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这些年来,社会阶层有固化的倾向,赢者通吃、弱者无助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阶层与群体间也存在一些疏离隔阂,这是一个很值得警惕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反映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描述并分析中国人是否卷入民事纠纷并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的决定因素。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属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对民事纠纷如何反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统治精英相对来说更少依赖政府渠道而更多诉诸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中下层社会阶层成员更多地信赖政府渠道,把日常纠纷诉诸政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产阶级更多地利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此外,教育也是决定人们如何对民事纠纷采取行动的重要因素: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少把问题诉诸政府渠道而更多地把纠纷诉诸法律途径。基于这些经验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化的法律涵义,并认为对中产阶级兴起的法治意义应当抱谨慎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傅炯 《社会学》2005,(2):7-10,6
中国当代社会的细分方法有“五大社会经济等级”或“十大社会阶层”等。我们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消费者的细分,用它们区分出来的消费群有的只有量的区别,缺乏质的差异,在进一步研究时,会出现边界模糊、性质交叉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姜官颖 《职业时空》2012,(9):171-172,184
通过典型示范和引领激励,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针对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背景,研究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先进典型激励作用,对于提高公安现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第一、二、三期数据显示,女性社会地位的进步程度不一致,教育地位和政治地位与男性的差距逐渐缩小,家庭地位上升也较为明显,但是经济地位与男性差距扩大了。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因素不是影响女性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社会阶层结构的日益分化使得社会中、下层女性的社会地位更加弱势化,从而造成了她们经济地位的下降,甚至政治地位和教育地位也难有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价和使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理解当前女性社会地位不一致以及推进我国妇女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是近年来政治研究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研究领域,政治参与也产生了有关中国政治研究较多的经验文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他们的政治诉求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研究这个阶层的政治参与,客观分析他们的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影响因素.是采取理性的措施引导其合法有效地表达其利益诉求的前提,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综述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东莞新的社会阶层的经验数据,探讨了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现状。研究发现,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是其自身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8.
国内白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人们所耳闻目睹的,白领阶层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白领”作为一个新阶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概念。到底是哪部分人是所谓的白领?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白领阶层对社会有何作用?我国学界从各个方面对白领阶层已经有所研究,本文拟就国内学界以白领阶层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社会结构的分化时,最常见的是根据货币收入分配的差异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他形式的资源差异也往往被转换成货币收入。事实上,收入分配仅仅是了解社会结构分化的一个指标。现在,已经逐渐产生了其他形式上更为激烈、速度上更为迅猛的社会分化的机制,通过资产增值来积累财富就是这样一个潜在的机制。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可以将房价上涨当做一个中介过程,来讨论新的财富积累形式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学研究恢复的30年里,"社会分层研究"是成果最多和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此期间,根据不同的时代因素,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社会结构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新阶层的出现为创造和谐社会带来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矛盾和冲突。研究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带来的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也带动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迄今为止,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还没有完成,还在持续进行,而且有可能会发生更大的趋势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也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合理的政策做前提条件,因为政策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抑制盲目流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的户籍制度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各种不平等政策,对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造成严重制约。对此,要突破现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通过改革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进得来”、“干得爽”、“留得住”、“活得好”。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不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和不容否认的客观社会现象,社会分层是社会学功能论流派的分析性概念,社会分层承认社会客观存在差别和不平等,社会分层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合作性运作和社会的有机团结,推动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在笔者看来,社会分层、社会阶层更多的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社会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家茶座》2003,(4):155-156
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认为,如果社会结构不能调入良性轨道,中国有可能栽倒在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泥潭中,长久无法自拔。培育中间阶层既是经济健康发  相似文献   

15.
非常声音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日本作家、社会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一书中描述的“下流社会”的特征体现在中国“穷忙族”身上,他们“在工作却入不敷出,甚至沦落到贫穷线以下”,长时间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很多人在现实的无情挤压下只得向下沉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是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我国 2 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使原来僵硬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 ,人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迅速变化。在这一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 ,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力量的中间阶层的悄然崛起 ,正日渐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中间阶层作为我国新兴的阶层 ,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相对独特的社会要求 ,因而是影响社会结构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构成和社会特性中间阶层介于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 ,其划分的标准主要…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关系概念,包括城乡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阶层关系和谐实质上就是阶层结构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实现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结构性支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转型中的中国电影:制度与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制度建立在制度的构建者对电影是什么的判断基础上,特别是,当电影还没有作为应当经由市场来进行安排的时候更是如此,因而,中国电影制度,包括电影行业(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相关服务)准入制度、电影产品(摄制、公映)准入制度的形成和改变,都源自于执政者对于电影的认知。实际上,直到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社会阶层与角色,都会对电影有不同认识,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电影制度。而中国电影制度的复杂性,恰恰源于人们对于电影认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陈占江 《社会学》2007,(4):13-20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有着互相型构和消解的关系。在中国160余年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差序格局一直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和作用。差序格局之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阶层的和谐构建和现代法治进程的顺利推进都有着较大的消极影响。同时,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也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日,中国似乎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开征燃油税这项重大改革。但真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吗?燃油税改制背后的各方利益的搏弈,也会如此平静吗?燃油税改制强烈地牵动着许多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割,这一切都不可能“西线无战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