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暗访的内涵及其特性暗访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采用这种采访形式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捕捉到了一些“大鱼”,产生了一批鲜活生动的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暗访,又名隐性采访,即记者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的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在过去的新闻采访学教科书中,隐性采访或一笔带过,或附带大段的说明性文字。甚至严格界定为“一般用于特殊情况,多用于批评性稿件的采写,范围有限,数量有限,要向上级组织打招呼,稿件要与本人见面等等。①这说明,暗访是我国新…  相似文献   

2.
编辑和记者是新闻机构划分的不同“工种”,在新闻流程中肩负着各自不同的职责。编辑和记者都是新闻机构的业务骨干,组成新闻运作的核心,新闻媒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记者队伍,犹如人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脏。这里所说的“高素质”含义很广,其中就包括编辑、记者应具备处理好彼  相似文献   

3.
浅谈隐性采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也称新闻暗访。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其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是公开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它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意图的前提下,亲身体验和感受事件真相,使采访对象不知不觉地接受采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文化活动都需要情感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亦然,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都倾注了记者浓郁的感情,以此感染受众,引起共鸣。情感在新闻中的表现,主要以直抒胸臆和借景融情方式。新闻中情感的开拓,重在精心选材、描绘细节、遣词造句几个方面。而新闻中情感的提炼,在于作者在表现新闻时有缘而发,努力达到“物我一体”境地。  相似文献   

5.
体育报道现已成为媒介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新闻规律的忽视与体育精神的背叛。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是体育记者要熟悉新闻规律,使体育报道受到目标受众的喜爱;二是体育记者要掌握足够的体育专业知识,以应付千变万化的比赛过程;三是体育记者要调整好心态,增强服务意识意识;四是要塑造体育记者“求质”、“求真”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6.
人常说,“吃柿子专捡软的捏”。其实,看报纸新闻也同样,读者多喜欢软新闻,疏远“硬”报道。什么是软新闻?顾名思义,是指经过细心软化处理,具实道来,可读性强的新闻。不过,有必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软新闻,是适于地市类综合性新闻,像中央大政方针的报道,自然还是丁是丁、卯是卯,不宜做软处理的。就目前而言,我们从报上看到的大而空、干瘪无味的“硬”新闻不在少数,读者对这种新闻的评价多是“一看就是假的”,其实这些新闻并未说谎,读者却感觉是假的,为什么?这就是虽然记者据实报道了,但面目生硬,从头到尾都是官话,让读者不舒服。所以读者常…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来看,新闻发布会是一个由新闻发言人、媒体记者及社会公众三要素组成的系统,三者之间互动的平衡与和谐度,决定着新闻发布会呈现的效果.新闻发盲人发布的信息是记者和公众“激励”的“响应”,激励和响应体现出新闻发言人与公众、与记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和谐或协商甚至争锋,最佳效果应是达到多方共赢,形成正和博弈.因此,组建优化的新闻发言人团队与公众及记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新闻发布会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法浅论——"夹江打假案"回眸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得作出任何与之相左和背离的报道,更不能与新闻代法去进行“新闻审判”。1995年发生的“夹江打假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是新闻侵权、越权,以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的一个典型事例,值得理性反思、研究和探讨,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
熊茵 《江西社会科学》2006,(12):209-212
回顾我国20多年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历程,不难看出,由于切实贯彻了“对话”式传播理念,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广播电视新闻的表述方式更是经历了从“独白”到“对话”的漫长旅程。通过对新闻表述方式转变的回溯和梳理,本文认为,进一步贯彻“对话”传播理念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改进乃至传媒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为知识,在“知晓类知识”和“理解类知识”组成的“连续集”上位置并不固定,早期传统新闻阶段偏向于“知晓类知识”,随着传播技术发展以及新新闻形态出现,新闻开始逐渐向“理解类知识”偏移。从“知晓类知识”到“理解类知识”的新闻知识转向,为新的新闻模式生成创造了条件。本研究尝试在传统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之外,基于新闻知识形态演变提出一种新模式——“知识模式”。该模式以传递偏实践的“理解类知识”为主要功能,试图把新闻报道从庞杂的现象罗列中解放出来,赋予新闻构建“认知权威”的新角色。“知识模式”发展路径包括:从记者作为“被动连接者”到“知识创造者”的新闻理念创新,以解决“认知危机”“交往危机”为面向的新闻实践创新,从“准确记录社会”到“准确报道社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概念,负面新闻表意缺乏明晰性和准确性,易产生歧义,故不具备学术概念应有的品格。不仅如此,它还有可能成为特定主体阻遏新闻舆论监督的借口。负面新闻与负面新闻信息、负面题材报道、批评性报道、产生负面效果的报道等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新闻学界、业界乃至政界,应慎用负面新闻概念;其相当一部分义项可用负面题材报道概念取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的法治,必须是善法之治。《国家赔偿法》作为我国现代社会法治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制度,必须符合法治原则、宪法精神及国际法准则。然而,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有关条款之规定却不乏违宪之处。为了保障宪法效力的至高性和权威性,维护我国法制建设的统一和尊严,实现宪政宗旨,充分而全面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廉政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国家赔偿法》的违宪条款应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3.
25年前,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就提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命题;25年后,权利问题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与真问题。少数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权利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背离,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仍然面临困境。基于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理论,认真对待少数人权具有必然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新华网2006年“两会”报道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网2006年的“两会”报道与2005年的两会报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与突破,文章通过具体的对比与分析,着重从栏目设置、新闻样式、新闻手法以及新闻资源的深层开发四个方面研究其创新。  相似文献   

15.
范志勇 《北方论丛》2021,(1):106-114
《权利的成本》揭示权利依赖于权力的秘密,权利的成本表现为权力所掌控的预算资源,民众以缴纳税捐的方式获取权力对权利的确认与保护,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式的公共保险机制。所有权利都是积极权利,权力赋予权利人对抗他者的法律效力,权力在权利的实践中无法缺位,自由主义对权力的成见不合时宜。权力从对权利的保障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仅证成其正当性价值,还因正外部性的产生增强了自身的能力,权利与权力可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权力保障权利价值的实现需要有效的权力机关。在稀缺公共资源的现实条件下,权力中的权利保障职能具有预算优先性,应当在此预算领域以支定收,由权利保障的预算支出需求决定国民的税负。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推进新闻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舆论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 ,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坚持党性原则和与时俱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喉舌。  相似文献   

17.
“走转改”活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使其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坚守和工作常态.就应当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走转改”活动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使“走转改”活动制度化,从三个方面健全相应制度:建设舆情采集制度,确保走基层的常态化;改革媒体管理制度,确保转作风的常态化;改变新闻评价制度,确保改文风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版是党报党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受众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参与式”的新闻,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了党的信访工作途径。党报党刊采写编发“读者来信”,可以营造理性的舆论氛围,取得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立华  胡杰成 《文史哲》2007,(1):134-139
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现行策略难以切实发挥有效作用,维权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民工缺乏真正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以地缘为纽带的维权组织”的出现说明了农民工对于组织资源的渴望,这种维权方式有其特点与功能,同时也存在局限。建立正式的、合法的、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民工维权组织,是维护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可能之举,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恰当的引导,以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云 《学术探索》2003,(6):73-74
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不仅是党和政府及受众的要求 ,也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