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活动经费是NPO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经费模式将直接关系到NPO的发展壮大和长远战略。现有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模式大多是在政府全包或收费营利之间选择,这既可能使NPO失去独立性,又可能导致背弃组织的公益性宗旨。建立政府、企业与NPO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政府与社会的相互赋权,把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和社会捐助结合起来,把接受捐助与合理收费结合起来,将是NPO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范围内非营利领域的崛起及其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诞生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非营利领域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导入市场机制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配置效率 ,基本主题是重新确立NPO在组织福利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则扮演社会管理和服务购买者的角色 ,在政府与NPO之间引入招投标机制 ,创造人造市场 ,促使NPO在竞争的压力下 ,提高运作效率。要通过界定概念、建立规则、适当运用市场化原则、加强研究等方法 ,推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尚处在摸索阶段,作为实质上的单中心秩序的缺陷成了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构建由NPO(非营利组织)、政府、独立部门、执政党组成的多中心治理秩序,引进现代公司多中心治理理念,健全行政治理秩序,推动独立部门、公民个人和党的基层组织参与治理,将是转型期NPO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加速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消费品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政府依旧是稀缺生产要素(资本和土地)的实际掌控者和配置者.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属草创未竟:一方面,作为稀缺生产要素的配置主体,政府集规则制定者、执行者、仲裁者和参与者于一身的状况,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政府履行部分公共服务的功能缺位,如社会保障体系等不健全,又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减弱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推进我国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东西部经济差距是多种生产要素差异长期作用的结果。缩小东西部差距 ,从本质上说 ,就是要利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通过区域联合 ,形成优势互补 ,达到经济发展必须要求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 ,东西部要结成东西互补的战略关系 ,实现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6.
任何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不外模式选择、结构优化和机制转换三个问题,而且这三个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分析,老工业基地改造是集发展战略选择、生产要素配置和深化体制改革于一身的庞大系统工程。本文拟就此谈谈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构调整、战略配置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要素投入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产业]进主要是通过创新系统和结构调整、战略配置之间的重组建立起新的发展格局。战略配置及其要素投入发生了变化,结构调整的格局及模式也将同步进行重组,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战略配置方式及结构调整路径。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深入考察了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及配置特征,并通过这些考察及分析,我国科技产业战略配置的重点及其可行路径是:多元战略配置、科技领先配置、互动合作配置、协调发展配置、需求推动配置。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或共益服务的独立机构.NPO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建立起来,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由于我国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加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的NPO发展还处于初期不成熟阶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NPO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分权治理模式下的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在促成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行为,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从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政府城市偏向行为进行系统考察。要实现由城市偏向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转变,必须实行政府治理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属的不同使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成为必要和可能.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共有的分配原则和手段,在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分配,是市场配置方式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澄清一些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信任、捐赠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筹资困难是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障碍之一就是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为此,有必要在确保非营利组织自身值得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具体可以通过政府管制、中介机构评估、媒体监督等渠道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以此提高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度,促进捐赠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以其开放、平等、创新、协同、共享等特性,对个人生活、企业经营、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社会治理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将互联网看作继市场和政府之后资源配置的第三只手,提出各类市场主体可通过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有效集合生产资源、整合闲置资源、聚合优质资源和特色资源,优化配置路径。分析了互联网通过变革社会生产方式、服务方式、治理方式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最后,给出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驱动下,现阶段互联网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包括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智慧农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等。  相似文献   

13.
NPo是一支重要的社会资源分配力量。当前,我国NPo虽然数量上大幅增长,但在质量和规模上有待提升,并且大多数不具备品牌效应。“壹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引入品牌战略,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势。基于品牌战略的视角,剖析“壹基金”的先进管理理念及成功经验,提出培育品牌文化、凸显品牌定位、拓展品牌营销、积极应对品牌危机等的发展对策,有利于整合NPo的内外部资源,进而更有效地服务公众。  相似文献   

14.
李权  字振华 《学术探索》2012,(12):26-30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可能。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关于社会发展领域微观层面变化的考察,其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具体行为方式的变化过程,具有特定的内涵。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新型的理论和实践认识,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概括其内涵,而且还需要寻求特定内涵背景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生产力是一种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它体现为生产工具这样的物质实体,所以从本质上说,生产工具就是生产力。因此分析生产力的内部因素,其实就是分析生产工具所包含的因素。首先,它包含人的因素,主要是人的智力因素,表现为人的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所以要想加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其整体素质。其次,它包含物的因素,这就是由“劳动手段的自然富源”引为的制造生产工具的物质材料。所以要想加速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加速发展材料科学和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16.
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磊 《学术探索》2004,(4):42-46
公益活动不仅是志愿者的利他主义行为,而且负有组织和动员公民的爱心为最需要者做好事的任务。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缺失必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招致公众的不满,资源的减少,损害公益活动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因而,必须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区域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和产业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京津冀之间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政策差距对河北省人力资本流失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资本投入,探讨了现行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分配体制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制约机制。并据此提出河北省应向"平等式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进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认为法律是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不是像资产阶级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永恒理性的反映,是恒定不变的社会法则,法律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变化与法律自身内在逻辑相互作用决定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的特点是由那个时代的物质生产劳动方式决定的。法律发展演化的具体轨迹是法律自身内在逻辑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各种文化现象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能够弥补该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失灵。其独特优势表现在:积极进取,富于创新;开放灵活,弹性较大;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成本较低,效率较高。非营利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直接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作为桥梁与纽带反映和维护农民的利益;监督农业科技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生产业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Ramsey问题模型,研究政府发展战略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且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政府偏离要素禀赋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经济发展的低效。所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产业结构升级,而是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适当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其有效性也受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制约,且应尽可能是整体性、宏观性和跨行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