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务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是刑法规范所要求的义务,它与行政法规要求的注意义务存在着质的区别。一个人获得了职务身份,就应当推定他具有职务上的注意能力,不能因其实际上没有注意能力而免责。由于职务上的注意义务是明确于职责之中与职务行为共存的,职务过失犯罪就大多表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因此,在注意义务的内容方面就不仅包括结果预见义务,而且还包括结果避免义务。  相似文献   

2.
公共场所火灾、工厂矿山爆炸、建筑物垮塌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人主要是管理者的共同过失造成的,这说明了职务共同过失犯罪是一种客观存在,在理论方面和立法方面对其予以关照具有必要性。这类犯罪除具有一般犯罪和职务犯罪的特征外,还具有共同犯罪和过失犯罪的特征。从而使职务共同过失犯罪具有了主体的复数性与身份性、过失心理的关联性、注意义务的共同性、行为的合成性等特征。职务共同过失犯罪是一种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类型,因此,应当从行为的角度划分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同时还必须依据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职责范围。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各职务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职责考察其行为,进而确认其刑事责任。这种刑事责任主要是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3.
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行政赔偿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暹 《社科纵横》2009,24(11):52-55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本文简述了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特点,并从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程序等八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现行行政赔偿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行政人员的考核制度从属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又对其产生重大反作用。本文以我国宪法、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法规中关于考核制度的规定为依据,在总结我国行政工作人员考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行政人员考核制度的合理因素与积极成果。从国家行政人员考核制度的历史考察;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是建立完备的考核制度之基础;考核标准的客观化与法律化;考核方法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给每个行政工作人员以公正待遇等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建立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的问题。文章强调从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高度出发,尽快全面地建立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进而制定《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考核法》,使对国家行政人员的考核成为一项根本的人事法律制度长期实行下去。  相似文献   

5.
行政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行政法制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行政赔偿的特点与实践行政赔偿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点。从各国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损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赔偿,其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命令     
对于抽象行政行为,以往国内研究只注重其中的行政立法部分。近年来,行政法学者开始关注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除行政立法权外的其它抽象行政行为和不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相比,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在数量方面远远超过前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具体行政行为时也往往直接引用这类非立法性的行政规范,所以,对这类行为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上述抽象行政行为中的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7.
行政合同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是现代公法和私法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产物,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私法合同手段进行行政管理、实现行政目的的法律制度和合同行为。行政合同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机制是:公共利益优位与合同相对人权益保障相统一。缔结和履行行政合同应当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行政目的实现与私人权利维护相统一的原则、行政管理的强制性与契约自由相统一的原则和当事人在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不平等性与合同关系的平等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胡东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不仅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建设法治国家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本文所称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具有...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应受成文法的拘束,是法治国家的根本,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行政行为仍须受法治国家一般法律原则的拘束。法治国家的一般法律原则,可作为引导行政行为的准据,更可提供法院作为审查的基础。本文拟尝试就台湾行政法学理论及实定法的规定与实务的操作,释论行政法的一般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0.
行政作用法通则,是日本行政法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行政行为又是日本行政作用法通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行政行为,在日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而发生法律效果的所有行政管理行为的总称,它涉及问题较多,本文试就其主要者,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渎职罪     
渎职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至第一百九十二条,即分则中的第八章,共八条,构成了渎职罪的内容。渎职罪也就是职务上的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法乱纪,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或因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给同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中的渎职罪是建国以来成文法中第一次对一切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规定的渎职行为的犯罪标准。本文拟从渎职罪的性质、客观必要性及其作用进行初步论述。不妥之处,请读者及法学界的同志们指正。(一)渎职罪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被列入刑法之中的时间已经相当久远。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封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使用"行政立法"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但使用中对这一概念涵义的把握却有很大区别.一种是广义的"行政立法",即"立行政之法",凡国家机关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制定和发布有关行政管理方面普遍性规范的行为都称之为"行政立法",第二种是狭义的"行政立法",即"行政机关之立法",凡形式上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即凡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都属"行政立法";第三种是最狭义的"行政立法",即"行政机关立行政管理之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有关国家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因为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并非全部属于行政法范畴. 笔者认为,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由于法律问题均产生于人们生活其中的地方与基层,因此,依法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制度化的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责任制,保证每天面对各种法律问题的地方与基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依法认真地履行职务,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法治国家建设,既要重视法治、民主、人权这样一些基本价值的实现,也要关注地方与基层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各种制度与规则.正是这些制度与规则的发展、完善,才使得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步.  相似文献   

14.
杜家骥 《求是学刊》2004,31(6):134-141
清代,天花肆虐不仅严重危害人的生命,而且给王朝行政带来很大干扰。为避免和减少天花对行政的不利影响,清朝统治者作了种种努力,并制订相应措施,形成国家施政中的某些特殊内容。社会历史现象,不仅仅是人的社会性活动,其形成与结果,还往往受到自然因素包括灾疫的影响,而人的能动行为,也在改变这种影响,治史者对此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1):123-125
行政权利人通过行政行为以达到某种结果,引导其做出行为的是行政权力人的行政行为目的。一般情况,法律赋予行政权利人的权利足以达到一定效果,但也可能不足以使之达到该效果,行政权利人为达到该效果,其行政行为可能超出法律赋予的权利,行政行为目的也随之发生同法律目的异化,不同情况下,异化的类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行政救济,是日本现行的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之一。所谓“行政救济”,指由于某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因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而侵害了公民权利或利益时,当事人依据法律向有关国家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并谋求救济的程序。日本行政法中的“行政救济”,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郑凤 《学术交流》2003,8(6):45-47
物质性行政权力异化是指为个人或小团体的金钱目的而行使行政权 ,这种行为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有其自身特点 ,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违法和犯罪 ,防治难度大 ,预防这种行为需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 ,良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公安警务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文 《社科纵横》2007,22(2):67-70
警务包括了警察进行刑事侦察、治安管理、预审、看守、保卫、边防、消防以及武装警察等方面的执法行为。警权,是实现警察职能、完成警察任务的保证。警务行为由以下要素构成:(一)目的要素;(二)权力要素;(三)职责要素。警务行为与其他法律行为相比具有下列特征:(一)警务行为的多样性;(二)警务行为的时效性。公安警务侵权与普通职务侵权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又有相通之处。公安警务侵权致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公安警务侵权行为人必须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公安警务侵权行为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3.职务侵权行为须违法;4.须受害人遭受损害及损害与职务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公安警务侵权致害责任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目前主要有技术鉴定行为说和具体行政行为说。技术鉴定行为说无法解释其硬伤而不正确,目前的具体行政行为说因理由不充分而缺乏说服力。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对产生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理分析,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持各方当事人权益现状是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行政目的,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实质是交警部门的行政确认权在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运用,是交警部门确认交通事故中的法律事实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符合行政确认类型的具体行政行为模式,是行政确认行为。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刑法第185条和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对刑法第115条第一、二款受贿罪的修改规定,所称贿赂罪,是指包括索取赔赂、收受贿赂和行贿、介绍贿赂等四种犯罪。索取贿赂和收受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国家职工,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权或工作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某种利益而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金钱、物品或其他非法利益的行为。所谓行贿,则指行贿人为谋取自己或第三人的非法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国家职工、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提供财物,务使他们利用其职权、职务上的便利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行为。此外,行贿人与受贿人的贿赂交易,有时还由于第三人的撮合或协助才能达成,这个第三人就是介绍贿赂的人,他的行为就是介绍贿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