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苏 《兰州学刊》2009,(3):122-12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变革时期。由此,使得家庭伦理也处于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历史转型期,具有过渡型的特征。面对转型期家庭伦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建构现代新型的家庭伦理,确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家庭道德规范,以有效地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缓和家庭矛盾、解决家庭问题,这是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德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延伸,主要涉及孝悌伦理、勤俭伦理、教化伦理和睦邻伦理四个方面.他大力倡导的以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道德教化、扶贫济困、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为现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董景山 《兰州学刊》2014,(6):169-175
当前社会上若干现象显示社会上存在不尊重法律、藐视规则、道德滑坡、伦理丧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法治中国不协调。依法治国需要民众具备法治意识,法治意识的养成应以伦理道德为先具要素。中华传统伦理以孝为本、以家庭为基础,通过教育将其内化为做人的标准与准则。传统由家及国、由内而外的守法层次,符合自然逻辑,对家规、族规等蕴涵传统伦理的规范的尊重使人形成遵守法令的惯性,从而形成对法令的敬重。应该认识到传统伦理对当前民众法治意识的培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推动依法治国的智力主体,法学学者应该承认对传统伦理的认识不足,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弥补,在推动传统伦理的修复过程中建立起中华法系的主体自信,从而促进民众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都遭遇了伦理冲突,正是这一事实,使得人类社会必须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赋予新的伦理诉求。并同时为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相对稳定关系由此受到巨大冲击,继而引发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伦理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迁带来了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变迁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不可避免地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弱化.家庭功能的弱化让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约束力日益减弱,导致现代家庭伦理陷入困境.探寻现代家庭伦理观念陷入困境的背景,构建维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新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使之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传统家庭伦理不再适用于当代家庭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和完善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在内涵上体现为以人为本、注重个人心灵体验与修养。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中,修身养性、家道和顺以及社会情怀将成为这一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伦理存在许多问题.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重建面临着思维定势、经济基础不统一以及价值观混乱等困境.需要遵循“原源之辨”的伦理演进一般规律,在现实之“原”的基础上,重新阐释儒家家庭伦理中的基本观念和积极成分,使之具备现代形态和解释力并成为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伦理与道德都是历史范畴。在传统家庭中,家庭代际伦理是家庭伦理的核心,维护这种伦理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便是孝道。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建构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历史价值。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孝道面临有悖"善事父母"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继承和创新传统孝道。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伦理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 ,对儒家的道德自律、家庭伦理、诚实信用、亲和自然等思想的继承和扬弃 ,有利于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市场游戏规则和具有历史继承性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0.
林少菊 《船山学刊》2006,(1):140-142
以人为本是一项符合人类丈明发展趋势并指导社会和家庭建设的重要原则,它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且还是一种伦理精神。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但最主要的渊源当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对回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它表现在回族传统道德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和生态道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管理伦理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天平 《河北学刊》2004,24(6):50-55
管理伦理是以人的管理行为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 ,是伦理道德在管理领域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因而 ,管理伦理既是一种过程伦理、一种制度伦理 ,也是一种组织伦理、一种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具有共同的现代性特征,探索现代道德难题是解析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重要视角。在现代道德难题视角下,当代中国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道德正义问题。跳出现代道德哲学的二元论视域,以伦理总体性破解现代道德的"德福悖论"难题,寻求重建道德正义的可能路径。其二,伦理认同问题。破解现代伦理实体的认同难题,反思"家庭"和"职业"作为伦理实体的自然形态和公共形态面临的认同危机。其三,政治伦理问题。调节中国传统政治"家国一体"与现代西方政治"公私界分"之间的矛盾,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合理形态。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提出的新的伦理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孝"为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的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现代市场经济和随之而来的家庭结构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建构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孝伦理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老年人保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民主与平等的共进、权利与义务的共享共担是建构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家庭属于个人私密空间,他人和公共权力不得对之进行干预.然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家庭正在实现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家庭伦理关系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完整的家庭是与婚姻和性相联系的,因此,婚姻、家庭、教育等就成为我们考察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几个必要层面.在社会学意义上,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家庭关系的比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平等、自由、独立等成为现代人所共享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学术论坛》2005,4(11):105-108
现代社会中家庭属于个人私密空间,他人和公共权力没有权利对之进行干预。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家庭也正在发生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家庭伦理关系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完整的家庭是与婚姻和性相联系的,因此,家庭、婚姻与性就成为我们考察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三个必要层面。在社会学意义上,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家庭关系的比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平等、自由、权利成为现代人所共享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有一个从先秦源初强调对等关系到汉代及其之后强调非对等关系的转变.先秦至汉代之后家庭伦理的发展变化,启示着当代家庭伦理建构既要注意政治权力的背反,恢复完善家庭作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本性,又要注意与现代本源情感和现实生活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家庭伦理角色是母亲社会角色的一种。家庭伦理角色不仅决定母亲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还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人成才。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观念冲突,造成了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角色期待的理想化和角色实践动力不足。解决现代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困境,可以借鉴传统母训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家庭伦理角色的规范内容与建构方法,从家庭伦理角色意识、家庭伦理角色规范体系与家庭伦理角色制约机制三个方面建设母亲家庭伦理角色。  相似文献   

20.
陈芳 《船山学刊》2007,63(1):63-65
孔子开创的儒学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庭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孝是儒学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儒学的孝道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批判地继承其精华为当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