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言 《老人天地》2013,(1):40-41
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湖北黄石一位叫王琴的女士,她从2010年5月至今已经做了11次整容手术,其中高风险的全麻整容手术就有6次。但她乐此不疲,不顾亲友的反对,一心想通过整容把自己“变成港星赵雅芝”。  相似文献   

2.
婚纱梦     
易忠荣 《老年人》2003,(2):32-32
我和老伴熊家玲从小青梅竹马,在一个大院里长大,感情甚笃。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品学兼优,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干部。上大学时还是校学生会文艺部长,追求她的男生一大串。那时我已离开家乡,在湖北的汉口高级步兵学校任军事教员。为了把她追到手,我运用机智灵活的战术,在情感上一次又一次地向她发起进攻。那时通电话不方便,我就经常给她写信。经  相似文献   

3.
那记耳光之前,米阳其实已经打过自己无数次。她把自己打得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可下一次她还是忍不住爬上别人的床。她靠这个活下去,这是她的命,她没骨气抗拒。  相似文献   

4.
婚姻不讲理     
他俩又吵架了。结婚三年来,这到底是第几次,谁也不记得了。不过令女人不能容忍的还不在于次数。过去两人吵架都是紧闭门窗,生怕家丑外扬。这一次竟然门窗大开,谁都毫无顾忌。女人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一想就感到可怕。从第一次吵架,她心里就隐约闪现过“离婚”两个字。由于她听说,幸福之家的吵架声总比邻居家低一些,因此她从没把这点小别扭放在心上。这一次不一样,因为产生了质的飞跃,再说她已经找到了离婚的根据。那天晚上,在他俩吵架后的冷战中,她从床头摸起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这么一句话:一栋因地基没打牢而出现裂痕的房子…  相似文献   

5.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句话出自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10万+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的44岁大姐,只有初中文化,在北京做育儿嫂.文章火了以后,三家出版社来找她,然而,她不相信这件事能改变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有一位恪尽职守的“大管家”。她经验丰富,总是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认真细心,总是在关心和保护医护人员;她温柔勇敢,总能用真心和真情护理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她,就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护士长陈静。  相似文献   

7.
没有人知道,千万人之中,他独独在等她;她去了陕北,知道那里才是——他与她不在同一个城市。他在四川读大三,她在湖北读大二。那年暑假,她和他同时报名参加了陕北的一次笔会。从西安至陕北,整整坐了一天的长途车,下了车之后,他们就熟了。女孩子是个小美女,倾慕者甚众,她却独独喜欢上了他。或许,这就是缘吧。陕北的晚上,空气清凉。男孩约女孩出来散步,共赏延河水。那晚,女孩只记住了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除此而外,就是男孩凝视她时深情似海的目光。回去的路上,很久,他们都无话。路灯拖长了他俩的影子,又缩短。男孩停下脚步…  相似文献   

8.
微子的理想     
微子有一个理想,她想卖掉一双鞋。微子说,等她卖掉那双鞋,她就去亳州。亳州在哪儿,那里环境好吗?微子对那里其实没什么概念,她的向往如此坚决,完全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名字。她说她第一次见到“亳州”这个词的时候,显得特没文化,把它读成了“毫州”,等到弄清楚“亳”比“毫”少一笔后,她便爱上这个城市名。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利佩茨克市71岁老妇埃琳娜·科瓦莱娃自从45岁那年遭遇一次差点致命的电击事故后,大难不死的她竟然摇身变成了一个“人体磁铁”。多年过去了,埃琳娜的身体就像通了电的电磁铁一样,能够吸附起包括金属、塑料、玻璃和陶瓷在内的许多东西。这使她在厨房烹饪食品时要比其他家庭主妇困难得多,因为当她在厨房做饭时,说不定哪把叉子、调羹就会吸附到她的身上。  相似文献   

10.
卫宣利 《金色年华》2008,(11):39-40
从小,她对母亲就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漂亮不温柔,嗓门粗大,身材肥胖。而她,偏偏遗传了母亲的这些缺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她便是班上最胖的女生。母亲又懒得给她扎小辫,硬是把她一头乌黑的发剪成了短短的娃娃头。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她满头大汗跑去上厕所,结果把厕所里的女生吓得集体尖叫——她们把她当成了男生。  相似文献   

11.
苗向东 《职业》2010,(11):35-35
乒乓女皇、剑桥博士、申奥形象大使、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这一次,邓亚萍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总裁,37岁的她成了最年轻的正局级女干部。邓亚萍的人生一次次完成华丽转身,她的秘诀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王军 《金色年华》2011,(11):10-10
人们走进医院求助专家看病,结果发现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这在临床上非常普遍。 我曾经遇过一位女病人,她是一位30岁左右的白领,在一家公司担任办公窄主任。某天在一场会议中,她突然感觉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双手麻木,匆忙到医院急诊观察,心电冈、胸透等检查均没有异常。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发病了,她说她在公共场合曾多次发生类似情况,于是急诊医生建议她去心理咨询门诊看看。  相似文献   

13.
李武泰 《老年人》2009,(1):12-12
原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桑兰,因伤高位截瘫。一次,她从福建乘飞机返回北京时,航空公司未按先前约定把她的专用轮椅拿来,而是让她坐机场的简易轮椅。桑兰解释,以她的身体状况,只能坐自己的专用轮椅。乘务员却说这是航空公司的制度。由于双方坚持己见,结果延误了飞机起飞的时间。不知情的乘客说桑兰耍大牌,让委屈的桑兰更加委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张某28岁的女儿在一次扶贫教学活动中,与当地农村民办教师林某一见钟情,一年后双方打算结婚。张某认为男方家太穷,又在农村,想把女儿嫁给老上级的小舅子,无奈女儿死活不同意。张某为此多次殴打女儿.并把她锁在屋里,不让她与林某见面。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的女弟子在章太炎先生众多的弟子中,只有一个弟子是女性,这就是黄朴。黄朴,字绍兰,湖北蕲春人,曾任博文女校校长、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章氏国学讲习会讲师、中山大学教授、太炎文学院教授等职。她作为太炎先生唯一的女弟子,以及她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关系,为世所忽略,鲜为人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16.
王志宁 《公共关系》2001,(12):67-67
当我身患重病,老老实实地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的时候,我这才猛醒;应该找个医生做朋友了!其实我在两年前就认识了一位医生,她在西安铁路中心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但我和她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她乘火车出差,送她的人正好是我的一位朋友。这以后,我打过几次电话向她问医问药,她曾不止一次地建议我到医院来全面检查身体。她说,人到中年正是疾病高发阶段,应该经常查体以便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可我总是借口工作忙,走不开,到底也没有去医院。一个月前,我带侄子到医院请她帮忙找专家看病。两年前曾见过一面,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08,(9):46-46
倾诉: 我在3年前做过一件对不起妻子的事情。那时,我跟一个女网友在网上打得火热,情感出窍而行动并未过界。被妻子发现后,我马上收手,还向妻子认错道歉。可是,妻子回娘家住了半年,在我第10次去她娘家,第10次向她下跪后,她才肯跟我回家。但从此,我的过错就成了她拿捏我的把柄。因为一点小矛盾,她就会把离婚挂在嘴上,  相似文献   

18.
那年2月14日,是我和阿文在一起度过的第四个情人节。在一家名叫“深情无 限”的酒吧,半杯红酒,我俩的脸都红 了,阿文又一次给我讲起戒指的故事: “我妈这一次真下决心了,我要再不结婚,她真要把戒指传给我妹妹了。” 阿文的妈妈有一枚名贵的钻戒,镶着地道的南非钻石,是阿文的奶奶给她的, 她也一直想把它传给自己的儿媳妇。 “你妹妹挺配的。”我故意漫不经心地说。 “你,你不想要吗?”阿文的脸更红 了,显得很着急。 “咳,不是给你说过我的手对金饰品过敏吗?噫,你听这音乐,是《森林水车》呢。”我顾左右而言他。 舒缓的音…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一对生活在重庆的小夫妻,和这座城市的口味一样,生活天天都麻辣生鲜……”章小画,一名从湖北嫁到重庆的“80后”女子,老公是重庆人。他们的生活和重庆的口味一样,新鲜热辣,充满搞笑和爱情。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绘成漫画贴在互联网上,大受网民追捧。她的作品被称作爱情日志《麻辣鲜妻》。  相似文献   

20.
战士柔情     
从1998年10月接手这个栏目至今,我都是在流行中逡巡。这一次,我想让你倾听一个战士的柔情。这一次的伍佰放弃掉了《浪人情歌》时代的不羁怒吼,改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演唱,歌词富有深意,很有深情男人的味道。1999年初,仅佰写了一首歌叫《白鸽》。他希望心灵的自由成为人们共同的状态,他希望这些不是情歌的作品能帮助他面对一个更深刻的自己,同时也把歌声献给受过伤的台湾。六月份,台中广三枪击案发生后,伍佰应使者家属的要求,把歌送给受伤的庄嘉慧,为她加油打气,希望能对她的伤势有所帮助。在9·21大地震后,人们更能感受到伍佰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