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 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运用三条操作方法,遵循六条优化原则,并形成满足这些优化原则的网络结构,从而积极、动态地进行语言的意义构建。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类的认知和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概念整合。  相似文献   

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之一,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它对于语言动态在线意义构建过程的解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概念整合是指在已经建立的心理空间网络的基础之上,各空间之间相互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影视作品的创作包含着概念整合这一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可以应用到影视文学中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亦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鉴赏影视文学作品。在此试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概念整合模型对动画片《花木兰》的认知建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仿拟是一种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对原有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的语言手段。文中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两大支柱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认知关联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出概念整合关联模式,以此来全方位分析广告仿拟语的生成和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4.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该理论整体上促进了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整体发展。数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医药圭臬的《黄帝内经》在当代迫切需要从体验哲学和认知学的视角在进行认知分析。该理论对于就《黄帝内经》里的自然型隐喻、社会型隐喻和哲学型隐喻进行认知解读有着充分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Blending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认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文章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十几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该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由Fauconnier&Turner提出并完善的概念整合理论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实践中也被证实具有很强的语言阐释力。汉、英两种诗歌中普遍具有“意象”的存在,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对于跨文化交际有无影响?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各研究领域。如语意成因机理、诗歌整合思维、翻译理论运用等。现阶段,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转写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出发,探讨彝语北部方言亲属称谓词汉语转写的规范化问题,试为彝语基本词汇的汉语转写提供一种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而广告是研究语言的一种载体。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透视广告文体,本文主要通过隐喻模式、空间映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广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人类了解自身的认知机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英汉两种语言均含有丰富的委婉语,这体现出人类对某些事物认知上的相似性,但在这一相似性的掩盖下,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异。以Fauconn 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力图探索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存在的不同概念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其整齐简约的言语之中透着深邃悠远的意境。而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认为是解释人类一系列的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出发,分析宋词的意义构建模式,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搭建一座新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一些影视明星作为嘉宾演员,没有台词,没有剧本,以高难度即兴发挥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幽默语言为其重要特点.运用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理论、框架转换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幽默语言进行认知解析,以期揭示其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习语是构成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无理据性的,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了成语的理据性,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机制对习语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习语形成过程中文化在习语意义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重要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并非仅局限于对翻译中隐喻机制的解读,而是对整个翻译的解读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将亚瑟.威利对《道德经》中"道"的翻译纳入概念整合框架中予以细致分析,可以看出,概念整合理论对典籍翻译这一认知动态思维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为相关的翻译实践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告语言富有吸引力,其魅力主要来自广告创意的新奇特。这其中运用的策略之一便是广告语的陌生化。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并结合陌生化理论来分析广告语,对广告语言陌生化的"度"进行阐述,指出广告语不是越陌生越好,要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9.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语言运用的范围内,语言幽默会通过隐喻、双关、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段来表现,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制造出一种字面语义与深层语义“错位”的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解读幽默修辞。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的解读是一个包含了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的过程。概念整合网络能帮助我们清楚地分析幽默话语接受者在解读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幽默话语接受者在揣测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话语意义时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幽默修辞下语言运用背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界关于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已经有所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与转喻具有共同特征,但隐喻与转喻认知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间的区别和互动问题。此外,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这一理论对隐喻理论的映射单向说进行了合理的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