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龄问题研究》2008,(1):25-30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家庭结构逐步由“核心化”家庭向“空心化”家庭转变。这种“空心化”家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家庭”。其主要特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这种家庭也称之为“空巢家庭”。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被称其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据了解,“留守儿童”的“三缺”问题(即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已引起政府重视,但“留守老人”问题却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究竟“留守老人”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哪些关心和帮助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本课题组在对全市作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了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和坪土回村。调查方式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问卷调查和召开有村“两委”领导、老年协会领导、学校老师和留守老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负担很重,他们不仅自己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还要为子女照看孩子,甚至有的还要耕种责任田。这种新情况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且关系到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涉及到家庭稳定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建议,从现在开始,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2.
阮梅 《金色年华》2008,(7):8-10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中国留守儿童的实际数字已远远超过2000万。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量的留守孩子处在这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3.
数字     
32个——以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甘肃省首批共32个“留守儿童之家”日前建成,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的52个县。按照计划,甘肃省要在全省建立1800个“留守儿童之家”,在“留守儿童之家”里,通过心理辅导、举行关爱活动等,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清远市、韶关市、肇庆市等地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广东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社会教育存在缺陷,同时学校教育多只注重知识教育,也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新的教育需求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笔者将试图从留守儿童、监护人、社会、学校四方面去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幸福广东的建设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5.
李雪 《当代老年》2007,(7):10-11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河北省张北县一位“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道,“上小学是奶奶抚养,上初中是姨家抚养,只有到银行领取父母寄来的学费、生活费时,才能感到父母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黄冲 《金色年华》2008,(2):8-10
物价什么时候不再涨了?大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吗?“留守儿童”有望在城里跟父母团聚吗?……这些民众关注期盼多时的问题,在2008年新年到来时,重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15日报道,“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少于1000万”。段成荣、周福林估算的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已达到2290万人,其中87%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如此庞大,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里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会产生情绪消极、逆反、人际交往关系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社会性教育的缺失。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努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问题从诞生之日起蕴含的实质就是对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赤裸裸的剥夺,破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问题,用“发展权研究范式”取代“问题研究范式”才能跳出既有研究框架的窠臼。以平等发展权的崭新视角审视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尚未厘清的核心理论,集留守儿童主体因素、权利的客体因素、平等发展的内容因素、留守儿童权利体系的地位因素于一体定义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从人权分析三要素对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构造进行鼎新阐释,探析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人权特征及其人权本原,既是发展权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又是严重匮乏的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理论建构的奠基性环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你们不要我了吗?”一个“留守儿童”这样呼唤。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农村家中,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就在农民工生存状况一次次地拷问社会时,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只要是孩子,就会依赖于父母。相对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留守儿童”们在只有“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情况下,往往更内向、更孤僻,有的甚至沦为“野孩子”。然而,即便进了城,农村娃的境遇依然令人堪忧。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也是无辜的。我们在问题出现转机的漫长等待中,“留守儿童”一天天地长大。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一步流动,农村出现了“空巢”现象,“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随之而产生。与留守儿童成长相关的问题也形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如何让每个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成为政府探索解决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仔细研究了我校2008年700多名学生问卷调查报告,认为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来信     
“对于政府而言,危机管理事关公共利益,也事关自身的合法性及可持续发展。在任何国家,公共危机总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基于动态的公共管理体系才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不确定的时代。危机管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完全分行业、分部门进行,更不能拒绝公开信息,遏制公民知情权。”河南晓重给“留守儿童”一个精神家园据最近的《工人日报》报道,重庆南川市教委今年对南川地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发现:7.6万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1.8万多人,占了23.7%。“留守儿童”并不是南川市的“专利”。在我国各省区(市)的许多农…  相似文献   

14.
信息平台     
《老年人》2007,(11):52-52
中组部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贯彻落实“12号文件”精神作出部署;湖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就全省“关工委”工作提出新要求;岳阳市召开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现场会;全省“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启动;郴州市老干部工作重视亲情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代理家长”能为留守儿童带来春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留守儿童中,有些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有些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留守儿童因为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其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不仅如此,由于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都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一年来才被人们聚焦的“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鄂西北农村208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探讨。文章从当前家庭教育“喜”与“悲”二个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三下乡"团队在湘潭市云湖桥镇开展"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美好中国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育人的做法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以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留守儿童性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省1346名11—16岁儿童抽样问卷调查,以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为比较对象,对青春期留守儿童的性安全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看黄”行为、边缘性行为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而获得抚养人给予的性安全教育及自我性保护指导方面明显低于后者。发生实质性交行为、遭受性侵害情况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留守儿童遭受这类伤害后从家庭、父母获得的情感支持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性安全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  相似文献   

19.
在“留守儿童与社会工作”的各种探讨中,关于社会政策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作用尚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的“空心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父母与子女不能在一起使子女成为“留守”学生。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就是要构建教师与“留守”学生的和谐关系,即是解决教师与“留守”学生之间的学习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