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工B问:我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青少年、妇女服务的社工,但我常见来中心参加活动的都是儿童和长者。我举办过针对妇女的小组,也有一些妇女报名,但到了开展活动的时候她们总会说没空而缺席。请问怎样才能吸引社区内的青少年、妇女等群体参加我们举办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2.
常听新入职的社工说经常要在社区开展活动,不知道在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在与政府合作的过程中,社工开展的活动也经常受到质疑:“开展活动,随便找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找社工去做?”诚然,开展活动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工作相比,更难凸显社工的角色与作用。然而,在内地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社工要想在社区深入提供专业服务,首先需要扎根社区,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而社区活动正是社工建立社区关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被委派到社区的社工经常被问到与居委会的关系问题,其实我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一一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便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工作方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心是为社区居民办理业务,为居民提供便利;而社区社工的工作重心在于带给居民更大的尊严,使居民得到成长,居民的感受对社工而言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2,(13):23-25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资产为本,强调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介入社区,而不是由社区需求和问题来介入;二是内在取向,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关于社工在社区团体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我以佛山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罗村街道开展的“睦邻社区服务项目”为例进行介绍。一、项目背景罗村街道是佛山市南海区下辖的一个街道,是全国城镇社区建设的示范街道。自2007年开始,该街道居委会设立社工岗位,引进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督导服务。同时,一些本土化社工机构也进驻罗村街道,开展社区实务的探索。因此,居民对社工有广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1,(4):51-51
社工C问:刚进入一个社区,如何去寻找社区的关键人物,进而得到更多的社区信息?答:一般而言,社区工作中的所谓“关键人物”有三种:有资源的、有权的、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7.
督导答疑     
让社区中的个体户带动其他人谋求生计发展。“共赢”是最基本的目标 社工A问:在西南地区,一个社区已经有了做羌绣的个体户,而羌绣是当地一个很大的文化品牌,那么,如何让个体户带动当地妇女一起去做羌绣,以促进社区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8.
“‘快乐老家’是咱老年人自己的家,常回家看看。”“社工太为老年人着想了,社区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国青,我想和你谈谈心。”“小李,我家邻居问怎么参加‘快乐老家’的活动?”……这些社区里的老年人主动向社工寻求协助的场景,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如今,社区老年人对“快乐老家”的接纳和认可日益提升,对“快乐老家”的归属感日益增强,这让我不禁为自己三年来的坚持和付出而欣慰。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4,(27):58-58
社工B问:我是某大学社会学系的大三学生,每年寒暑假会到一家福利院从事志愿服务。从去年开始这家福利院暑假开始举办儿童夏令营,让院外的儿童一起参加。去年我参加了第一期夏令营,但我感觉效果不是太好,这家福利院没有专职社工,工作人员策划的活动没有考虑两类孩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大学生创办社工事务所;杭州:新中国首个居委会成为社工实习基地;上海国际社区热捧“白领社工”;绵阳选聘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把专业社工引入社区。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病的认识;上海1400多名社工,半数以上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作为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我们的服务目标是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营造幸福社区。然而,我们在努力为社区居民带来幸福感的时候,却又深感自己处于挣扎和迷茫中。于是,我不由得问自己:社工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如何也让自己拥有幸福感呢?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至今,北师大一港大剑南社区服务中心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剑南镇开展灾后社区社会工作已有近三个年头。在2010年7月之前,我们的工作主要聚焦于非常态社工服务,即为灾后重建临时安置阶段(板房区)的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包括各类社区活动、弱势群体个案、社区组织发育、基层干部赋能、社区领袖赋能等。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萤火虫社工服务中心成立后,我们便开始到社区做机构宣传和活动招募工作。在宣传和招募过程中,很多居民都会问我们同一个问题:什么是社工?为了向居民们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制作了一份介绍社工的宣传单。我把这份宣传单的内容也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这条微博迅速得到同行的多次转发,转发者则无一例外地评论:用生命影响生命。  相似文献   

14.
不少读者一定对上海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10周年本刊专题策划中,姬中宪一篇文章中的几组问句记忆犹新:“社工是居委会的吗?”“社工是志愿者吗?”“那社工是,厶\务员吗?“是事业编制?”“那你在公司?”“那什么是民办非企业?”…… 很多社工都遭遇过这类提问。那么,当前,“社工是什么”、“社工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相信大部分地区的社工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社工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相似文献   

15.
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闹,只有闲庭信步的社区居民:这里没有厚重铁门的隔绝,只有邻里共融、社区关爱的生动画面。这里的每一个晨辉夕照,你都能看到专业社工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社会工作,看到义工们活跃的身影。关爱社群,倾注民生,古老的麻石路上写满了人间真情:助人自助,欢声笑语,和谐的社区里洋溢着社会的温暖——这就是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的真实写照.也是逢源街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6.
在基层从事社区工作需要面对各个层面的社区居民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加上历史沉淀的各类旧账都会在社区这个层面体现,这就迫使社区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而在获取专业社工职业资格后,学以致用,把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无疑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18.
社工开展工作的社区是深圳的老城区,老年居民特别多。为方便老年人就医,社区专家义诊室每周—上午开放,片区中医院派驻一名主任医师负责接诊。这样的场合和时机,对社工与社区老年人认识、接触并建立关系非常适合,经过社区协调,社工在医师接诊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社工在香港是很受尊敬的一个职业……”12月14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齐云居委会会议室内,由安徽大学潘星教授讲解的社工培训课程首次在社区里开讲,来自辖区内各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0.
坚持的力量     
提笔之前,我刚挂断与组内一名一线社工的电话。电话通了足足半个小时,大意是社工遇到了招募不.到活动参加者的困难,进而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社工。半个小时的通话,我的关键词是“坚持”。我问社工:“你是否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坚持去设点招募?”“你是否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开展活动而不是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