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象一座巨大的宝库,而系统经济思想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和研究小平同志的系统经济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早在一九七八年,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改革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要“适应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九五”时期,正处于世纪之交、体制之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担子十分繁重。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顺利完成“九五”计划,努力实现黑龙江省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我们党制定实现“四化”重大政策的理论基础。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体制改革来说,小平同志又是这一方面的设计师、倡导者和领导者。学习小平同志关于这方面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加深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针政策,从而加快改革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四化”的一个战略决策众所周知,我国自五十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照搬外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府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方针、政策、理论和措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指导性、方向性的作用。周恩来同志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众多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和观点,它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拟对周恩来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份精辟论断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涉及方面很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和农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经济,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把国家实现富强作为魂牵梦绕的大问题,并为此倾注了全部精力和智慧。因此,认真学习和把握小平同志的强国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革命的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包含邓小平同志丰富经济思想的《邓小平文卷》第三卷,对于进一步解放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其中小平同志实践第一、勇于试验的思想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可以这样界定,没有小平同志试验思想的指导,就不会有这套理论的诞生。一、“不争论,坚决试”,强调试验的必然性,这是小平试验思想的基础小平同志指出:“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贡献。研究它的科学体系,对于全面把握这一理论,总结过去,指导未来,推进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增强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
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也是指导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学习小平同志理论,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繁荣,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观念实现四大转变。 一是从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研究转向以功能分析为基础的研究。小平同志理论十分强调少一些主观价值判断,不搞以主观判断、价值标准为基础的争论,注重从实践效果和可操作性来评判改革、推进改革。这不仅是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原则,也是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彻底跳出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式的陷阱,转向以功能性分析或者实践的效应分析为基础的研究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才能更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文艺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导纲领。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学术简讯     
1992年4月4日,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南京召开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研讨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这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纲领和理论依据,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翻开了新的篇章,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小平同志用了很朴实的语言,讲了很朴实的道理,使我们明确了中心和基本点、姓社和姓资、本质和手段、先富和共富、“左”倾和右倾、挑战和机遇、高速和稳步、科技和经济、物质和精神、民主和专政、用人和江山、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等等辩证关系,解除了大家思想上的种种顾虑。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组织建设陈庆生,陈治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胜利。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现代企业模式初步形成,现代工业模式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孟繁策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小平同志今年初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是一个具有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了路,导了向,解了疑,化了结,鼓了劲,壮了胆。学了小平同志的谈话,使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方向更加明确,精神更加振奋,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今天,我们认真学习这些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讲话,3月25日本刊编辑部和《天府新论》编辑部邀请我省社科界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就小平同志关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往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整理于下。本刊将继续以笔谈的形式,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小平同志讲话精神,深入系统地研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推动我省两个文明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一卷《邓小平文选》系统地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才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本书中从各个角度得到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充满鲜明时代气息的独到见解和崭新观点。以小平同志选拔使用干部的基本思想指导新时期的组织、干部工作,必能真正造成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的用人局面,从而确保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 集中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小平同志的选人用人思想。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六个基本观点。 (一)“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金融体制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怎样向商业银行过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我们借鉴,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只有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既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灵魂,也是指导金融体制改革的灵魂。因此,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就要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遵循原则,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奋斗目标。 1 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建国后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