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媛  肖煜  张秀芹 《城市》2010,(1):44-47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在公约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彭德馨 《老年人》2008,(4):37-37
湘昆,因发祥于桂阳县,史称“桂阳昆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入了“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古老而优秀的艺术剧种开始为世界瞩目。2006年,国务院又将昆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虽然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先后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绝大多数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术语的接受,还是在2005年11月。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消息传来,几乎是举国震惊,一场关于“保卫端午”乃至“保卫中华文化”的论争在以网络为主的各种媒体上吵开了。尽管那时许多人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寿斌杰 《职业》2016,(18):40-41
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以及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使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大课题。浙江省宁海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本文就中职学校“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必须从培养继承人入手。中等职业学校顺应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不仅是中职学校本身专业细分和服务社会的需要,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相似文献   

5.
“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非遗”保护名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深受中老年观众喜爱的一些地方戏剧.更是境况堪忧。  相似文献   

6.
刘泳晔 《老年世界》2014,(17):27-27
前不久,当我把一摞父亲的新著《烽火年轮》抱回村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纷纷来我家索书,异口同声地夸赞我“有眼力”、“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我的父母均已年近八旬。二老一生坎坷,阅人无数,历事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份无价的瑰宝,极具“收藏价值”和“传承价值”。面对日渐衰老的二老,如何“抢先抓早”,在二老有生之年,将其一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出来,形成文字,传诸后世,流传社会,成为我家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北京农展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现场.与盛锡福传承人亲切交谈皮帽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更深层次的理解确实少之又少。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类别出发,阐述了它的特点,并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物质文化古迹,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数典不忘祖”,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在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保护非物质遗产,也许是“挽住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最后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5,(1)
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西90后女孩王子月发明的“磁性剪纸”,曾荣获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新金点子奖”,并进入了奥运会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纪念品行列,使这项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凭此创意,这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90后女孩身价倍增,成了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1.
王丽 《职业》2015,(1):9-11
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90后女孩王子月的一项发明,使这项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她发明的“磁性剪纸”,曾荣获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新金点子奖”,并进入了奥运会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纪念品行列。凭此创意,这位大学毕业不久的90后女孩,竟成为身价倍增的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2.
李烨  李跃 《城市》2021,(5):61-7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关联性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更佳.笔者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的动力机制进行阐释,对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和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价...  相似文献   

13.
“负薪不惜流盐汗,卸磨何妨食草根。”对于毛驴,秦玉峰有太多的话要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他和毛驴打了一辈子交道,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首席驴倌”。  相似文献   

14.
相较于文字,影像更具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特点,和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优势,本文以宁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骨木镶嵌”为例,探索发挥影像记录的优势,推动地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进而本人针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应取得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后总结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①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②加强教育,提高认识;③建立科学的保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全面构建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幸福乡村战略的背景下,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明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略。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展示民族魅力,体现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公民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或者说引用到旅游业中,一方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更多的民众通过旅游了解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这一举措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旷远,奔放的原生态音乐“花儿”,尽显着西北高原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特色。甘肃花儿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儿”,在莲花山,感受粗犷高亢,曲调舒缓的花儿,在美景和山歌中陶醉,自是非同一般的旅行感受。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由此带来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过度物质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尤其是它作为精神、观念、文化的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精神生产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我们不仅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中重视物质生产,而且也要重视精神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精神生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将非物质遗产引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