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清代谥法     
潘洪钢 《文史哲》2007,(2):69-77
谥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传统,历来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清朝大张旗鼓地给明代崇祯帝、惠帝上尊谥及给大批明代臣民以专谥、通谥,是将谥法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之心。通过对赐谥、追谥、夺谥的操控,谥法成为清朝皇帝驾驭臣下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倡导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表明政府的某种态度,都可能通过谥法来实现。谥法在清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清代谥法制度是继承历史上确立并在历史各个朝代发展中不断变化的谥法制度,文章探讨了谥法制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如何被清代继承和改变,其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谥法是给予逝者某种名誉称号的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悠久的典制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官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设计之一。制定谥法的直接目的是"劝善惩恶",激励人们忠君爱国,名垂青史。然而,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谥法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强化等级特权、制造政治合法性和引导政治评价,从根本上说,则是服务于以皇帝为代表的特权阶级的专制统治。谥法是对死者的盖棺定论,但这种关于"死人的政治"的每一环节,无不体现着现实政治需要和生者的权力争斗,它实质上是一种"活人的政治"。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谥法对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仍然有着某种潜在的影响。努力消除谥法制度强化等级特权的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光大其惩恶扬善的积极作用,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甲乙等日干作为庙号的习俗始于夏代,盛行于商代,至西周而逐渐为文武成康之类的谥法所取代。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则证明,西周初期,吴、齐、燕等封国与周王室一样保留了日名,直到西周早期后段才逐渐完成了由日名过渡到谥法。  相似文献   

5.
谥是周代大夫以上贵族有爵者死后命名的一种称号。此据下引《礼记》各文可以证知: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檀弓》) 先王谥,以尊名。(《表记》) 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玉藻》) 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郊特牲》)《郊特牲》云“死而谥,今也”者,言古者凡有爵者死后乃有谥,而今则虽生时无爵,死后即命谥。故郑玄注云“周制爵及命士,虽及之,犹不谥耳。今记时,死则谥之。非礼也。”虽然《郊特牲》所云古者未必如郑注云“谓殷以前”,但如谓为周之古代,应可无疑。  相似文献   

6.
谥号与道德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谥号是中华民族姓名文化的一部分,谥法是礼法的一种,两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谥号的确定与授予有严格的规范,具有道德评判功能。  相似文献   

7.
谥法,又称易名典,是在人死后根据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作盖棺定论而给予谥号的规范和制度。谥号或美或善,是褒是贬,事涉毁誉,有关门楣,备受人们重视。作为封建礼义教化制度的组成部分,自《逸周书·谥法解》始,历朝学问家对谥法屡有著述,但大都或断而不通,通则有所阙如。近人郭沫若、童书业、吴静渊对谥法也间或论及,惜哉互为牾,各指东西,莫衷一是。有感于斯,汪受宽教授垂怀于书海,留心钩稽梳理,潜心揆理,卒成《谥法研究》一书。该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通过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学术委员会严格遴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谥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定例,凡大臣应否予滥,由礼部先行奏请,得旨允准后,再行知内阁撰拟溢号四字,恭候钦定。由翰林投职之员及官至大学士考,上一字坐谥文,死事之臣上一字坐溢忠。惟文正则不敢拟,悉出特恩。清代谥文正者仅有八人,他们是汤斌、刘统勋、朱、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和孙家鼐。清代的谥典@任闻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古代帝王贵族死后,人们须避讳其生前之名,另立新号以相称,这叫作溢号;而确定谥号的准则和规定,则称为谥法。立谥制度始行于西周,终止于清末,延续了将近三千年(其间,唯秦朝废止不行),是我国奴隶制、封建制时代以宗法为核心的“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被视为“国之大典”。关于谥号和谥法,传统的、似成定论的看法是:“谥,行之迹也。”就是说,死者的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之一 ,明代的商业与以前朝代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明代的商业文化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成熟 ,并对明代的商业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王庙号及商代谥法的推测潘敏,孙全满商王以天干为庙号,究竟缘何而起,汉晋以来,就有分歧。自龟甲卜辞出世,王国维发表《殷礼征文》以后,更是聚讼不休。许多专家学者均以甲骨、金文以及《礼记》、《左传》、《国语》等文献为据论证推理一些史实。然而,既然自甲骨卜...  相似文献   

12.
历代对孟母的尊崇与封谥刘培桂孟母,作为母亲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曾受到普遍的尊崇。黎民百姓传诵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词,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至尊为邹国端范宣献夫人。"孟母"这一称谓,最早见诸西汉刘向编撰的《列...  相似文献   

13.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的一种特殊名号,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谥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为了避讳;二是为了区别尊卑,建立等级制度;三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封建礼教.谥号用字分美、恶、平三类,一般根据死者的是非功过来确定,是对死者的盖棺论定.谥号源于周,废于秦,复行于汉以后的各个朝代,辛亥革命爆发后,伴随着封建等级制的废除,终于油尽灯灭,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4.
“前朝后市”是中国古代首都的一般布局,以皇宫为中心,前面设“朝”即“朝廷”,后面设“市”,即市场。这种布局有特定的含义,代表了一定的封建制度。有一天宋神宗在朝廷上问专门管经典的官员道:“《周官》上的‘前朝后市’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王丹 《兰州学刊》2008,(2):177-180,206
东汉是诔文的定型阶段,前承先秦西汉诔文的初兴,后启魏晋诔文的繁荣,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东汉诔文的定型主要表现在诔文之体制模式、诔谥关系的转变、语言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在诔文体制模式上已经形成了前半叙德后半表哀的标准模式;在诔与谥的关系上既继承前代的某些既定因素,又有所改变;在语体形式上,顺应文学语文发展的趋势,其骈偶因素在诔文中的分量加大,是魏晋南北朝骈体诔文形成的前驱。  相似文献   

16.
明显陵是"大礼议"的产物,《加上皇考尊谥记》是对"大礼议"经过的追述和对尊谥含义的阐释,系嘉靖皇帝亲笔撰写,并刻成碑立于祾恩殿内。祾恩殿内立碑,在明皇陵系列中仅此一例。因历史的原因,此碑只剩一堆无字残石,恢复此碑意义重大。古今不少文献都收录了此文,但均存在讹误。这对正确传播古代文化和恢复此碑都极为不利,应对其错误之处加以指出和纠正,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谥法在我国经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此亦十分重视,因此,有关谥法的著述很多。《春秋》、《大戴记》、《今文尚书》、《世本》等均有记载。到宋代,虽早已有了沈约、贺琛、王彦威等人的专著,苏洵仍承诏编定六家谥法,足见封建统治者对它的重视。自西周出现谥以来,谥法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封建君主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并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而发展演变。探讨和解释谥法发展变化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宁夏境内明代万里长城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统一全国。一部分蒙古人留在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朝廷进行对抗。明王朝自建国之初,就参酌历代兵制,创立了卫所制度,并且在西北边防大力经营长城。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游牧于北方的鞑靼、瓦刺等蒙古部落相继兴起,侵扰边境,杀掠人畜,对北方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明王朝为加强北部边防,不仅加紧了长城的修筑步伐,还沿着边防线,先后设立九镇,号称九边,派驻重兵进行守御。明代的沿边九镇,宁夏有其二,即宁夏镇与固原镇(又称陕西镇)。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宁夏,在西北边防中的军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明弘治以后,蒙古火筛、小王子等部落入据河套,西北边防更加紧要,明朝廷派出重臣,总制榆林(又称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事,总制府驻节固原。  相似文献   

19.
翰林院机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枢体制中占有特殊地位 ,翰林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杨果著《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书 ,以翰林学士制度为核心 ,在分时期、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对从唐朝中叶到清朝末年的翰林院机构的演变及其政治运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揭示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体制运作的一条规律———皇帝身边起草诏书、传达命令的近臣 ,因与皇帝接近、参与决策、掌管机密而逐渐获取大权 ,变为朝廷重臣 ;当其外化为朝廷重臣后 ,皇帝便赋予新的近臣以权力 ,近臣则再度外化 ,如此层层剥落 ,中枢权力…  相似文献   

20.
王霞 《人文杂志》2001,(4):122-125
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法制变革,旨在实现中国法律与国际的衔接、并轨,以期维护我国的司法主权.而地方督抚作为执掌地方军政的朝廷重臣,亦积极介入其中,成为推动与左右变法方向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保守立场不仅表明旧有政治体制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强大惰性,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变法的症结所在,并对当今的法制建设给予了启迪、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