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涵盖范围很广,可以包含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论文从理论研究的缘起、代表性的流派人物和著作、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一次总体综述,同时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郑忆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12-14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是客观和全面评价马克思哲学、深入发掘其理论内涵的基本方法。 2 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或从人道主义或从科学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 ,在割裂马克思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同时 ,也割裂了马克思哲学中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培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67-70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贯穿其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一方面指向了以理性为中心的传统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体现在以资本为指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理论创新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源泉,也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近年来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4.
王成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3):42-44,56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精神实质.实践批判、理论批判和自我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完整内涵."三内涵批判"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功能互补互动的方法论系统.实践批判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品格,理论批判赋予了其科学性品格,自我批判赋予了其彻底性和开放性品格. 相似文献
5.
李长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批判是其阐释自身思想理论和表证逻辑演进理路的基本方式,该批判同一般意义的批判、哲学本性的批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澄清和划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本质即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不仅仅是理论批判,更是一种超越理论批判的实践批判。 相似文献
6.
吴万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8-135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范式:注重经济发展自动减贫效应的(新)古典分析法和注重贫困是由于制度内生并由多因素影响的制度分析法,由此而形成了“经济传统”和“制度传统”两条理论发展主线,并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它们的资产阶级立场、“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主张以及微乎其微的反贫困效果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理论指导。因此,无论是反绝对贫困的“中国方案”还是后续对相对贫困的治理,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合理有益部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既不能只着重哲学方面,回归到思辨哲学上去,也不能只着重经济学方面,成为纯粹的经济学.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6-21,56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既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源、理论宗旨,奠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轨迹,同时它也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差异,我国学术界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较为现象化、表层化,甚至存在主观判定和误读的缺陷,由此影响了我们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和理论传统的认识,这更加突显了加强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兴林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10-14
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讨论为切入口,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内部分裂以后由卢卡奇等开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由政治、经济批判转向了哲学和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经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工具理性批判和批判理论的发展而臻于成熟,由于它以抽象的大写的主体置换了现实的具体的革命主体,所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越来越脱节,并使其主体性哲学批判和异化批判的文化批判特色越来越暴露出来。尽管如此,它为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李晓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24
霍克海默形而上学批判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复杂关联。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霍克海默形而上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体现在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资本主义异化现实的批判以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总体性与个体性、物化与科技异化以及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媛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33-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可以直接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在于要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和振奋民族精神,而提高民族素质和振奋民族精神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世保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87-92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哲学界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三者之间的互动.本文首先对现代性作了新的理解,分析了现代性的反思性与反思现代性,指出它们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建立理性现代性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其次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建立理性现代性中的作用,从而论证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互动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教科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际生活产生了较大距离,不能满足变化了的时代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中国哲学工作者应当有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655-661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容,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转化为方法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宇宙观的意义上建构了融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衡论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未来走向,从而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陈食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9-75
悉尼·胡克承袭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反传统哲学和反“正统派马克思主义”的特点,试图寻求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点和一致性,指认两者之间具有可通约性,从而阐释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胡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于当代中国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方式的统领作用.从前瞻性、开放性、创新性、独创性等方面,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于文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4-8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关注中国现实,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又要与包括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内容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20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方面。从哲学形态的建构上看,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探究和对自然异化的批判,分别在自然和历史两个层面上复兴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扬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17-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点问题,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学者对此问题没有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思考,从而歪曲和误解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本质,使马克思“费尔巴哈化”。今天,我们只有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