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用麻烦你们搞卫生了。”老人笑着,重复这句话好几遍。 我们中心负责为100位孤寡老人提供全面服务,包含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和文娱康乐等。跟老人接触几次后,我发现,部分老人不太愿意接受社工提供的服务,他们一般会说“不麻烦你们了”、“我自己可以做”之类的话来拒绝社工的好意。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精神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2006,(2):6-10
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在2012年让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而此举的目的是要使广大残疾人能够尽快康复融入社会成为“四自”的“正常”人,当然这也包括精神残疾人在内。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在湘西的龙村进行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习内容之一是“家居康复服务”。在实习过程中,我对这种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人群为主要目标人群的新服务理念和手法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等有了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2006,(2):11-15
随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提出,以及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残疾人社区康复正在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对社区康复做了新的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街道(镇)残联是联系政府和残疾人的桥梁纽带,如何正确认识其在社区康复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扩大社区康复的覆盖面,提高社区康复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2,(21):18-19
尘肺病患者很多居住在农.村,因缺乏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很多尘肺病患者对尘肺病认识不是很全面,康复服务更是奢谈。作为社会工作者尤其是长期工作在农村的社会工作者,深刻意识到农村尘肺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是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部分。为此,经过多方争取,我们获得了“塘坝乡尘肺病社区康复项目”(以下简称“塘坝尘肺病项目”)机会。2010年6月7日,塘坝乡尘肺病项目社工进行了尘肺病患者现况及需求调查,并尝试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但走近尘肺病患者并与之建立专业关系是费了一番曲折的。  相似文献   

7.
(二)友情是康复的一味良药 我的康复治疗方案中有一味良药是“友情”。最近,我终于找到了这味“药”的理论依据:现代医学已经将“朋友”引入医学上的治疗方法,成为辅助治疗的一味良药。  相似文献   

8.
10月12日,河南省假肢中心成立同心社工工作站,主要服务人群为有肢体缺陷的残疾人,这是河南省残障康复领域首家社工组织。“就肢体残疾人康复而言,仅仅使残疾人从肢体康复,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问题,目前同心社有8名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社工师、助理社工师,他们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河南省肢体残障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河南省假肢中心主任张工部介绍。  相似文献   

9.
皮广洲 《职业》2010,(5):39-39
人的一生,无论职务高低、岗位变迁,每天都要与无数人打交道,但认真总结归纳,终其一生所接触的无外平以下“五种人”:一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二是自己的部下,三是自己的服务对象,四是自己的家人,五是自己。那么怎样才能与这“五种人”打好交道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经走进“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的“新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变化提速颠覆传统的新时代。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和转型期。任何企业任何单位都要实施观念突围解放思想服务转型,推进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升级,推进以我为中心的官僚文化向顾客导向的服务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11月25日~27日,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本届大会开创先河,第一次设立社会工作专题分会场——“姑息医学中的社会工作服务”,旨在通过学术探讨、经验分享及技能培训,推动姑息医学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这是在国内医学专业研讨会中首次专题研讨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闻樱 《当代老年》2007,(3):36-37
“爱从自己开始”,这是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的名字,这个标题就很打动我。有一句话说:“暖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爱护自己,爱人者,首先要懂得爱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2-22
吴强,平江路街道东园社区退管协理员,自2004年底至今担任社区退管协理员工作,他以“我工作、我快乐,我奉献”为服务理念,组建了一支退休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快乐团队”。具体做到“五个要”:  相似文献   

14.
这年春节,他特意开了一辆商务车回老家,车里装满了年货。年迈的母亲佯装生气地说:“买这么多东西,多花钱呀,还专门弄了一辆大车运!”“也不全是”,他一边忙着卸货,一边说,“这次走,我要把家里的书全拉回去,所以才开大车回来的。”  相似文献   

15.
想说方言     
方言是什么?方言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最后的一条纽带。一个人走南闯北,茫茫人海中,蓦地一句乡音断断续续地飘来,那么的熟悉、亲切,心头一热,几千里地之外的故乡一下子奔来眼底。我是河北人,但我在老家的时间太短了,一两岁和“文革”中有半年,就是我与老家的全部接触。尽管如此,我对河北仍相当有感情,“文革”中的半年让我粗浅地了解了一点北方的风土民俗,后来看《红旗谱》、《烈火金刚》这类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时觉得特别亲切。在其它场合碰到河北人,也要赶快凑上去认老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情结”。但我不会说老家话。记得…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何裕民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在这所学校任教.并先后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中医副教授、最年轻的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执着于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并将在未来社会大有可为。他说,这是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曾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等.人称“劳模教授”。为了验证和发展自己的观点,他曾创办上海民生中医药研究所、上海民生健康服务中心,在肿瘤中医治疗与康复、亚健康状态调整等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零毒化疗、整体抑瘤”的肿瘤治疗观,他甚至还给自己最新研制成功的一种中药抗肿瘤产品命名为“埃克信”。他说,他要做既有科学精神、又有民族情感的中医药探索者。  相似文献   

17.
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有生必有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不接受也要接受,不适应也要适应,为什么还要给丧亲者提供辅导?”面对此提问,我也曾思索一段时间,最后有了这样的答案:“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我们会为想要生育或怀孕者提供生育辅导,为老人提供长者辅导,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身、心、灵辅导,那么,为末期病患者及丧亲者提供善别辅导,何以为奇?”当然,这只是意气之言,更重要的是从工作及研究中看到它对于服务对象的意义。本文即介绍善别辅导员的工作、可能面对的挑战及处理的心得,供有志投身此工作的人参考,亦与已投身此工作的人共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2,(21):22-23
近年来,职业病现况越来越严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始关注职业病康复服务,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职业病康复服务中,努力为职业病患者/照顾者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5月10日,广东省首个专门针对残疾人的社工服务中心——顺德区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今后将作为顺德残疾人社工服务的“终端”对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指导,并提供社区服务、康复服务和长者服务三大范畴的个性化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里总会有很多时间让我做志愿服务。从校园的“爱心伞”服务到“春运火车站”服务,再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服务,我曾经服务过各类大大小小的活动,而其中一次有趣的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