名也不喊我姓,都称我“大夫”。我何负此雅?这要从头说起。一天早晨上工,刚到生产队,就见保管员一瘸一拐地对我说:“我昨晚睡觉受风了,腿疼。”我对他说:“我跟一位医生学过针灸,有一定基本功,我给你扎两针吧。”开始他不同意,但腿疼不减,走路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半信半疑答应了。  相似文献   

14.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如邢燕子,叫“知识青年”,不简称“知青”。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大学生,无论到工厂还是到农村,也不叫“知青”。就是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高中、初中生,分配到工厂、参军,或待分配留城的,也不叫“知青”,“知青”就是这词条里写的,“特指”的“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中学生。我就是一个知青,撰写这词条的说不定也是个知青。要说这词条还有什么不足,我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重要,现在回头去看,实际比“上山下乡”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秦士萍 《老年世界》2010,(13):20-20
1965年7月28日,我深深地记着这个日子。那时我16岁,是人的一生中最绚丽的花季,我响应党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投入历史大潮的热流中,从天津市昊家窑中学毕业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落户。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海     
有一位内地的朋友在网上告诉我,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亲身到海边看一看大海,听一听海浪的声音。可是因为她的脚有残疾,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当我告诉她,我居住的地方以前站在村头就能眺望到大海时,她无比羡慕地问道:“你是喜欢海的平静,还是澎湃呢?”我回答说:“我喜欢海的宽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海边。海在我的内心里,早已荡涤出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宽厚”。这一心灵的诠释,应该源于我的父亲吧。  相似文献   

17.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这档真人秀节目虽然褒贬不一,但节目的主旨让人印象深刻——让城市里的“问题青少年”到农村去生活、去接受正面影响,生活反差之大让人印象深刻。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偏远山区的小村庄实际上是一个有治疗意义的小区。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农民生活及推动农村发展项目的老师,我看到这些画面时自然会感到无限感慨与唏嘘。唏嘘感慨,是因为我们一方面在歌颂农村,但另一方面却在歧视农村。  相似文献   

18.
往事二题     
我老家在河北省平乡县的农村,那是个低洼盐碱的地方,每年夏天一下大雨,村西北的大坑里便积满了水。我小时候经常到那个大坑里去游泳,父亲怕淹着我,便给我下了一道死“命令”:没有他带领着,不许我到大坑里去游泳。  相似文献   

19.
许铁军 《老年人》2006,(10):10-11
“我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养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农民那份天然的亲切与关切。”——摘自毛致用《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20.
邹敏 《中国扶贫》2016,(6):31-32
在近几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主委钱学明的提案内容都聚焦在基层农村百姓的切实需求上,尤其是他2014年提交的《关于发挥乡镇卫生院作用关键在于留住医生的提案》得到广西上林县采纳,实施了"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医护人员下乡,农民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看病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