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小说源于生活,但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生图景是作家对生活进行加工改制,想象补充,予以典型化的产物。未经提炼加工的个别事件,可能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但因缺乏典型性,写在小说里反而显得虚假。作者虚构人物和情节,必须从生活出发,脱离生活便流于编造,造成人物矫情,对话虚假、情节荒谬。小说反映生活,表现主题思想靠的是形象,绝不能靠图解。小说的艺术力量全在含蓄,作者越像是不露声色,就越能使作品有声有色。写小说失之过巧,令人觉得是在卖弄技巧,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可信性。创作应顺乎生活原有的规律,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小说家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发现生活中全新而未经表现的东西,力戒抄袭会用,才能找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同几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朋友谈起“秦代文学”,大家都有几分感慨。秦代前后十五年,民歌肯定是有的,但早已为历史所泯没。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引晋人杨泉《物理论》所载秦时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真实地反映了秦时徭役之重,确是当时人民的血泪控诉;但这样整齐的五言诗,恐怕已不是原来的面貌,而是后人加工改定的作品,因为按五言诗发展的历史规律考查,秦代不可能出现这样完整的五言句式。至于文人的创作,堪称为“文学”的,亦甚为寥寥。秦始皇使秦博士作《仙真人诗》,传令乐人歌弦之。《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名家类注云,当时有位秦博士黄疵,曾写过“歌诗”;又《诗赋略》录《秦时杂赋》九篇。这些作品都未能流传下来,但估计不会有多大文学价值。还有一篇李斯的《谏逐客书》,虽然严格地说算不得文学,但因为这封给秦王政的信写得别俱一格,排比铺陈,扬厉恢奇,读起来音节铿锵,琅琅上口,总算是跟文学沾了边的好文章,因此,写或讲文学史的人,都拿它来充当“秦代文学”一节的主要内客。不过,静言思之也有问题,因为这封信写于公元前二三七年,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尚有十六年之遥,纯然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放在“秦代文学”中来讲,实属不伦。再就是那几篇刻石文(主要是李斯写的),原本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个颇为复杂的文化人。长期以来在我们新文学史上很少提及他,或者仅在《语丝》时期略提一笔。 尽管如此,我以为对其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判,这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有好处。因此,本文拟对林语堂三十年代的所谓幽默文学来一番漫议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生活的环境以及作者的情趣、意向,这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之一,是谁都不可否定的。然而,近年来国内文学创作中却出现了些偏离文学创作规律的现象。而我省作者何发昌并没有被这些现象所迷惑,在他的短篇小说集《绿橄榄》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位近年来活跃在云南武警部队的作者,对边地生活深刻的体验。作者的小说集在造境造事时,目光较为深刻,把边地独特的环境,芸芸众生的心理动态,凡人琐事,以一种清鲜的文字跃然纸上,因而具有了生命力。 《绿橄榄》集中的人物有少数民族干部、战士及边地的老百姓,边地的风流奇人。这些人物有的是作者的战友,有的是作者的生长地彝族,拉祜族聚居的哀牢山区的朋友、邻居。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把他们搬上纸上的时候,始终没有忘记这些人是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云南的边远地区。在这个地区有漫长的国境线,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有特别且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复杂和带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等等。但,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局部状况的摹写上,而是把笔端伸向了生活的深刻之处,真切、自然、和谐地把边地的人和事溶到了艺术的天地里,挖掘出边地固有的特色。这种注重写边地的人,写人与自然环境的特定关系的创作态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的,它把作  相似文献   

5.
漫议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李克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伟人,他的光辉形象可能会永远激励我们,但他的某一思想,比如:“美是生活”的看法就存在着严重缺陷。“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先在《生活与美学》中提出来的,这篇学位论文写于19世纪50...  相似文献   

6.
<正> 一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苦恼着中国思想界整整一个世纪了.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些先进思想家,从富国强兵出发,认为儒学缺乏名、数、质、力之学,仅靠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法实现船坚炮利、达到抵御外侮目的的.于是,他们提出了"主于中学以西学补所不足"的口号.这个口号虽未使用"现代化"概念,但实质已提出了儒学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当然,这些思想家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狭隘的,对儒学缺陷的承认也是不大情愿的.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展开,儒学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些目光锐敏的思想家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关于诗与感情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我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它涉及诗的本质、创作规律和社会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古人说,“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尽管后人对“志”的解释各有不同,但都认为感情是“志”的内容之一。有人说,感情是诗的生命,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的。因为诗不仅要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还要以情感人。如果一首诗没有强烈的饱满的感情,就绝不可能激动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科学技术既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 ,又对人类发展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人类应该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 ,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 ,发展全新的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生活积累与文学素材的聚集蔡毅文学创作过程就是客观的生活现象变为作家的心理现象,、然后再变为作家的审美意识及其符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作家的长期生活积累作为基础的。各种生活积累与素材积累构成了创作的预备期和初始阶段。作家从这里开始其真正的创作活动,作...  相似文献   

10.
生活方式,是与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步入20世纪,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渗透到传统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选择性,它触动了封建生活体系的惰性,又促使人们在多元价值面前实施选择的主动性。"现代派"作家通过对都市现代生活的共同趣味和体验构成流派性,并在现代生活中形成新文学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个时代”;列宁也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所描绘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和体现的全部观点,“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反映了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的“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因而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可见,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以最大的限度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艺术家乃是“时代的儿子.”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人类命运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只白鸽,一阵微风,一个轻倚的少妇,一切最微弱的摇撼,都可以助这令人欣然跪下的甘霖沛然而下."[1](P19)的确,在生命中,一切都是启示,一切都是召唤与吁请,与闻于创世者的成理与大美.一直是个科幻爱好者的我,在翻看这类题材的影碟时,竟不期然地生出很多感悟,而有些感悟又与长期以来思考着的技术问题纠缠在一起,于是便成就了这篇文字.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宋末的文臣儒相,英雄烈士。他忠肝如铁石,义勇贯三军,坚贞报国,毁家纾难。他的诗歌有若杜诗,或抒怀报国,或追述仓皇,或抨击奸宄,或赞颂英杰,或特旌贞妇,一讴一吟,无不可以塞天地,泣鬼神,做到全体与大用兼济,壮怀与节义合一,文学与德行并美,诗情与热血并发。一、展报国之怀抱披忠君之赤胆文天祥少年优游学宫,常以正心之学,经济之志,简练揣摹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兼蓄刚正浩然之气,担荷纲常,成纯忠孝。甫届弱冠,进士及第,壮怀激烈,文思神发,恭奉廷对,万言立就,谨陈君道之大本,经世之急务。上书理宗,“请重宰相以开公道之门,  相似文献   

14.
聚焦人生,打通文学与经济学学科间的通道关注经济,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 体验生命,发掘文学生成的情欲、物欲之源重读文学,寻找经济生活的文学表现及规律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中心,是以人文学院中文系师资队伍为基础,整合了学校古代文  相似文献   

15.
16.
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肆意将青年知识分子打散,却在不经意间播撒出一片片远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飞地”.那是文化革命形势鞭长莫及的空隙,是历史枯笔有情生出的一段虚实相生的飞白.借助“潜在写作”的视点究其深层,一个隐藏于地下形态的文学创作、传播与阅读的空间赫然呈现.  相似文献   

17.
漫议出版策划与编辑转型孙永怡当代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是策划概念的广泛引入并受到重视。策划是一种主体意志在创造活动中的体现,是一种高级的综合创造能力。应用于出版活动之中,要求出版者通过对出版市场和编辑出版过程的全面的动态的把握基础上,从原始创...  相似文献   

18.
漫议词的开与阖崔海正古人谓文章之道在于开阖。所谓开阖,一般是指行文的曲折变化。开,是开起、放纵;阖,是关闭、收拢。开阖顿挫,疾徐往复,窈深绕曲,才能使文章波澜竞生,跌宕多姿,从而增加诱人的防力。词体乃抒写的隐之情的美文,开阖之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数...  相似文献   

19.
节奏美漫议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欧阳修曾问及苏东坡,咏琴诗应以何者为优?苏东坡回答,当以韩愈的《听颖师琴》为优。韩愈的这首噬听颖师琴》,维妙维肖地传写出僧颖操琴时的琴音变化:时而轻柔细腻,“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时而慷慨激越,“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清悠飘逸时,似“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升降突兀处,如“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运用起伏扬抑的强烈对比手法,表达出琴曲的节奏变化,使他的《听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价值观?一般地讲,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种标准。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价值观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企业,集体或个人其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并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价值观随之而发生变化。 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是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同并奉行的一种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伴随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职工共同的价值观。有了共同价值观,企业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才能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进步和发展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