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重于"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2.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3.
作为特定"场域"的学术系统,总是按照分化与整合的逻辑不断进化与发展.以组织上的横向分部、纵向分层为基础,学术场域进而借鉴行会"对外垄断、内部共谋"的机制,维护学术自由和组织自治.不过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学术场域的过度分化,滋生过度自利倾向、诱致学术腐败.为了防止过度分化与自利、持续赢得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学术场域一般会从认识论基础、知识操作规则及社会心理基础等方面寻求整合之道.分化与整合机制有助于保证学术场域相对独立地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4.
学术是神圣庄严的,高校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越来越严重的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使庄严的学术面临失范和失衡的危险.文章列举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 重于“学 术不端”。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的学术不良行为,用“学术腐败”来称呼,太重,不恰当。对于学术权力场中的种种以权谋私的丑闻,用“学术失范”来形容,太轻,也不恰当。因此,有 必要对这 三个词汇进行明确的界定。 学 术失 范 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例如行文失范(如学术论文缺乏必要构件,行文中含有太…  相似文献   

6.
学术行为的规范化: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学术规范的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和学术规范的方法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学术规范的价值应该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术生产者、学术评价者和学术管理者;寻求学术规范的方法的关键在于从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入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7.
论学术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之势玷污着学术圣洁的殿堂,整治学术腐败的文章连篇累牍.文章认为解决中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的根本还应当从建立学术的信仰开始.尊重科学研究内在的规定性,形成学界对科学研究规定性的高度认同,并由外在的约束上升为内在的自律,不畏艰难,蔑视权贵,追求真理是学术信仰的精神内核,它是学者心中的敬仰、敬畏的"神",心中有"神"的学者才可被视为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学术界才可被称之为象牙塔、圣洁的殿堂和社会的净土.当今中国只有从科学精神的再塑造、知识分子良知的猛唤醒、社会正义的共培植等方面入手建立学术信仰,最终从根本上实现学术腐败的全面整治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8.
金奇 《理论界》2009,(6):177-17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学术行为失范,漠视社会责任,弱化教育实践等时弊倾向,这与当下的社会风气、学术评价机制等密切相关,它增加了学术泡沫与学术浮躁,浪费了公共资源,不利于探求真知、创新理论、培养新人、传播科学和建构学科.  相似文献   

9.
当前,文科研究生中存在着剽窃抄袭、一稿多投、署名失范、枪手现象等一定程度的学术失范行为,对高等教育事业和研究生自身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究其原因,有社会环境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滞后、评价机制不力、导师要求不严及研究生自律不强等内部因素。解决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应采取构建学术诚信监控体系、发挥导师作用、设学术规范教育课程、调整评估评价体系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在取得了众所周知的巨大业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形形色色,或属于学术失范问题,或属于学术道德问题,或属于违反知识产权问题,或属于学术腐败问题,既令人触目惊心,又教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1.
我谈几个学术腐败的征兆问题:第一,学者的对象化。学者不是被学者所关注,而是被权力所关注。学者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权力的掌控之下,在权力规范中。第二,学术的平庸化。平庸化不是很可怕,也不是大问题,可怕的是平庸变成中心化、权力化的行为。有一些行政官员通过权力获取学术资源、获取发表文章的权利,那就会影响到学术创新,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做学问做得那么辛苦,还不如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来搞学术。第三,单位对学术腐败的护短行为。单位里面的学术腐败一般都不是单位自己揭露出来的,而是其他人揭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在机制上保证单位自己能够揭露单位内的学术腐败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向长艳 《云梦学刊》2008,29(6):26-29
学术腐败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学术期刊因素不容忽视.目前一些期刊的价值定位偏离、行政色彩浓厚以及因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期刊编辑产生的制约等原因导致学术期刊滋生出大量的学术腐败.治理学术期刊、整治学术腐败.必须从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入手,改革现有学术评审机制、坚守学术本位、提高编辑素质,同时,给予学术期刊资金支持以解决生存问题.并开发新的出版形式.提高期刊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已经成为非常普遍、非常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已近乎无可奈何。导致学术不端的原因包括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等方面。治理学术不端也必须全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云梦学刊》2004,25(6):13-14
金秋十月,北京,吾等来自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学人,秉持职业良知与学术公益之心,汇聚于“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以文会友,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就恪守学术规范、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学术创新达成共识。鉴于学术规范对中国学术繁荣与发展、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感当前存在的学术失范问题、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坚信经过不懈的集体努力以促进中国学术规范化的可能性,兹谨向学界同人发出如下倡议:———恪守职业道德,扎实治学,老实做人。摒弃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浮躁心态。反对抄袭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有制度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和主体因素。解决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健全学术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学术规范化中的自律和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失范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学术事业的进步,学术活动亟待规范化.规范化学术的建立需要学术活动中的个人自律、团体惩戒、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相结合.在学术规范化的过程中,学术他律是基础,学术自律是升华,学术规范化是学术自律和学术他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日前,全国109名教授联名发表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大学、地方社会科学院诸位领导的公开信--<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呼吁抵制学术腐败、谴责"本校保护主义"、建议成立学术纪律仲裁委员会.包括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贺卫方、张维迎,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徐友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  相似文献   

18.
日前,教育部发布并开始实施了由众多学者参与制定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该规范对学术引文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以及学术批评规范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规范的发布与实施无疑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不在于有可能"凭这一纸规范就在第一时间有效抑制学术腐败"(那只是天真的设想),而在于我国学术界对于研究者学术研究行为的约束向体制化、规范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下一步,就需要加强体制层面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谈谈学术的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正当性的根据在于学术的德性。只有合乎学术德性的学术活动才具有正当性,而学术规范则是这种正当性的具体化。当今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问题已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而要拒斥学术腐败,应当通过返归圣人之道来修持学术德性:其一,追求卓越的专业成就,是现代学术的天职;其二,发现不朽的真理——其表征是既没,其言立,是专业成就卓越的唯一指标;其三,以爱智为至高的人生趣味,是发现真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高校腐败主要涉及与招生、职称评审、颁发毕业证、学术评奖、经济活动等有关的职能与管理部门.产生腐败的主观原因是相关人员世界观、人生观出现偏差、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失范;客观原因是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和社会负面大环境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高校腐败,必须加强对高校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原则教育,加强对教职工教育理念的认识与引导;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特殊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体系;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