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以后,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成为各地探索和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向。随后,国家关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各种政策和文件也陆续出台,特别是2000年,先是国办发[2000]19号文以国务院名义首次发布了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接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趋势和提高机构照顾的质量,2005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利企事业管理所开展了“社会福利机构社工派遣项目”,向11l家养老机构派遣社工提供专业服务。此后,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一股大建豪华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的风气在全国不少地区蔓延:一方面是不少生活危困、急需享受社会福利的老年人排队等候进入为数不多的公办养老机构,一方面却是一些地方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来建设豪华养老机构。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业内人士的反对。  相似文献   

4.
匡尧 《社会学》2003,(3):32-34
养老机构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事业的兴旺发达,将给广大有住养需求的老年人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事业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理念基础、制度设置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养老层面,在延续千年的传统的家庭和宗族养老方式基础上,社会养老方面也吸纳借鉴了很多来自西方的当时较为先进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设置,开始了养老保障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4,(17):22-22
在近日揭晓的“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评选结果中,天津市《关于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虚拟养老院)试点工作的意见》榜上有名。记者从天津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天津市已有14家养老机构向社区开展延伸服务,1800余名老年人受益。未来三年,天津市还将再扶持30家养老机构向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民办养老机构都有所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养老形式由于其自负盈亏、自行管理的特点而衍生出了许多新的状况:资金紧张,机构内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与民办养老机构关系不明等。本文通过对晋中市榆次区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机构内部、社会成员以及政府三个层面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机构养老的概念及分类、老人对机构养老需求、绩效评价和满意度分析三个方面对机构养老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可以为机构养老应用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上海社会养老机构供给不充分,总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市场配置机构养老资源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外近年来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的特点非常显著,养老机构产业化趋势日盛,机构的服务层次多元、服务内容专业,与之配套的养老需求评估和补贴制度完善.未来上海应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在机构养老领域的职能边界,转变政府履职方式;推动养老机构服务市场化纵深发展,形成适度规模、产业多元、互相渗入的机构养老业态.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进程,1999年民政部发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这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亟待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建议加大“五个力度”。  相似文献   

12.
《老龄问题研究》2007,(6):19-26
为了建立多元化、可选择、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着重改革和完善浦东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估机制,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浦东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本次养老服务受众满意度调查。调查实施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承担。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9月10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率团赴意大利和美国考察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间,考察团一行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Mary Jo Bane教授及在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中美两国在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政府和家庭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定位等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全面探讨。窦玉沛受Mary Jo Bane院长的邀请在该学院就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专题演讲,并与与会学者进行了现场互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有了可观的增长。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民办养老机构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发展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即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机构养老的需求日益强烈。  相似文献   

15.
梁盼 《当代老年》2014,(5):30-31
养老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事情,而养老机构的出现便是养老进入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标志。中国古代虽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养老机构也创立的相当早。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11月28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州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9064”的目标。为了实现9064目标,广州市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出台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用地规划,完善养老机构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公办养老机构床位轮候制度,加快培养养老护理员。特别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市第二老人院和各区(县级市)养老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当前中国从国家角度解决养老问题和分散个人养老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已经逐渐在中国形成规模。据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共有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养老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虽然中国机构养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对居家养老效果有限,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机构养老仍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养老成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家庭养老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家庭或老人选择机构了养老,但机构养老的不发达和服务质量差这个社会现实使许多家庭和老人束手无策。机构养老在建国之初就出现了,但基于当时的条件养老机构所能容纳的人数和提供的服务是十分有限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包括养老的观念,机构养老成了很多老人的新选择。在这种新形势下,机构养老引入社会工作是积极的探索,社会工作秉持优势视角的理论,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和谐养老探索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冯晓丽Et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为配合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等在上海共同启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用型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现象的日趋严重,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已逐渐成为令社会担忧并且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难题。在国家养老服务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社会上应运而生出由社会团体及个人开办的社会养老机构。然而,一方面国家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又无法顺畅运作,甚至处于艰难维持的状态。既然社会迫切需要社会办养老机构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办养老机构又为什么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难以维持?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近期对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现状及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