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形势的变化,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意识增强,纷纷把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以其地缘战略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域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难点是"两大缺失、两大不同和三大不确定因素",本文提出若干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亚可能是地区合作最为落后的地理区域之一。权力、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冲突,以及传统文化、历史记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观念冲突,使得东北亚诸国在不同议题上结成不同的国家合作或议题合作区块,从而形成一种多重碎片化的格局。碎片化不但使得整体的地区合作难以形成,甚至造成既有合作领域倒退的"坏苹果"效应,因此,对东北亚碎片化的生成与竞争/合作状况进行充分的评估,有助于为碎片化的缓解与治理提供思考路径。东北亚各国应该及早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地区碎片化,从而在未来的全球地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政府提出将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人们普遍感觉到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和解,因而有关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也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官方并未公布构建东北亚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政策目标,但呼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与历史上日韩等提出的“东亚(东北亚)共同体”建设不同,中国政府分外重视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共享历史、平等、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的含义,是一种超越反霸和同盟关系、推动新型伙伴关系建设的话语体系。在比较各方关于东北亚地区的定义后可以发现,“东北亚”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直至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后,这个术语才有了接近今天所表述的整体感。即便如此,域内国家对东北亚的边界仍有不同意见,经济学者和政治学者讨论东亚(东北亚)时对概念的范围也有分歧,因而仍难以形成一致的地区认同和地区发展愿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东北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经济演变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需要考察其合作过程中的现实利益、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三个方面。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东亚地区合作需要地区认同。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的不同发展历程及相互关系对这一地区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摩擦,以及东亚地区的多样性特点,要真正形成东亚地区认同以至真正实现东亚地区的全面合作,还需要东亚国家尤其是中日两国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灾害频发的东北亚地区,推进地区救灾合作机制的建设已成为各国在区域合作领域中的一个议题。通过考察东北亚救灾合作机制在近年来的建设进程和在区域事务实践中的表现,可以看到该机制具有多维度的特点。东北亚救灾合作机制所具有的多维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成员间多元利益考量这一复杂情形的反映。东北亚地区救灾合作的机制建设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在机制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加强和改善的地方,仍需要各国努力加以健全。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以及地区主义的缺失,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安全关切集中在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而非像地区主义较为成熟的区域更加关注人的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很难形成制度化程度较高的治理体系,而是要依靠非正式和非强制的制度安排促进各国认知形成,依靠软法实现治理目标。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TEMM)在21年的合作实践中不断构建环境共识,相互给定合作身份,继而创造了东北亚地区环境共同体社会;借助国际环境协定安排,帮助并促进各国履约,通过提升各国国内治理能力来实现区域治理目标,形成区域治理规范,探索出东北亚地区环境治理的可选路径。因此,这一机制在众多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中,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级别最高,对各国环境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力,成为东北亚地区连接国家治理、区域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协调中心。该机制的治理实践为复杂地区形势下的环境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合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国家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但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迟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将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本文主要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通过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案例比较,阐释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深化东北亚经济关系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今昔 《日本学刊》2004,(6):65-68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走向东北亚合作之路———基础条件和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 10月 30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日、韩三国的 3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就东北亚安全与经济合作及地区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 东北亚安全合作有待发展与会学者指出 ,东北亚正崛起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这一地区冷战结构仍未消除 ,热战危险依然存在 ,大国关系错综复杂 ,未来秩序尚未确定。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核心部分是由“中美日俄 ┼ 朝韩”(4┼2 )构成的六方关系。这一地区安全问题的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的区域主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揭开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序幕,ASEAN+3框架下的金融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合作的进程.在经济危机面前,以区域主义替代华盛顿共识下的全球标准,谋划建立地区安全体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实质.东北亚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次区域,这一地区内部各国间积极的经济、人员交流为推进地区合作创造了条件,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障碍.只有通过民间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达成次区域合作,才能使东亚最终走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