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杨金梅 《职业》2001,(3):18
任何职业岗位都包含着两类不同的工作性质,即“生产性”和“创造性”。职业岗位的“生产性”工作是指依规定的程序、方法完成岗位的职责任务;职业岗位的“创造性”工作是指通过个体的努力去发现和开发新的有效的方法去工作,使工作在“量”或“质”上有很大的提高,或产生飞跃。在计划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一般只是进行“生产性”的工作就能够适应岗位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岗位要求人们不断“创造性”地工作以适应其所面临的深刻的社会职业变化。 创新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所必备之工具。“工欲善其事,…  相似文献   

2.
贾天 《当代老年》2007,(10):33-33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他60大寿之际,曾对记者发过这么一通感慨:“我讨厌60岁,不过这是真实的。在我从政的大多数时间,我总是我所在岗位上最年轻的人。但突然有一天,我幡然省悟,原来我是所有办公室里最老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康樱子 《职业》2016,(24):12-13
2004年至今,尹贺伟已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站了12年。他曾开玩笑地说:“作为一名年轻的‘老’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我对这份工作已经上瘾了,我要在这个岗位上一站到底,用铁骨柔情铸‘最美’师魂。”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走出校门后能够很快地与岗位对接。文章根据当前企业用人情况,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推进实践教学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民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大量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公益性工作,在我国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虽然有多种因素推动民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但科学的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却是最基础的工作。《指导意见》就是在不断探索民政事业单位多年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人事管理制度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进而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民政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主编寄语     
本期的特别观察讨论“网络社会”问题,编好之后与几个年轻朋友谈体会,突然觉得“网络”是不是能称得上“社会”其实颇值得一问。“社会”要义之最核心的一条,是指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个社会是牢固稳定,还是松散动荡,所区别的主要就是这种依存关系的粘度和强度。互联网是什么?想上就上,想下就下,谈得来就热聊,谈不来就断线,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相互依存关系,这能算得上是“社会”吗?有一个命题叫“社会是网”,我理解;但若反过来说“网是社会”,尤其是把这个“网”定义为互联网,那可能就有问题了,此…  相似文献   

7.
牛婕 《现代妇女》2014,(7):22-23
在屡屡爆出丑闻的“火箭官员”饱受公众质疑之时,武汉大学“最年轻教授”邓鹤翔却用真才实学赢得了广泛的肯定与支持。为什么同样是以年轻人为主体,公众对于两种现象的反响却是截然相反的呢?笔者承认,由“仇官”情绪引发的妒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出现上述反差态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公众并不是非理性地将质疑锁定在所有年轻人身上.大家真正质疑的是选聘过程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是否遵守了应有的相关程序。本文试图以罗尔斯《正义论》中的程序正义为立足点,对公众在“火箭官员”与“最年轻教授”事件中折射出的妒忌心理与正义感展开分析论述.并力求能够得出针对社会正义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相关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8.
年轻“宅男”的生活 小王是一名典型的80后,职校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某大型超市理货员岗位,但一年前突然辞职。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岗位是社会工作服务的载体,是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岗“才有“为”,岗位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探索的收获总是令人欣喜的。早在2006年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民政部就提出要率先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等领域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2008年,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原则上民政事业单位应以社会工作岗位作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相似文献   

10.
宗明建 《职业时空》2008,4(8):100-10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行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就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正是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学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08,(2):55-55
上世纪末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不少公司鼓励老年员工提前退休,以便腾出岗位招收年轻员工进而提高效率。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逐渐出现逆转,老年人开始成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宠”。  相似文献   

12.
世上最小的“主任”官衔,恐怕班主任算是其一了。然而,在清远市技校年轻教师许红军看来,班主任“官”虽小,从事的却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千秋桃李伟业,“小官”岗位亦大有可为。许红军今年28岁,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来,他以其育才的热忱、待人的真诚和管理的匠心,...  相似文献   

13.
冯为远 《职业》2014,(6):9-9
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2012年,广东率先提出“校企双制”办学制度。“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院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学院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天津开发区泰达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家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民办非营利机构。机构秉持“专业服务助推社会进步,助人自助共创社会和谐”的理念,通过“政府购买岗位服务”、“项目委托”等方式,针对各类有需要的人群开展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改善和提升其社会功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郭韦伶  李黄珍 《职业》2011,(22):32-34
如果你是最优秀的人才,那么在盛大,你拿的一定就是整个行业同类岗位中最高的工资对这个年轻群体而言,除了给予他们足够的薪酬之外,还要考虑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人口老龄化振动”,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就是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既是个人和家庭的头等大事,更是政府和社会的首要职责。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地区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条件不同,解决这个问题都各有各的高招。欧洲比我国提前100多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最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旅游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红 《职业时空》2005,(18):54-55
近年来,我国旅游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迅猛,2004年全国旅游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毕业生人数等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居于低层次,在办学条件、投资水平、生源质量、社会认可、院校声誉等方面与其他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因此,高职旅游院校必须淡化学科性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按照社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特色赢得市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满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随着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入,企业将享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这意味着就业和再就业将更多地是依靠劳动者自身的素质。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职工失业、下岗...  相似文献   

20.
戴律国 《社会学》2004,(3):61-64,F003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无不围绕人的自我实现而进行着,脱离“以人为本”,就发展而发展,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一事无成。而人的自我实现首要的是就业,这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前提。有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