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刻板的吻     
巫剑珊 《当代老年》2006,(11):10-1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适应这一特定社会需要,开发防老抗衰食品将是食品产业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提出的又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构想。全面小康社会把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目的。构建和谐社会,既注意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注重强调全社会的和谐,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旨。二十一世纪是老龄化和人口长寿的世纪,也是健康老龄化社会的世纪,我们有必要将建立健康老龄化事业列入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现代化社会总体目标中去考虑,使这个社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这是一个带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家庭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一种趋势,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方面暴露出新的情况,有可能成为制约健康老龄化发展的一种新问题。因而,当前深入地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建立健康的老龄化事业、建设全面小康、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北京为例,全市老龄化人口已经达到人口总数15%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天津、上海、武汉等城市的老龄化程度也紧跟其上,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让这些步入老龄化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会、政府、家庭必须承担其相应的职责。在现实社会里,衡量子女的孝顺标准还仅仅停留在"食可饱腹,衣可暖身"硬性指标上,老年人精神世界成为社会关注的盲区。"父  相似文献   

4.
尚雪娜  雷鸣 《城市》2015,(7):68-7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人口红利”日益消退,过度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造成的冲击日益凸显,建立社会老龄化风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其中,风险的识别、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风险的度量及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内容.笔者结合天津市社会老龄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从老龄化风险识别机制、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协商决策机制3个方面建立健全天津市社会老龄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王美景  宋言奇 《城市》2010,(12):65-67
苏州市是我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与其他城市相比,苏州市的老龄化程度很高。目前,苏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近20%,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各级政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也对老龄化社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其中对当前出现的“家庭养老”、“邻里互助”、“义工援助”、“社区照料”、“社会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方式研究颇多。但这些研究大多将老龄化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与某种养老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忽略了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与养老方式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7.
老年协会是以老年人为主体,老年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群众组织,是联系政府和基层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协会对老年人群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中国趋干老龄化社会的典型城市,其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加快,预计201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50万,占总人口的15.2%。近几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尤其是区政府和街道委托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实践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9.
10月22日,河北省首届老龄工作社会责任年会在石家庄召开。面对河北省老龄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这次会议提出,应对老龄化要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相互协调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做好准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到来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在老年人增长的同时,青少年急剧减少,这两者“相反相成”使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猛然加速。老龄化直接的社会后果:一是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增加:二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供给减弱。有一个指标是用来说明这方面情况的,这就是“老年赡养比”。“五普”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占75%左右,老年人口占10%.两者是75:1。而到了2020年.据专家估算.会达到4-5个劳动年龄人口养1个老人。当然,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于是,有研究者据此将老龄化的前景描绘得很可怕。但是,仅看老年赡养比是不全面的,因为还有一部分被赡养人口——儿童没有被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老年人离婚的比例近年来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考虑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时,往往不自觉地将老龄化作为一个压力,将老年人口作为被抚养人口和社会的负担.实际上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人类社会一直在经历着老龄化的过程,老龄化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经济的崩溃,反而创造出更加繁荣富裕的人类社会.对于快速增长的老龄化,应该慎重重视和及时准备,因此陷入悲观的态度并不可取. 庞大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庞大数量的健康的和有生产能力的老年人力资源和老年人力资本,这些都能够转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财富.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巨大人口规模和巨大老年人力资源的国家,老年入口资源的开发就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实施生产性老龄化的战略,将大量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并在体制上支持老年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样的积极的生产性老龄化的发展战略,才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治本道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人。预计到2015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因此,老年人能否健康、幸福度过晚年.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幸福.而且关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文明与公平的具体体现。为建立健康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寿命质量.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研讨会上.莅临领导高屋建瓴.指明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老年大学教育是社会发展进入到老龄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又是一个长寿时代,全球都将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基本时代特征。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趋向,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老年协会是以老年人为主体,老年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群众组织.是联系政府和基层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协会对老年人群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老年学起源于古代,早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延长寿命和“长生不老“的秘方,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理论。因此可以说老年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现代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龄化的现状和过程,研究人类个体老龄化和群体老龄化的规律性,研究人类老龄化于人类生活社会环境与生命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人类社会和个人如何适应老龄化的问题的学科。我在这里说“现代老年学”,是因为老年学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将会阻碍我国未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老龄化问题,以及老龄化社会将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生产性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鼓励健康、有能力的老年人继续参加具有产出性的活动,成为具有产出的人,以此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家庭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任务。我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综合国力还不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特殊国情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与特征和世界上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情况很不相同,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在老龄化问题研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啃老族”的存在与继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使得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啃老族”未来生活,急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和举措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维持在3亿-4亿。中国将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