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世界》2009,(16):36-37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在关注着老年人的网络生活,不断完善技术水平和服务手段,现在我们用“爸爸上网”(www.babasw.com)这个网站为例,通过网站自有培训资源,来学习上网基础。“爸爸上网”就是专门帮助中老年人学习上网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1,(2)
复旦学子助老上网 《青年报》报道:为“拉近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距离,让年轻人为老年人做些实事”,复旦大学首届敬老节开展了一系列助老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帮助老年人学会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 50岁以上的网民仅占中国网民总数的 1. 6%。许多老人感慨社会上专门为老人提供的上网培训太少,希望懂网络的年轻人帮上一把。在复旦大学的这次助老活动中,报名做老人“网络老师”的志愿者有 60多人。   点评: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复旦大学学子开展“忘年互教”活动,为渴求上网学习新知识、寻…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上网状况微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出现了“信息污染”严重、不能“健康上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和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有关,也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关.因此,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07,(9):4-6
我国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近年来一直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结论竟大相径庭。应该承认.在人数巨大的青少年网迷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只是个别人。那么,青少年喜欢上网是“网络上瘾”还是“高度热衷网络”?面对社会普遍的恐慌与焦虑,我们该不该换一种积极的视角去观察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有没有可能拽也不同的诠释? 为此,本刊特发表两篇视角不同的文章。意在对青少年上网问题作出更积极、更客观的探讨,更试图将孩子们“沉迷的危机”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胡羽 《现代交际》2003,(11):48-49
与国人那种“为上网而上网”的盲目冲动有所不同,美国大多数上网人士喜欢借船出海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独辟蹊径地为自己寻找“不用每天去公司,经营业务在家搞定”的全新工作方式。这就是无时间、空间制约的“虚拟助理”新生活。而最令人佩服的“虚拟助理”,莫过于50岁主动辞去好工作、54岁游弋网络成大器的“美国第一虚拟助理女”——苏珊娜·斯特玛。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视购物类。张奶奶与孙女在电视上看到一种“迷你电脑”广告。称该“电脑”上网方便,可玩游戏等等,只需要800元。在导购员的诱导下,张奶奶赶紧订购了1台。3天后,张奶奶便收到了电脑,她带着这台电脑到电信公司办理上网事宜,但经过工作人员和电脑工程人员长时间的安装调试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上网查资料。浏览新闻,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负面效应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当前网络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来说,当首推大学生上网成瘾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非常声音     
“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在众多读者来信中,有一个话题被屡屡提及,那就是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据统计,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就有3200万网民,其中有473.6万人达到了上网成瘾标准,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9.4%的速度上升。据北京部分高校统计,退学的大学生中有80%是因为网瘾而无法完成学业。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没有人能逃避网络,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瘾君子”。孩子为何上网成瘾?又如何根治?我们该如何拯救不可自拔的孩子?这成为无数家长在内心深处的巨大问号……  相似文献   

10.
在网上女性网民有个好听的代称:“美眉”,然而喜欢上网的小姐们可曾知道,不分昼夜地上网对容颜潜在的伤害吗?如果你不希望刚与网络亲密接触几周,脸上就生出斑斑点点,那么就用心学几条“美容计”吧!  相似文献   

11.
曾参加某传统媒体组织的“情书能否上网”的圆桌讨论,同龄近两年的笔者对此当持肯定意见:“情书当然可以上网!” 用网络传递情书不仅迅捷,而且方便,很有些麦当劳、肯德鸡等“西式快餐”的味道。据国外传媒报道,在电脑普及率极高的西方青少年中,已经鲜有用笔书写,用“鸿雁”传递的情书,ICQ、OICQ、CHAT、BBS和E-MAIL等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不算秘密的“秘密武器”。“大兵”汤姆·汉克斯和“甜妞”梅格·瑞思主演的好莱坞影片《电子情书》,演绎的就是这样一段风生水起、曲径通幽的网上情缘。 说网络情书“不…  相似文献   

12.
茶艳娟 《职业》2013,(30):59-59
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对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揭示了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并对如何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种“时髦病”——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很多喜欢接受新事物、好奇心强的青少年就染上了这种“病”。  相似文献   

14.
期末终合测评排出来了,我名列第二,不过是倒着数的。四门功课三门不及格。学校给我发了一张黄牌,再获一张我就“毕业”了。垫底的那位兄弟成了我的师弟,再碰见他时,见面礼便是“我他妈再也不上网了”。我便会安慰性地陪他骂一句“网络真他妈是个混蛋”。 我们本是计算机盲,大一学校普及计算机知识,昏昏沉沉地学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马马虎虎及了格。在学校一阵“上网去”之风刮来时,我连键盘的布局是什么样子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又忍受不了室友们回寝后那神采飞扬的样子,看他们那高兴的样子,“上网”在吸引着我。终于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各地相继推出预防和戒除网瘾的新举措,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些措施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都将青少年“不上网”作为戒除网瘾的具体追求,戒除网瘾实质上变成了“戒除网络”。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青少年远离网络不是根本之计,即使暂时离开,最终也要回归。只有在上网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合理控制自己而不至于过度沉溺,“网而不瘾”,才算真正实现戒除网瘾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切实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准确了解他们在上网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找出网瘾形成的关键因素,从而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文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我国,而且大学生也是主要的使用者,但是,大学生上网成瘾并没有成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更少有大学生因上网成瘾而导致毕不了业,误入歧途或自杀的案例。这说明网络成瘾的原因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只要一接触就会像吸毒一样无法再摆脱,网络具有“电子海洛因”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使用网络的方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我国的教育管理方式、社会管理的缺失及网络本身的吸引力所致。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网络渐次成为当代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走在时代前沿的都市丽人当然不肯落伍,她们从容不迫地于网络大潮中乐此不疲,大力开发网络咨询、上网售购、收发电子邮件等与工作有关的用途之余,上网聊天成为她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聊天室里的“漂亮美眉”,看一看她们关于“网聊”的故事。 网聊网聊我爱你 张晶晶 27岁 SOHO族 第一次上网是在网吧,朋友带我去的。看屏幕上五颜六色的字句一行行飞快地划过,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像小时侯第一次看见人家玩魔方,新鲜刺激又跃跃欲试。那天…  相似文献   

18.
女事资讯     
■美国:父母上网看幼儿只需每月支付25美元,工作繁忙的父母便可在任何地方上网看到自己孩子在托儿所内的生活,好让他们安心工作。这种网络摄影机自1997年在美国推出以来,已有几百家托儿所装上此系统。此系统由“家长看护公司”设计,为防止陌生人上网偷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还加装了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虽然网络摄影机对忙得不可开交的父母来说,可以减少他们对子女的担心,但也有人质疑摄影机侵犯隐私,并阻隔家长和老师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泰国:女子公共汽车泰国曼谷市政府于最近推出了一种专供女性搭乘的公共汽车,在每月最后…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电脑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老年人不甘落伍,纷纷追逐网络时尚。然而,长时间泡在网上,会导致眼睛发胀、头晕、手酸腰痛、皮肤发痒,甚至有恶心和神经衰弱等症状,这种“上网综合征”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上网综合征”的产生,除了与上网时间过长有关外,还与电脑放置不科学、上网环境不佳有关。城市家庭住房拥挤,因而许多家庭上网者,都以写字台代替电脑桌,这样一来,显示器和键盘都处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使用时就会肩颈酸疼,时间长了,还可能导致肩周炎。所以,家庭上网者,最好能配置一张电脑专用桌,条件实在不允…  相似文献   

20.
如今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为何会深陷网络泥潭无法自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让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