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号在日常使用中只是思想意指对象的声音记号(音响形象).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音响形象(能指)与概念(所指)的联想性统一,这构成了“符号”的理论概念.在思想使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符号是具有意指性的音响形象,其意义来自思想和事物,语言与思想和事物的三元关系是在自我意识平面上展开的.而在语言学的理论平面上,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不具有意指性,其意义来自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它把思想与事物的外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联想关系.“联想”不是意识的能动联结,而是在社会—语言形式平面上实现的“差异性的相似性”.“符号”的理论概念作为语言学的科学基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话语主体间实现有效交流的首要载体,其最显性的功能就在于话语主体对彼此之间表达意义的共同理解。但是,这种理解的有效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于话语内容的准确性和主体知识结构的丰隘,而更决定于话语间性的张力度:张力太大,则抑制话语功能的有效实现;张力太小,则主体之间就会失去交流的意义。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符号差异性;二是主体间性;三是语境间性。虽然,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或者语言学问题,但是它的逻辑根源却只能在哲学认识论那里寻求到存在的合法性。话语间性的存在使得话语主体的话语实践更显得丰富多彩,但其衍生的符号异化、文本冲突和话语霸权等问题却使得主体间表达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因此,如何把握话语间性的两重性,突破话语间性的两难选择,就成为主体间达于共同理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为整一而有序的结构系统,可分为创作主体、作品本体、接受主体三个方面。作品既是创作者的生产产品,又是接受者的消费对象。对作品本体审美结构体系的分析、研究,是沟通作家创作与审美接受者交流渠道的基本条件。所以,加强词的本体研究,这在当今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张伟 《社会科学》2022,(1):184-192
作为图像修辞程式化的意义生产装置,视觉借代的审美生成缘于其架设于两个图像文本的"间性"关系,它既可以以"植入"性结构来实现图像文本的跨场域叙事,也可凭依对图像文本的"置换"性改造赋予其新的叙事意指与审美性征。借代性视觉辞格的现代实践一方面归因于图像符号所指的"浮动"性以及"图—图"之间的互文关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技术媒介、"求真"化的审美理念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逻辑规约,由之生成的辞格范式不仅抵近图像修辞学中的深层修辞结构,对参照传统语言修辞进行视觉辞格谱系的构建以及推动当下图像修辞研究的纵深化衍进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个体主体性集中体现为自觉能动性。个体主体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有机统一。客观性是主体性得以确证的前提和条件。个体主体活动的客观性表现为受制约性、合规律性、重复性。如果进一步分析个体主体活动的本质特征———自觉能动性三方面具体内容的话 ,便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学术月刊》2023,(10):109-116
现象学社会学以“主体间性”“现象学还原”等概念或方法扩展了理解社会学的视野,对科学主义的主客二元思维也有纠偏的意义。在方法论上,儒家视域下的“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有一定相似之处,如“悬置”既定标准或规则、以感性直观达至共识性理解。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性理解由对主客二元预设的反思而来,而将心比心则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内外关系的认识;主体间性理解的“主体”是个体超越性的,而将心比心的“主体”是关系扩展性的;“面对他者”的主体间性理解以彼岸式的宗教精神为根基,而将心比心则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和扩展,其关键是“己心”的激发和外推。辨识“将心比心”和“主体间性理解”及其深层预设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行动的情理逻辑。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英国社会文化理论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理论,以达利的《达利与骨骼》为例,解读视觉语言符号意指实践下的“荒诞”。得出视觉语言符号创设了一种“荒诞”的空间类型,打破了传统“美”的观念;视觉语言用符号意指实践了“荒诞”的非理性特征,勾画了现代人的文化意识;视觉符号阐明了“荒诞”世界中的主体特点,拓展意义多重解读的空间的表征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时代或同时代不同研究者会推出不同的结果。作者因而提出了文学研究的真实性问题。本文认为古代文学研究中存在两种真实,即:客体真实(作者真实)和主体真实(读者真实)。 作者从语言符号着手,分析了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惯例化”及其可伸缩的弹性,使得审美客体具有模糊性和多元性,因而致使读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理解。 作者还认为:用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作品的真实意蕴,使作品的内容有新的生成和变化。具体的作品不只落实在“过去”而且联系着“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形象在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扩张,形象概念由一个诗学范畴进入到社会学、审美文化学领域,成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与审美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审美文化形象实质上是一个消费符号.这个符号的所指被无限地延宕,只有空洞的能指在游戏;它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表征,不再是人们有限的实际生活空间向无限审美空间的拓展,而是直接替代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空间.这种形象只能瞬间震撼接受者的感官,使接受主体丧失现实感,失去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成为权力控制与奴役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与社会价值规范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社会价值规范只有同时兼有“个体功效性”和“社会功效性”,而“个体功效性”必须兼有“义”“利”两个方面,才能有力地发挥其价值引导和价值统摄作用。那种与单一计划经济相应的社会价值规范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其社会功能日益萎缩。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价值规范的功能调这主要在于:肯定追求并实现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建立以个体利益为主导的经济动力结构;肯定“交换关系普遍化” 的进步作用并遏制其负面效应。而在其结构调整方面,则应在“终极”与“工具”的双层式结构之间,加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层面,使之成为“终极—现实—工具”三层式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语言界十分关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这一话题,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现象的多样性,承认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本文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依存性和开放性基本特质的分析,对词语的基本特性及其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沈顺福 《东岳论丛》2007,28(2):36-40
理解的基本原理分为五条。命题⒈符号表达主体的主意,即符号原理;命题⒉主体能够接受、认识这个符号,即认识原理;命题⒊主体能够将这个认识还原为现象,即认识还原原理;命题⒋主体能够解构现象,即现象解构原理;命题⒌理解的实现最终表现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感应,即感应原理。只有当两个主体之间产生了感应,理解才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符号结构与语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号是解释者用物质载体表示所指对象形成的结构.解释者一方是符号的语用维度,所指对象一方是符号的语义维度;二者合称意义.符号在言语表达中组合.语法问题须从符号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把握.所指对象相互关联形成事件结构,解释者相互关联形成指示结构.事件结构只是一种抽象的语义内容,指示结构只是一种空的指向性,前者定位于后者而形成具体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主体性资本的理论弱化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结论,不是对《资本论》的科学解读。说资本是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无产阶级)不是主体,资本不可战胜。资本的主体性既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的客体性”,也不是被设想出来的“虚假的主体性”。资本寄生于人,并把具体的工人个体“整合”为无产阶级来剥削。资本的主体性始终源于人对主体性的让渡,但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就此退场,反倒一次次被赋予又一次次被抽离。“工人是自由人”、资本的人格化具有必然性。资本要不断增殖,工人就必须始终作为主体,以更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即阶级主体的形式被再生产出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作为主体的人以去主体性的主体活动,始终实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作为变革的目的和条件得以清晰,变革的心理基础得以奠定,理性精神的启蒙和历史性实践的启蒙得以会盟,它们将一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革命性实践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日益兴起的网络化治理中,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对需求的不确定性、资源的专用性、任务的复杂性以及交流的频繁性等条件的回应.这些条件推动着组织朝着与他者交互活动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能够协调和维护各方的互动交流.这些条件的满足使得网络化治理形式能够摒弃科层制和市场两种方案的缺陷,并融合它们的优点,最终实现优良的社会治理.因此,必须建构一种新的解释框架阐释在何种条件下网络化治理各方的互动交流能使其具有比较优势,并通过对关键研究议题的分析来回应“如何实现各方互动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视觉文化研究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受众及其意义生产行为的探讨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发.首先,受众研究立足于主体的接受活动,不仅改变了接受者在视觉文化研究中长期缺席的困境,更促使主体内涵得到了全面而充实的辩证演绎.其次,受众研究从社会文化状况和技术性条件切入,打破了机械、僵化的观看格局,呈现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多元、动态的观看状况;第三,受众研究通过对真实、生动的视觉经验的询唤,突出了研究的“自反性”,从而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研究中“观念先行”的刻板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武克勤 《兰州学刊》2010,(5):181-184
英伽登的文本结构观立足于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现象融入作品“固有结构”和主体“意识结构”的关联域,却在根本上遵循“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原则;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作用显现于“意识结构”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张力场,却无法回避“以作者意向活动为先导”的主体倾向。英伽登在强调主客交融的同时却又割裂了主客体关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他试图从主体内部来解决文学本体存在与认识的根本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周瑞春 《天府新论》2021,(2):117-126
随着网络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将网络空间作为“脱单”征婚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网络征婚文本的大数据分析和个体深入访谈,本文认为单身青年在网络技术赋权下以文字、图像、影音等媒介载体进行自我形象展示、印象管理和择偶需求表达,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人设符号表演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单身青年“脱单好难”,折射出现代社会自我认知、自我呈现、自反身性确认的自我认同困境。基于网络田野的青年择偶文本调查也表明,个体社会交往与信任建构需要在一种主体间性的交谈伦理规范中才能实现,网络脱单行动只有融入更多情境化的身体在场以调和碎片化的符号在场,才能真正收获契合的伴侣、实现孤独个体的社会回归。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逆风时期,传播力有助于推进全球化。从符号叙述学的视角看,国家是“物—符号”或“符号—使用体”的“二联体”,是全球化的主体。“中国故事”是“国家再现”的重要内容。“中国故事”由叙述调控的“国家再现”讲述,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叙事力量,对个体或团体产生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进程中凝聚不同主体解释项的“共同解释项”,“一带一路”是在“共同解释项”指导下推动全球化从“之间”走向“之中”的重要实践。要而言之,由叙述调控的“国家再现”生成的传播力有助于推进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论艺术成规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建立在艺术成规之上。艺术成规产生于艺术传统之中,它为人类的艺术活动制定一整套活动规则,并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艺术成规是文学交流过程的重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对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的制约和导引,实现了在艺术品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协调默契关系的功能。独创性是艺术品的基本特性,然而艺术创新并不能完全脱离成规进行,艺术的独创性只能从艺术创新与艺术成规的矛盾关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