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2.
西方法治理论出于思想家们对权力本质一以贯之的深刻认识,为此他们设计出了“法律→分权→法治→人权”的法治政制模式。法治理论的实践是法治社会的建立,它贯彻了人权神圣、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和分权与制衡诸原则。西方法治最基本的成因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独特的理性文化传统和官僚体制化。  相似文献   

3.
西方各国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针对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公共性的问题,发动了一场革命性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再造就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增强适应性。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以及欧洲大陆各国的政府再造运动各具特点,但又有一些共同性的经验,对中国政府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的思想滥觞于古希腊的理想主义和自然法观念,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发展而日臻完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建设怎样的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亮 《东南学术》2006,(5):34-40
文章提出了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悖论"问题的存在,分析了法治建设中"政府悖论"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传统文化、路径依赖和政府失灵等因素,指出了"政府悖论"问题的必然性、复杂性、长期性,认为解决"政府悖论"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法治观念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全域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是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新路径。在深化全域思政理论认知基础之上,高校要从科学内涵、价值旨归、实践进路等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全域思政的本质要求和重大意义,树立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对行政权的运行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广泛存在于行政活动各个领域的行政裁量权的规制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法治政府要求行政裁量权合理受限,而通过规制行政裁量权可以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制行政裁量权,需要对行政裁量权进行界定,并分析行政裁量权存在的合理性。规范主义进路与功能主义进路是规制行政裁量权的两种基本模式,而后者具有的多重优势更适宜作为我国行政裁量权规制路径。要建立以行政自制制度为基础的多元化的行政裁量权规制体系,从而对整个行政过程的行政裁量权进行有效规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8.
沙金 《学术论坛》2012,35(2):27-30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在他的政治著作《政府论》一书中,洛克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证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发展到政治社会状态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类为了更好的维护和发展自身的利益,政府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提出了政府治理法治化以及政府权力的分权与制衡等建构有限政府的基本原则。以保护人民基本权利和社会治理法治化为核心内涵的洛克政府理论对推动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构有限政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治在社会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手段,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成长为有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接受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2021年,高校思政课中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正式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增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等法治教育相关内容,进一步推进了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这是实现高等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际需要,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法治政府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必须树立广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整合政府解决纠纷机制,健全行政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时代,通过政府数据开放释放"数据红利",有利于加速形成高效流通利用的数据要素市场.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立法,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保障数据开放规范性、减少数据开放地方分散立法弊端的客观需要.中国政府数据开放中央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对于立法模式,短期内可以由国务院先行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条例》,时机成熟时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法》.在立法理念上,应注重数据开放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在立法结构上,应以开放全过程为主线,以开放核心环节为重心.对于立法核心制度,需要明确政府数据开放范围与标准,建立数据开放保密审查和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规范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与管理,明晰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责任,以不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法治环境,实现数据强国.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处于网络的时代。网络对生活世界的改变是本质性的,对网络世界保持某种敏感业已构成我们当下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世界对我们时代的法治建设也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提供了一个展示并推进民主和自由价值的虚拟平台,也蕴涵着摧毁这些价值的危险。如何发挥网络的正向价值而避免其负面影响,应成为我们面对网络时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容错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历程中应对探索性失误的创新举措。从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个层面考察,容错机制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目前,容错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设计不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厚、问责关系未理顺等实践难题。全面构建容错机制,需要加快容错立法工作、提高机制运转可行性、引领容错文化建设、促进容错问责衔接,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宽严相济的新型干部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伟 《学术探索》2012,(2):177-179
做好思政工作,是当前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了真正发挥思政工作的优势与效用,提高思政工作效率,必须树立思政工作创新意识,注重贴近学生内心,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建立长效工作体系,既要服从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要以当前思政工作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思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构建有效思政工作的具体办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推进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制度化,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制度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丰富发展内容供给制度、完善落实重点领域制度、适时调整机构职能体系,有效推进了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制度化进程.站在百年历史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制度化,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深化规律认识、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有效优化组织管理,从而切实推进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朝着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经历了一个从权力问责到制度问责.再由制度问责趋向于法治问责即问责法治化的过程。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法治化对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加强公民权利保障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法治化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公众参与、规范统一、程序公正、权责一致、救济有力五个方面,其中公众参与理念是核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努力目标和遵循原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主导性和兼容性的理论特质,使其能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以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不断增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用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为此,应及时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人民、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之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谦 《社会科学家》2000,15(4):33-37
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起源于政治稳定性的需要和现实政治权威性的要求,本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范畴涵义的挖掘和界定,试图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及其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生态环境尽快"美起来"。与此相适应,我国生态文明立法要"实起来",法律实施要"严起来"。在立法领域,建议将生态文明载入宪法,改革立法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立法,尤其要强化生态文明法律责任制度;立法机关还要尽快组织清理现有环境法律法规,消除某些地方"立法放水"的现象。同时,要强化环保督察制度,改进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确保生态文明法律实施到位。要严格环境司法,支持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要创新全民守法制度,增强人民群众遵守生态文明法律的内生动力。要完善党内法规,探索运用党内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