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闭门”风波乍起 JS街是广州市越秀区的老城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第一代建筑工人的聚居地。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员村街社区服务中心下设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广州市首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试点单位。寿星苑是天河区员村街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之一,成立于2005年7月。2006年,笔者在寿星苑里对一位91岁的老人进行了个案辅导。  相似文献   

3.
既有“村改居”之后的农村居民,又有购买商品房的外来户,既有来自外省的外来工,又有以前国营农场留下来的单位居民。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接近10万,社区情况却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3,(19):21-22
海龙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南部,下辖龙溪、海北、增滘3个经济联社,对应设立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达9.5平方公里,是荔湾区22条行政街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条街,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典型的“村改居”社区聚落地.2010年8月,海龙街被确定为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唯一的“村改居”社区试点.2011年1月,海龙街通过政府购买形式,与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以海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依托,开展家庭、青少年、长者、残障、义工、社区戒毒六大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永和街2007年实现“农转居”,总人口8万余人,驻区企业近300家,属典型的“农转居”社区与工业型社区相融合的新社区。为更好地适应永和街社区发展的需要,永和街于2010年开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并在2011年3月正式成立永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交由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承接运营。社工在开展专业服务的同时,注重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并就农转居社区社工如何与志愿者在发挥各自优势的情况下相互融合,达致公益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学者对企业办小社会问题的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并且逐步深入。本文就是依据作者对这一问题和企业与社区政府关系的较长时间的研究,探讨发展街企共建工作与解决企业非生产负担问题之间的联系。文章集中分析了城市区街社区开展的街企共建工作发挥简化企业承担的生活照顾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作用;分析了街企共建工作对城市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区街社区政府关系的重新构造;分析了发展街企共建工作的原则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社会的任何一个部分一样,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变迁。就内容而言,它主要包括文化在构成、结构、功能、地位、水平和区态这六个方面所发生的改变。而社区间的人口流动,则是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一。 所谓社区间的人口流动,系指人口由一个社区移入另一个社区的现象,其中前一个社区叫做人口流动的移出社区,后一个社区叫作移入社区。除此之外,不同的社区之间还存在着文化流动,即一个社区的文化传入另一个社区的现象。当人口由一个社区流入另一个社区的时候,他们同时也就把自身所携带的文化由一个社区带到另一个社区。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开始,广州就在社区中试点建设街道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幸福社区”在这些地方已具雏形。“幸福社区”的模式是什么样的?老百姓在社区里享受了哪些“幸福”?广州又有哪些社区已经走上“幸福”的创建道路?提出采访广州“幸福社区”的构想时,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萝岗区联和街社区。原因是该社区不仅有广州第一家高品质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荔湾区“六普”资料为根据,就人口高密度分布与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梳理与探讨。荔湾区“六普”数据显示,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成为影响社区生活的主要因素,给居民生命安全、公共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便利性带来负面效应。科学化与人性化人口密度干预是治理高密度人口问题的理性策略,如“跳出”社区视野,在城市“一盘棋”中均衡人口布局,在社区建设中,通过社区更新改造,增强人口承载能力,通过建构便利舒适人居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素芳 《老人天地》2010,(10):19-19
清晨,68岁的退休民警胡永华在武汉市中山公园做完锻炼,绕道民意街仁厚社区,与居民拉拉家常再回家“过早”。而他的儿子37岁的社区民警胡斌斌在社区另一头巡查。  相似文献   

11.
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闹,只有闲庭信步的社区居民:这里没有厚重铁门的隔绝,只有邻里共融、社区关爱的生动画面。这里的每一个晨辉夕照,你都能看到专业社工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社会工作,看到义工们活跃的身影。关爱社群,倾注民生,古老的麻石路上写满了人间真情:助人自助,欢声笑语,和谐的社区里洋溢着社会的温暖——这就是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的真实写照.也是逢源街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0,(22):19-21
2009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以建设街为试点,与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合作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建设街设立阳光社会工作站。以“引入专业服务,提升自治水平”为切入点,面向辖区内全体居民,以低保低收入对象、边缘困难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社区孤老等居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服务需求,提高弱势人群的社会福利,探索社区帮扶、社会救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首“诗”自幼年代中期以来,“社区”一词重新进入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政府文件到大众媒体和群众语言都广泛运用“社区”的提法。社区也正在成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目标和对象受到了密切的关注。按通常的理解社区指的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而组织起来的一群人。现代的社区理论则把社区概括为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社区的第一个要素是人口(Population),作为一个区域的人群共同体必须要以足够量的人口为前提,荒无人烟的地方是谈不上社区的。第二个要素是组织(Organization),也就是说,这些一定数量的人口必须…  相似文献   

14.
黄鹏程 《社会学》2004,(1):5-12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是开展社区服务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社区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社区服务怎样才能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一直为各界所关心。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马场街进行了调查,通过关注社区服务的过程与内容,了解作为单位行动的社区  相似文献   

15.
1月20日,广州市越秀区首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越秀区北京街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社工,为辖区内的9个社区上万户居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4):25-26
2010年8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及5个配套实施方案,要求每条街道至少建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成为首个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街道。联和街道社区环境复杂,兼有现代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原始村落等社区形态,并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社区需求多元,属于典型的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结合部。  相似文献   

17.
周二下午,一帮老人集聚在荔城街和平路龟峰里的长石凳边谈笑风生、欢快歌唱。65岁的袁玉梅是领唱者,周围的老人们随着她抑扬顿挫的歌声打起了拍子。原来,这是广东省增城市乐众中心社工针对社区内年龄、健康状况不同的老人,牵线组织老人成立的“巷言巷语”社区老友记支持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新型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文化基本单元。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参与"、"互动"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不同学科对比研究法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法,以厦门市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为例,探讨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本地人口社区核心在于提升公共设施与空间的需求供给,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构筑互动平台。外来人口社区因人群异质性与流动性特征,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均等化设施服务,构筑社企共建互动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在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温暖的社区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区教育在我国逐步兴起,对各地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开展社区教育与社区工作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虽然社区是一个外来概念,社区工作也有相应含义,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类似社区的基层组织工作的历史,从宋代的保甲制度到现代的村委会和街委会部是属于社区工作.我国目前的社区工作主要是社区服务,是在人民政府的资助和指导下开展社区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社区的概念越来越多使用,社区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有许多新的任务和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化,使原有社区工作的机制和方式遇到挑战和冲击,如何使社区工作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这就需要社区教育的协助.本文试就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与社区教育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未来人口结构要求我国大多数老年人要在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方式和这一养老方式下的文化建设是对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