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同君 《老友》2013,(5):66-66
我们是山东省嘉祥县的离退休教师,订阅《老友》10年,每期都能及时看到,而且一期不缺,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10年来,我们离退休教师老朋友读书联谊会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老友》这一老年人珍贵的精神食粮,离不开邮递员狄允岭同志的辛勤劳动。他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坚持把《老友》及时地送到我们手中。  相似文献   

2.
廖锡麟 《老友》2016,(4):69
我从1995年开始结交《老友》,已有20多个年头了。我深深体会到,《老友》是一本"宣传时事政治,传播科学知识,助力快乐生活"的百科全书,实用性强,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我与老伴是同学,因她性子急,我脾气也不好,我俩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看了2015年5月号刊登的一位老友为患老年痴呆的妻子出生日影集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李年发来信     
李年发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总编:您好!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九江浔阳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时,我经常向老同志推荐《老友》这本好读物。《老友》已成为与我们老同志们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友》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全省及全国各地老同志的心田。我认为《老友》的最大特色是短、精、活、多。短,《老友》上  相似文献   

4.
老友信箱     
《老友》2005,(8)
致《老友》我与《老友》相识十年了,是《老友》这位良师益友伴随我走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春天,你化作鲜花,增添我们的政治气质。夏天,你化作甘露,滋润我们的生命。秋天,你化作硕果,滋补我们延年益寿。冬天,你化作火炉,温暖我们的心房。我的情感需要你来填充,我的精神需要你来支  相似文献   

5.
老友信箱     
《老友》2006,(1)
《老友》是学习的老师我离休后就订阅《老友》。每期《老友》我从《感悟》起,一直读到最后一页广告为止。我感到有了《老友》学习就有老师,人生就有导向,健康就有保障。《老友》每期的《时事纵横》栏目,刊出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的学习资料。例如,2005年《老友》第一期,便刊出了《展望中国经济新走势》。学习这篇文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3,(1):56-56
遂川县老干部局为我们每个退休干部都订了一份《老友》杂志。我每月一收到《老友》后,先认真读,自己读了几遍后,再把《老友》放到我办的农家书报亭里供大众阅读,于是我的这份《老友》成了大众的《老友》。由于《老友》办得好,大家都喜欢看,不仅有许多中老年读者喜欢读《老友》.而且一些年轻人也经常到我家来看《老友》。横圳村的大学生李勇,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到我家来借《老友》杂志。  相似文献   

7.
老友信箱     
《老友》2003,(10)
《老友》有四个过得硬我自2000年退休后就结识了《老友》。每期一到,立即认真阅读。我觉得她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而且自身就有几个"过得硬"。一是《老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办刊宗旨,有与时俱进的大家风范,政治上过得硬。二是《老友》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实在在为老年人服务。开设  相似文献   

8.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9.
"凡事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们在做事时常用来鼓励和宽慰自己的一种方法,但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未必是好事。  相似文献   

10.
雷雨田 《老友》2010,(1):64-64
我与《老友》结缘整整13个年头。读了13年《老友》,也陆续向《老友》写了一些稿子。13年中,《老友》共刊登了我39篇文章。13年来,我心目中《老友》的编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热心为作者、读者服务的团队。  相似文献   

11.
老友信箱     
《老友》2003,(11)
《老友》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我订《老友》杂志多年,从《老干部之友》到《老友》篇篇必读。我深深感到,《老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已成为读者学习知识,强身健体的良师益友。《老友》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内容不断上了新台阶。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人们企盼健康长寿,但由于缺乏保健知  相似文献   

12.
宋桂林 《老友》2008,(11):52-52
在为读不到精彩文章而苦恼时,老友向我推荐订一份《老友》杂志,说它会告诉你一切。从此,我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来,我从未间断阅读《老友》,这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偶尔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3.
刘向前 《老友》2014,(8):69-69
正最近,我认真阅读了2014年《老友》第2、3、4、5期《读者信箱》的《回音壁》。细细品味后,我深深感觉到《回音壁》是《老友》杂志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是进一步办好《老友》的新举措。《回音壁》把编辑、作者、读者拧成了一股绳。几十年来,我读过不少报刊,但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精彩的《回音壁》,编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给读者回音。不少刊物的《编读往来》只有往没有来,偶尔见到《编者的话》那也多半是"开场白",唯有《回音壁》具体而又直  相似文献   

14.
廖勇 《老友》2010,(1):64-64
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是《老友》的受益者。自2003年退休后,我就订了《老友》,至今已和她共同度过了6年多的美好时光。6年来,《老友》使我身心受益。现在  相似文献   

15.
老友信箱     
《老友》2007,(10)
《老友》给了我们"老协"新的活动内容经人推荐,我订阅了全年的《老友》杂志。杂志犹如一个守时的老朋友,每月总是如期而至。翻开每期  相似文献   

16.
回音壁     
《老友》2005,(2)
我读了《老友》杂志第七期(2004年)上的短文《晨练唱歌多快乐》,顿时产生共鸣。进发灵感,很快编出歌曲一首,取名为《唱到一百多》,以图反映当代老年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歌词出自短文《晨练唱歌多快乐》,我根据歌词简明扼要、重章叠句、反复回唱的特点,扣住"老年朋友们,我们来唱歌"这  相似文献   

17.
黄勇 《北京纪事》2016,(6):91-92
前不久,马总约我们几个老友吃涮羊肉,大家到齐落座,点完肉和菜后,我主动请缨跑到柜台前去选酒.放眼望去,摆出来的不外是"红星""牛二""蓝色经典"之类平常之极的货色,引不起我多大的兴趣.就在我打算放弃时,忽见柜台一角内有坛酒与众不同,它装在塑料袋里,好像刚刚进货还没开包.  相似文献   

18.
"你来我来大家来,老友新邻乐开怀;信步走进议事园,当家做主上前台",2000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康藏路、天津新村、傅厚岗等社区的居民们自发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民主机制——"社区  相似文献   

19.
吴作兴 《老友》2013,(7):70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和《老友》的交往只有半年,在这短暂的半年中,我对《老友》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去年10月,我们学校"老协"小组推选我当宣传员,任务是向有关报刊投稿,展示我们的晚年生活。当时我很想推脱这项苦差事,可是实在推脱不了,因为同事们大多知道,我在十几年前,曾在《人民日报》《中国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14,(12)
正在赣县梅林镇光彩社区群众活动中心阅览室的诸多报刊中,《老友》是广大中老年朋友争相品读的抢手刊物。我们社区居委会下属38个居民小组的"创建和谐幸福家庭"宣传栏,每期必从《老友》中选摘学习宣传内容。《老友》为什么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中老年读者的青睐?在社区党支部最近召开的《老友》学刊用刊座谈会上,与会读者的发言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老友》栏目设置贴近老年人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