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年前,笔者在深圳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先后服务过低保家庭、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后又做过社区和驻校同工的督导工作,在实务工作中,很多同工特别是新同工,常常会对个案辅导有莫名的担忧,怕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建立不好,怕自己经验浅薄不能给予很好的辅导,  相似文献   

2.
由在香港做督导,再到广州、深圳、东莞及山东、四川做督导,然后回到香港,就会有很多同行问我:比较香港及内地两地的社工及学生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3.
我从2008年开始参与深圳一线社工及督导助理的督导工作,2012年又在广州市番禺区担任社区中心督导及深圳社工机构的顾问工作.通过多年来的督导和培训工作,我观察到一线社工一般都对社工专业的介入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在活动和小组方面运用得比较有信心.但是在个案工作方面,同工的困扰和担心则相对较多,这同时也是一线社工在接受督导期间比较关注并想要多学的领域.现将一些同工常常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为同事做了两整天的个案督导,带着一脑子的个案、同事的疑问,拉着旅行箱回酒店,一路上跟一同回去的小主任闲聊。这位小主任似乎对刚才督导过程中其中一位同事的想法有点意见。刚才督导总结时,有一位离开团队较长一段时间刚回来的同事说:“我们接触的个案日渐复杂,如果我们处理个案的能力不再提升,就跟不上服务的需要。”小主任认为同事说这些话是因为他不太了解团队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2008年,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创刊《深圳社工》通讯,我不揣浅陋为之序,题为《我们是新来者》。作为新来者,我建议深圳同工们以谦恭的态度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引入香港督导。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以来,香港同行在深圳社工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扶作用,而“深圳计划”就是香港督导对深圳社工发展事业所作巨大贡献的生动写照。“香港督导”,深圳社工的一张最闪亮的名片时间回到4年前,2008年3月,作为全国首批发展社会工作的试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社工视角看灾区的实质服务、情绪支持和信息传递 从实质服务来讲,灾民吃的、睡的、卫生防疫、复课等服务都比较好。尤其是吃的东西非常丰富,方便面种类也非常多。灾民很实在地说,在这里能吃到水果,平时在家,香蕉、牛奶都是买给小孩子吃的。绵阳市的学校放假了,老师就去做志愿者,去帐篷学校上课,开一些心理辅导课。  相似文献   

8.
之前跟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社工督导的各种功能,告诉大家督导可以怎么做。现在想跟大家说一说“那些督导不要做的事”。这对建立督导自身的能力、督导关系与团队工作绩效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晋升督导的初期,正是摸索自己的角色、与单位及同事关系的转型阶段,如果可以避免常见的“地雷”,将能为自己带领团队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5·12拉杂     
在2009年的5·12一周年前,我想出书跟同工分享灾区工作经验,但因自己病后康复需要休养,只出了一篇小文章,草拟好的大纲及一些初稿都封存在计算机里。在2010年的5·12两周年前,心想已经有不少5·12的社会工作文章可供大家参考,倒不如出一本灾区前线工作相册,让大家更感性地亲眼去见证人和大自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东莞市民政局获悉,东莞将以督导小组的形式,聘请相应数量的香港督导作为东莞社工机构的顾问,对一线的社工进行“传、帮、带”。据了解,过去几年,香港督导在东莞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他们对相对年轻的一线社工进行传、帮、带,为东莞构建起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工出席一个检视社会工作发展的研讨会回来,跟我分享会议内容时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还有点生气地说:会上一些“老师”提出,见到我们的社工只会带游戏,好像说我们的社工就只会陪人玩,未能做到更深层的社工介入,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因为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看到一位乳癌病友破损的伤口,接连几个晚上都在梦中惊醒。事后几天我才尝试跟同事提起,同事们有的陪我回家住,有的为我做面谈辅导,使我惊恐焦虑的情绪缓解了不兜但大家还是担心那件事对我的负面影响会持续,便告诉了督导。  相似文献   

13.
转眼在深圳做督导已经一年多了。经过一年的探索,我想在这里做一个整理,与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深圳社工今后“要做”和“不要做”的。要主动——主动问、主动学、主动出、主动做这次中央有政策,深圳也付出很多的资本从香港聘请督导来协助培训社工及本土督导,而我也相信,每天风尘仆仆到深圳的香港督导们都是准备好倾囊相授的。  相似文献   

14.
爸爸没上过大学。他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严重受伤,回到布法罗市,结婚,养家。和很多邻居一样,他做两份工作。白天在环卫部门上班,回家吃过晚饭,休息一会儿,便开车出去送报纸。周末,他会跟退伍军人协会的伙计聊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督导的专业功能或者说教育功能是协助社工在实践的道路上,逐渐提高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各方面能力;在社工工作受挫时,能够提供专业咨询,共同探讨解决之道;在必要的时候,将难度较高的个案转介给督导,以有效协助解决案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手套章鱼     
翠翠 《当代老年》2007,(6):41-41
退休之后,闲来无事,就跟几个老姐妹学习针线活,制作一些布娃娃、小动物和小饰品,不仅锻炼了我的思维,更是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几个老姐妹都笑着说,我们要开一个“老小孩”手工制作坊,说不定还能赚钱呢。如果老年朋友有兴趣,就先跟着我来做个小手套章鱼吧.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老人服务中几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社工A问:我是一名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的祉工,在工作中我和一些同工对老人服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仍感到困惑,即:社工在老人服务中可以承担什么角色?社工对于健康老人的服务应该有怎样的基本认识?社工如何开展老人服务方案?希望督导老师能与我们分享。  相似文献   

18.
我和老伴退休后回到乡下老家居住了几年,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做了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对此,一位村干部感慨地说:"你们两老是退休老人中最明理的。"村干部的话让我很纳闷:"难道还有不明理的退休老人?"见我一时无话,这位村干部就跟我唠叨开了:说哪个退休干部舍不得一分二厘菜土,让组上的公路  相似文献   

19.
上个月,我的一位同事与我分享了为某市一家新成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做的一个服务评估报告结果。其中提到“引入香港专业社工督导”特别引起我的兴趣。我征询了同事的认可,借用他的研究材料,在这里和大家看看机构引入的督导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社会福利界的接触和交流都愈越频密和活跃。这是双方都比以前更主动和开放的结果。随着香港回归,香港将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两地的关系只会更加密切,彼此更息息相关。 这两、三年间,透过日常与同工的接触,我见到同工之间存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课题,就是本地团体如何协助推动内地的社会福利发展。事实上,有一些机构及同工已开始将这个意愿转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