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淞沪战役的战略意图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引起争论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意见也使我们对淞沪战役的评价出现分歧.本文试从淞沪战役的演进过程,动态地对此问题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对淞沪战役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于日良 《金陵瞭望》2005,(14):11-11
淞沪战役中,年轻的中国空军在1937年八九月份共击落日机60架,涌现出令敌闻风丧胆的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这样的“四大金刚”。  相似文献   

3.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战场的重要战役之一,是中国抗日战争悲壮的一幕,在抗战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一、衡阳保卫战的背景 衡阳战役不是一个孤立,局部性军事冲突。它是日军“1号作战”计划的一个关键环节。“1号作战”是日军在行将灭亡前夕作垂死挣扎的一个军事战略行动。1944年1月24日,日本首相、陆相兼大本营总参谋长东条英机,奏请天皇,批准其所谓“1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计划。其目标是:打通自我国东北经华中、华南直达越南的大陆交通线,以保证对南洋日军的补给;摧毁粤汉、湘桂沿线的美  相似文献   

4.
“八·一三”上海抗战(亦称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较大战役。本文试图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探讨上海抗战地位及作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变全中国为它独占殖民地,自“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后,立即把侵占华北作为其国策基准。并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制造了侵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此后,连续向中国增兵,预计在华北,两周内攻占大同,一个月内侵占山西全省;在华东,十天占领上海,三周内攻陷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一个月逼近武汉;然后在广州登陆,占取华南,进而灭亡中国。于是,就在以重兵进攻华北同时,日本参谋本部马上又策划侵占华中。为了  相似文献   

5.
“八·一三”淞沪抗战散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林其昌1937年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13日,为控制上海和南京以置中国于死地,日军越过在上海的中日两军对峙线。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下令坚...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前,在日寇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曾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积极英勇的抵抗。①在“七·七”芦沟桥抗战、平津南口作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太原忻口会战、台儿庄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以及两次远征缅甸抗战等重大战役中,均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为中国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守卫长江流域,于淞沪会战后组建长江流域江防军,江防军历经中国抗战长江沿线重要的战役,包括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在武汉会战中,为保卫武汉,江防军于马当湖口一线战前做充分准备,后因部分高级将领玩忽职守,贻误战机,最终使武汉会战前哨战、马当湖口要塞争夺战很快落下帷幕。尽管中国江防军退出了苦心经营的马湖要塞区,但江防军仍为保卫武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震惊中外的大捷。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三日至四月十七日,在台儿庄地区由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四十余万官兵,经过二十六天浴血奋战,击溃了日本军矶谷和坂垣两个精锐师团,共歼敌一万余人。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台儿庄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在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淞沪大战中,还是在那黑夜沉沉、豺狼当道的苦难岁月里,上海工人阶级始终以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强,特别能战斗的姿态,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对日寇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所取得的第一个大捷。它在整个抗战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 但是,近年来史学界有些人提出:平型关大战是一次错误的战役,是单纯的消耗战、阵地战,它违背了我党在抗战初期制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原则。他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八路军不应该集中重兵进行这场战役,平型关大战从战略上看是失败的。平型夫战役的真相如何?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这次战役呢?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大战役,国民党地方系部队广大将士在这场战役中同仇敌忾,积极参战,奋勇杀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本文仅就地方系部队的对日参战及其作用和原因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揭开全面抗战序幕的淞沪会战,是一场以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为主力,地方系部队协同作战,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参加这次会战的各路地方系部队,主要是南方(含西南诸省)的地方军事集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部分地方军事集团中颇有影响的上层将领及国民党要员其爱国心有所萌发,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中,一方面,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并未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反动立场;另一方面,民族矛盾的激化又使他们不愿因内战而放弃抗日,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的情况下,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抗日行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利用其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及他个人在国民党中的声望,坚决要求抗日。他致力于领导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由几千人迅速扩大到10余万人。北方的东北军中部分爱国将领自“九·一八”以后,也揭起了抗敌旗帜,主动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南方,1932年1月28日,福建蒋光鼐、蔡廷锴等19路军将领在上海率部抗战。接着,又联合广东李济深等发动了“福建  相似文献   

12.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和淞沪抗战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是蒋介石在“一·二八”抗战中推行的反动方针,这个方针与“九·一八”时蒋介石“力避冲突”的电报比较言词有异,然而基调依旧,是新形式的不抵抗政策,其后果直接断送了淞沪抗战的大好局面。本文以详实资料就此方针的提出、它的实质、提出的理论依据作了分析,并在战役中的种种表现比较具体地论述,使我们能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误国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一二○、第一二九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三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一共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日本1932年初发动淞沪战争,原因是:为了打击上海的抗日活动;转移国际社会对侵略中国东北和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视线;此外,日海军被日陆军在中国东北取得的“辉煌”战绩所刺激,决心在上海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15.
1944年4月18日至1945年2月6日,日本在中国进行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日方称“1号作战”中国方面称“豫湘桂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中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日军总计使用兵力150个大队约5.1万人,马约10万匹、炮1551门,坦克794辆,汽车15550辆。作战地域垮越六省:(豫、湘、桂、黔、粤、赣),作战距离达1800公里,作战时间持续10个月。豫湘桂战役的规模不仅在八年抗战中,而且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起因及其得以长期坚持的条件,论证了淞沪抗战的进步意义和经验教训。作者指出:重温淞沪抗战的历史,对于我们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实现四化、振兴中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29师和晋察军区等共105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  相似文献   

18.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我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战果之辉煌,均属空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界就“百团大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文章,对大战的历史功过作了恰当的评价,推翻了自1959年庐山会议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加给这一战役的不实之词,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九江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武汉会战中外线作战的长江南岸主战场.其作战区域主要分布于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宁等县的范围内;其战略重点集中在彭泽马挡、湖口石钟山、瑞昌码头镇等江防要塞,南浔铁路、星德公路、瑞武公路等沿线的战略要地;时间从1938年6月23日日军进攻彭泽马挡,到10月28日德安失陷,历  相似文献   

20.
日本妄图通过攻占武汉等尽快灭亡中国。 1938年6月到1938年10月,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个省的广大地区内,爆发了抗日战争以来中日之间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这就是著名的武汉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