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字     
《中国社会导刊》2010,(21):10-10
44% 因生源质量非常优秀,北大在北京大幅扩招,扩招比例约为44%。其中,理科计划数155人,实际录取232人,提档线为655分,高居各高校之首;文科计划数101人,实际录取136人,提档线为632分。  相似文献   

2.
陈冠中胆子大。他承认.“直到最近.互联网对我还是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我根本不懂。”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13,(9):62-62
不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的专家,都承认:吃不一定会提高性技巧,但肯定会起到助“性”的作用。一大块牛排再加上甜点是情人们心目中典型的浪漫晚餐,但这道晚餐看上去很诱人,吃完后却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对助“性”无任何益处。  相似文献   

4.
数字     
44%——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5.
非常数字     
八成 ——在广州某知名学生网站上,有中学生发帖呼吁广大中学生暑假“戒颓”,100名学生跟帖回复,其中82名表示自己暑假比较颓废,26%承认自己沉迷于网络,包括聊天和游戏,21%承认自己将多数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而睡觉则有18%,泡吧有11%。  相似文献   

6.
李占杰 《现代妇女》2014,(10):255-257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均视婚外情为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然而,如此观念并非金科玉律。事实上,婚外情触及当事人、配偶、家庭其他成员与社会等方方面面,其中无论对哪一个方面,既有有利的情形,也有有害的情形。只是综合比较,利远远小于害而已。承认有利,并不等于附和与鼓励他(她)人婚外情;承认有害,也不等于视婚外情为一无是处;而承认“利远远小于害”,才是还婚外情本来面目,才是对婚外情利害成份所做出的客观中肯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7.
爱尚视点     
《现代妇女》2010,(4):7-9
“性反革命”的开始 在2008年新浪网联合多家平面媒体的调查中,有51%的男性同时有过两个以上的性伴侣。有60.8%的男性受访者表示“经历过或渴望婚外恋”。与此相对应的是,46.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怀疑或曾经怀疑配偶发生婚外恋”。56%的女性对于男人的外遇很困惑,不知道是应该宁为玉碎,还是委曲求全。  相似文献   

8.
零点调查公司一项针对我国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66.6%的人自我报告是随意吐痰者,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随便吐痰的不良习惯。而且他们更多的是男性。男性中的“吐痰者”与“非吐痰者”之比为39.8∶24.2,而女性中的这个比例则为26.3∶38。  而我们一直以为农村人比城里人更爱吐痰的结论没有得到印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中承认自己是吐痰者的比例并没有太大区别。农村居民中的“吐痰者”与“非吐痰者”之比为33.6∶25.3,而市民中的这个比例则为32.5∶30.7。   年龄不同和文化水平不同的人中,承认自己是吐痰者的…  相似文献   

9.
10月份以来,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加快,当月煤矿事故起数比上月回升26.1%,死亡人数上升44.4%,国家安监总局负责人承认,“目前煤矿事故出现回潮和反复”。矿难回潮引起社会极大关注。11月10日,新华社一天之内就此连续播发三篇分析性报道,为过去所罕见。报道指出,矿难回潮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心慈心软”,企业麻痹大意;阶段性原因是粗放型增长,致矿难与GDP同增;根本原因是安全基础极为薄弱。报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截止到去年9月1日,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我们不知道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是否准确;也不知道在2006年如约而至之后,又有多少大学生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归宿?我们知道的是,在全国所有的大学都不断扩招的今天,有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再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它也无从保证能为你觅得一个饭碗。就业,成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中一个不可言说的痛。  相似文献   

11.
杨生文 《职业》2013,(22):28-31
胡瑞文语录: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转型。现在不是大学生要不要当“蓝领”,而是大学生如何当好“蓝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和文化均讲“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何为“名”还是很有讲究的,帝王世系中的“正名”主要讲的是“合法性”问题,就是无论哪个帝王都得经得起这样的询问,你的出身背景是否够硬?获得权力的资格到底从何而来?比如古代帝王要想说服人承认自己获得帝位从来都是合法的,就要借助一些非常规手段,包括一些符号的运用。明显的例子是“孔子”形象的被挪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一个国家越发达,其城市化水平越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到1996年末,我国已有大小城市666个,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1个,100到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23个,50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44个,20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59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93人,按城市人口计算,城市化水平达到1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还是落后的,就城市化而言,“化”的质与量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联合“搜狐健康”进行的样本量超过2500人的调查中,七成以上的人承认自己在为养老发愁,其中,40岁以下的占75%(2008年7月8日《生命时报》)。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一个女人将以下的一切集于一身:显赫的出身,美貌,身价不菲的财富,美满的婚姻,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子,还有三毛式的浪漫和传奇精神。她曾经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穿越过南极那被称为“死亡之地”的西风带——你会想到什么。 是承认她的命好,还是相信她后天的努力。如果承认命运的话,那么世上所有的成功和失败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天注定,可是,走近王秋扬,我最想探索的是那些除“命好”以外的原因,是什么促使她成为人们眼中的上帝的宠JL?  相似文献   

16.
把握住成功的8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耐基曾断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的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人虽然普遍重视人际关系对人生与事业的重要作用,但能够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者却只有一少部分人。美国人际关系学家金普琳先生将社交中征服人心的奥秘概括为容纳、承认、重视三大公式,金先生的“三大公式”和中国先哲们推崇的“容人术”不谋而合。“海纳百川能容乃大”,一个善于交际者必有高人一筹的容人之术。善于容纳不完善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乐于与自己在性格、志趣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人交往,于是便有意或无意地冷落…  相似文献   

17.
由高校扩招引起的“普高热”,以城市为中心,强烈辐射广大城乡。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想在初中毕业后继续上高中,以便将来能上大学。受“普高热”的影响,我省技校招生人数连续3年徘徊不前,许多技校招生宣传费激增,而招收的学生却连年减少...  相似文献   

18.
央视“对话”栏目邀请在雪灾中救助44名乘客的农民刘桂吉和受助者一起参与节目,结果被救助的44人无一响应。编导随即发表了《农民雪灾中救助44乘客无人感恩》的博客文章,怒斥被救者不懂感恩,而是寻找种种不到场的借口。  相似文献   

19.
国洪涛 《职业》2011,(30):82-82
在技工类院校“差生”“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教学秩序的干扰作用以及叛逆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必须寻找有效的手段教育转化他们。首先得承认客观条件决定一些学生的“差”是暂时改变不了的,而有些学生的“差”是可以转变的。学生的“差”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水平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等几个方面。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所在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教育,这里着重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曹林 《老年世界》2008,(6):26-27
从“红包有理论”到“医生弱势论”,看惯了医生群体为自身利益辩护的新闻,可辩护归辩护,但大多都承认了这样一个基本现实: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确实让国人不堪重负,中国人看病确实偏贵——可如今竟有人连这都不承认了,广州市政协委员、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走遍全世界,中国看病最不贵”。他认为看病贵感觉主要源于价值观问题,看个感冒花100多元钱就觉得贵,是对生命和医疗技术的不尊重。修一个人一百多觉得贵,喝次茶花上百、换个汽车零件要几千却没人觉得贵。(《新快报》2月19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