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后,为支持灾区重建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008年在绵竹市汉旺镇建立了汉旺社工站,主要针对灾区的残障人士、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各项社工服务,链接外部资源推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能力与质量的提高,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管理能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推动灾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四川社工站(原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是由2008年6月24日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板房区成立的广州社工站发展而来,至今已经扎根灾区四年多.当时,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社工站主要在资源链接、心理抚慰、妇女生计能力建设、羌藏刺绣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灾区紧急救援向社区恢复重建过渡,社工站开始回应社区中的生计、文化、社会关系重建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社工长期与社区民众同行,分别在映秀张家坪村发育了"映秀母亲"客栈小组和草坡乡金波村的民宿小组,以推动社区关系的重建和可持续生计发展.本文将着重以金波村民宿项目为案例,介绍绿耕在灾后社区生计重建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深圳社工是甘肃灾区唯一一支社工服务队,也是一支颇有特色的社工服务队——他们带着深圳市慈善会的社会资源.在陇南灾区寻找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同时在需要时介入社会工作服务。虽然到2009年11月,深圳慈善社工已完成使命从灾区撤回.但他们积累的救灾经验是独特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南都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织专家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情况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试点工程“建设项目,首批从灾区起步,计划用2~3年的时间建设政府支持、专业教育介入、社会资源助力、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工式服民务组织。中国社工协会最终确定5家民办社工机构作为试点:安县红十字社工服务中心、资阳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都江堰市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县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邑县巴地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试点项目得到了南都基金会的支持,每家机构获得20万元资助。在此,我们选取了安县红十字社工服务中心——第一家在灾区获得正式注册的社工机构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深圳社工文县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成立于2008年6月中旬,当时抗震救灾正处于第二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资源协调、赈灾救助等。深圳将国际先进的社工理念和探索带入深圳对口支援的甘肃陇南灾区的救援工作中,吸取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事件的教训,首创了“前线社工站,后方慈善会,互助合作,资源整合,同时寻找社工专业介入的契机”的救灾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担心:社工在地震灾区能坚持多久?没有政策、没有资源、没有救灾经验,有的甚至连“身份”都没有,仅凭着专业精神,社工们能在灾区呆下去吗?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民间社工篇里.我们选取了仍然坚守灾区的”儿童友好家园”、青红社工站、剑南社工站、鹤童社工站、国际小母牛、众益华龄,还有未在版面上出现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委员会在北川、安县等地设立的7个儿童希望社工站,“香港无国界社工”擂鼓社工站,台湾慈济协会什邡社工站,以及不标明白己是社工机构但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参与灾后重建的众多NGO,比如去年我们关注过的NGO备灾中心、陕西妇女研究会等。他们,是灾后社会重建和精神重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高校学习社工的学生都想到灾区去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伤心、无助的灾民,特别是学校里的孩子。在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大四毕业生漆光鸿发起“北斗计划”,倡议组建社工队伍去汶川,在四川成都,以成都市光华军干所职工晋国栋为代表的川籍社工主动要求组团队去一线救灾……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在校的学生没能去灾区一展身手。但暑假即将来临,灾后重建依旧困难重重,我们是以组织的名义出面组织放了假的热血青年去灾区,还是让学生自发地去灾区?这是一个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特别刊发9·21地震后,台湾组织义工参与学校辅导工作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四川省民政厅在5·12地震重灾区北川设立了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北川社会工作站,主要针对灾区群众开展情绪疏导、能力拓展、资源协调方面的工作。我们5名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志愿者,成为了这个工作站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社工服务团撤离灾区之际,都江堰市成立了四川省县级市第一家社工协会,建立了由副市长牵头,民政局组织协调,社工协会具体承办,若干社会工作者为成员、若干志愿者为辅助的社会工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13):32-33
成都“心家园·社工”团队成立于2008年9月,由四川灾区志愿者但小莉、张小红、罗钊、尹立、李荣明等人组建。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以心为本、关爱生命、服务社会”;工作模式是“学校一家庭一社区”和“心理援助+社工服务”。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进行协同运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和谐、社区文明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与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心家家园”。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依托专业资源创办民办社工机构”。随后,高校社工院系举办社工机构在上海、广州、深圳、江西等地多有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3.
资讯     
首批灾区社会工作站成立,南宁首次招聘专职青少年社工,张家港为138名社工上岗充电,无锡拟2020年初步建立特色社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内地民间社工机构纷纷成立,它们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个不客忽视的事实是,这些闪兴民间社工机构的力量十分弱小,自身资源比较有限,其筹资、管理以及项目运作等能力也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5.
外界对社工机构中的理事会一直都有疑惑:它到底是什么机构?它与企业中的董事会有何区别?即便在社工机构内部,多数机构的理事会也存在权责不清甚至掣肘现象,理事们要么徒有虚名,只是应机构要求每年开一两次会议,平时对机构发展不闻不问,没有真正做到“理事”;要么大权独揽,过分插手机构事务,决策、执行两不分,凡事都“理”,甚至有的机构法人代表、理事长、总干事等职务由一人全任。理事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决策机构,到底应该理什么事、怎么理事,这既关乎社工机构的自身发展,也影响着社工机构的外在形象。本期专栏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理事会是由对一个组织负有监管责任的一群人组成的,通常可以通过选举、推荐、邀约的方式产生,它是社工机构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理事会的职责可以按照范畴不同分为对内职责和对外职责,对内职责主要是组织制定机构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制度,并确保上述内容得到很好的落实,监管机构的各项运作,尤其是财务运作;对外职责主要是负责维护机构形象,拓宽机构的社会网络,帮助机构筹资,提高机构公信力等。理事会的建设既是完善社工机构内部监管的机制,也是推进社工机构与外界社会紧密相联的资源管道。  相似文献   

16.
最近和不少社工机构总干事或项目负责人讨论服务发展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社工人员的高流动率、社工人才难寻以致阻碍机构发展的状况发出慨叹.而他们同时也看到,不少社工机构及不同地方的社会工作协会等每年投入大量资源去开设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对新入职社工及在职社工开展培训活动,但这些培训好像对挽留人才、培养机构骨干人才从而推动机构发展及提升服务质量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很多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两工”联动机制不断创新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探索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义工队伍,是对社工、义工两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方式。其中,广东省继续发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优势,进行了较多的地方试验和机构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残联和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社会康复部的社工打电话到我们编辑部.说他们中心的社工要对伤残康复人士进行离院后的跟进。由于伤残康复人士广为分布,离院后的有些工作需要当地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跟进.她看到我们杂志的《5·12周年纪念刊》,想和各地社工站建立联系,以此构建灾区资源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地震后的灾区重建有三个阶段:“紧急救援、临时安置、重建家园。针对灾区重建的三个阶段,社工可以在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目睹者、小区居民以及救灾人员进行的悲伤辅导、压力管理、紧急安置等紧急服务。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有针对性地为受灾群众开展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社工A问: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社工,有什么好的方法参与到灾区支援工作中去,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最近云南鲁甸地震的发生,又一次牵动国人的心,各种爱心力量也不断涌入灾区。这名社工的问题问得很好,如何做好充分准备理性地介入灾区行动,不给灾区添堵添乱,发挥社工应有的作用,的确是应该提前想清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