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从面对特殊群体的临时性紧急生活救助,发展到定期定量的经常性救济,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需要建立一套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低标准的部分,而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规范化、制度化的部分,也被称作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海市普陀区是一个地域大、人口多、社会救助任务相对繁重的中心城区,我们以普陀区作为一个具有特定的普遍性的标本,分析形成和影响低保体系的因素,以期提出影响和调控低保指标的建议政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与反贫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伴随着近现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而萌芽、发育,并逐步走向专业化的。在城市反贫困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在社会救助体系构建中的参与度分析,总结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公民社会视角下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理论是当今政治学、社会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之一。公民社会将在今后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由公民社会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公民社会在社会救助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分析,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3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编写,隶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序列,此次发布的是《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一辑。报告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不同阶段现状及实践的梳理和反思,准确把握连片特困地区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反贫困事业的主战场,从理论体系、战略体系、规划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层面全面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现状、实践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策是制度化的公共行动体系,需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基本的制度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进程中,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政策是制度化的公共行动体系,需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基本的制度建设。概括起来看,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政策基本制度体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是一个发达工业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它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法律保障、政府主管和社会参与的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体制。目前,加拿大的社会工作已经达到相当高的专业水平,社会工作者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模式和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政策行动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行动体系,其基本方式是通过国家进行再分配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去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因此,社会政策是一种公共性的行动过程,是通过公共行动(如税收等)去调动必要的资源(如资金等),并依照社会的公共目标去进行再分配和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6月开始,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广州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广州市荔湾区花地街开展“扶贫与扶志,救助与就业”城市反贫困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依据以“扶贫”为目标,“扶志”为辅助,“救助”为保障,“就业”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在城市贫困家庭中开展能力建设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要加快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福利制度和老年人优待政策,实现由政策全覆盖到人头全覆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快养老社会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增加社会为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要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和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农村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构建规范、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必须将之置于国家——社会关系背景下考量,并对体制内的机构救助者和民间主体之间职能的分工、关系的协调予以兼顾。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构建的五个原则,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国家、社会与流浪儿童的家庭三者共同担负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与回归社会责任的理论模型,以期有效整合国家与社会的资源,引导流浪儿童顺利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五保”供养是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中的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社会最困难、最弱势群体实行的一种社会性、救助型福利,是当前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安全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期,社会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强化构建整个社会安全防范体系过程中即要充分发挥政府安全防范系统的职能作用,也要坚持夯实民间安全防范基础,始终做到“政府、民间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被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目前,全国农村已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并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失地农民正在被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公共救助):是对基本生活陷入困境者的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不但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资.也包括向他们提供政策上、心理上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救助对象的需求.运用专业方法更好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辅之以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相结合的制度体系。长期以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套体系基本是在政府担保、单位支撑的模式下运行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结构转型发展变化,公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原低标准、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并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不但明确了社会救助的范围、条件和程序,明确了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责任,也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丰富了社会救助的内涵,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林枫  蒋荣华 《社会学》2004,(4):22-27
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体现了政府对乞丐工作的立足点由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救助,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佐证。但救助管理办法作为一种普遍化的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2006,(1):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内容。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