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势力,活跃在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各个朝代,它是封建社会中反动腐朽、黑暗丑恶的一种政治势力,是封建君主专制独裁统治的伴随品。宦官专权是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政治的特殊产物。纵观历史,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宦官危害最大当推东汉、唐、明三朝。尤其唐代危害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更是他朝莫比。唐代宦官弄权对当时封建社会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灾难。这里仅就其监军一事,略述其在当时所造成的危害种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七七○—二二一年),称为领主制的封建社会。秦汉以后(公元前二二一年后)为第二个阶段,是地主制的封建社会。从政治权力方面来看,前一个阶段是以地方分权为主的封建社会,政权操于各地领主之手。而地主所有制则与领主制不同,她是在中央集权制下通过官僚制度来统治农民的,这种官僚制度代替了封建领主和武士制度,但经济上还是地方分权的。换句话说,各个地区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名义上虽受命于中央,实际上自己可以作主。所谓“天高皇帝远”,就是指的这种现象。在这种地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在位23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雄才大略的一位明君英主。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依靠整个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管理国家,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马...  相似文献   

4.
陈三立是清末“同光体”诗的代表人物。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同光体”持否定态度,谓之“腐朽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在“争立门户”;“这是宋诗运动的一个挣扎”;陈三立就代表这“生涩奥衍”一派;“官僚士大夫对现实社会运动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运之以生动晦涩的造词遣意,就是陈三立的诗。”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金瓶梅》破天荒地对腐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一次擘肌析理的总剖析,直接给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以有益的启示。它主要借助于各类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全面、深刻地反映晚明的社会生活。本文所要论及的潘金莲,就是小说反面群像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性格之一。 历史发展到晚明社会,中国封建制度已接近垂暮之年。它集封建丑恶性、罪恶性之渊  相似文献   

6.
史学的官方性格与民间性格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反映史学民间性格的布衣修史现象就是一个重要表征,以官方与民间双重视野来省视这一矛盾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史学发展路径的理解。在唐宋以降平民化趋势加剧的历史背景下,晚明布衣阶层话语权势增强。这有力地冲击了僵化的社会结构、没落的等级秩序和腐朽的身份体制,并深刻地波及史学领域。晚明时代,布衣寒士不仅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历史创造,还饱满激情地致力于历史书写。“史在布衣”现象成为晚明史学平民化的标志,推动了中国古代史学由“官史”向“民史”的演进,在数千年来中国史学的辩证实践中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的“帮闲”及其“帮闲现象”,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事象,亦是当时颇为棘手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宋、元、明、清各代相关记载,将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帮闲”的寄生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缕述,并对“帮闲”产生的社会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以游手好闲寄食为生为特征的“帮闲”之类人物在两宋以后的大量涌现和源源不绝,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征兆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二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制度的腐败,官场的黑暗是始终存在的普遍现象。这是封建制度本身酿造出来的必然恶果。早在汉代就有《时人为贡举语》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诸如此类的谣谚,正是封建社会初期所谓“选贤任官”的真实反映。唐宋是封建社会里比较兴盛的时代,也出现过几个有影响的“圣君贤相”,但唐诗宋词中都留下了不少如杜甫所写的《石豪吏》一类的作品,讽刺和揭露当时社会里官吏的如狼似虎,穷凶极恶。元代的戏曲最为发达,除了“才子佳人”戏外,舞台上还有不少贪官污吏的形象。明清以小说著称于世,如《金瓶梅》、《聊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舞文弄法”现象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其一,明法科的“不贵”、具体执法者的社会地位低下、政治前途暗淡等因素导致优秀人才不屑于吏务;其二,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方式导致了官员的“业余”性;其三,君王“求法外小善”的思想干预,仁政思想与法治思想本身矛盾的无法调和;其四,以柳宗元为代表的永贞革新党具有相对彻底的法律意识,但革新的失败使得依法治国思想的星星之火未能燎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已是“运终数尽”的时候了。阶级斗争的空前剧烈,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正统思想的动摇,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瓦解,都标志着腐朽的封建制度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以它巨大的艺术力量,深刻地描绘了这一时期的广阔画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部形象的历史。对封建社会面临灭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东林党人反对内阁专权的历史意义郑文君明代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日益腐朽,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的矛盾极为尖锐;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促使封建统...  相似文献   

12.
吏胥差役介于官僚与平民百姓之间 ,虽没有品级 ,却能够代表各级政府执行管理的职能 ,与百姓直接打交道 ,构成了封建官僚体系的基础 ,支撑着封建官僚机器的运行 ,体现着吏治的好坏。在封建社会历史中 ,官清吏洁只是不可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年),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先驱者,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封建社会面临解体,整个社会孕育着一场大变革的前夕。清王朝已进入行将灭亡的“衰世”,上层统治阶级腐朽到了极点。大官僚大地主拼命吞并土地,敲骨吸髓地剥削压迫人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外来侵略压迫下,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危机四伏,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层出不穷。龚自珍和抗英派代表人物林则徐以及进步诗人魏源等,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守旧倒退,强烈要求革新前进,主张富国强兵,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卖国投降,同封建顽固派和投降派的尊儒反法思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龚自珍以诗歌为武器,深刻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提出一系列变法革新的政  相似文献   

14.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特別是“家”又被共認为其中最好的一部。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开了地主大家庭的腐朽、堕落、互相倾轧的黑幕,控訴了封建礼教的罪恶,鼓舞了当时一  相似文献   

15.
一、儒家路线的统治与明朝政治的腐败 十六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历史的转折时期。由于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屉,主要是东南沿海、黄河、长江中下游城市手工业、商业的比较活跃,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的生产关系便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封建社会从此走向衰落。而明朝统治集团,也是从十六世纪初起,就抛弃了明太祖、成祖所奠定的法家路线,使“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逐步消亡)”的。著名的政治家,号称为“救时宰相”、“通识时变”的张居正,正是在这个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和明王朝走着下坡路之时,在这个阶级矛盾与族民矛盾交织的关头,代表地主阶级中的革新力量,挺身而出,举起尊法反儒的旗帜的。由于他批判了旧官僚大地主阶级所顽固推行的反动路线,并“勇于任事”,励行法治;因而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提倡和坚持法家思想与路线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歧路灯》是中国18世纪一部现实主义著作,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学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小说寄言明嘉靖朝事,实言被誉为盛世的清康、雍、乾三代之事——盛世的繁华已经无法遮掩日趋暴露的腐朽,康乾盛世的背后其实早已是危机四伏:政治上吏治腐败现象严重,经济上府库亏空与商品经济冲击并存,这些迹象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征兆。上述现象的交合作用,加速了当时社会走向沉沦的脚步,撼动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动摇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权的研究呈现出多种面相:在乡镇何在的定位中,往往只关注了国家体制、乡村社会及官僚机器三个维度中的某一方面;乡镇何为主要集中于“公司主义”与“简约主义”的争论;而在乡镇何向中,对国家和乡镇的权力建设的理解亦有不同的偏重.欧阳静以乡镇为主位,将“策略主义”提升为乡镇运作逻辑的新模式,综合并深化对了对乡镇政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各朝代里,索收贿赂行为极盛。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在封建《刑律》中对渎职贿赂罪都有所规定,对官吏渎职贿赂行为判罪是很严厉的。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有“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之严令。索收贿赂行为,在旧中国和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官员中同样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这种现象,也是一切剥削制度腐朽的一种典型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机器工业,是外国侵略者的早期投资企业。中国最早的近代机器工业,则是清政府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即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三十五年间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的成败兴衰应予以很好地总结,以古鉴今。一、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的原因1.开办军事工业的原因——求强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和洋务派官僚们把每次对外战争的失利,通通归于外国的“船坚炮利”,因此,洋务派官僚们以“自强”为号召,积极主张兴办近代军…  相似文献   

20.
顾佐是明代鼎盛时期仁宗、宣宗两朝的名臣,他多年执掌司法监察机关——都察院,为人刚正廉洁。面对永乐末年以来官场腐败的局面,他坚持不懈地对都察院属下的御史系统进行整肃,进而澄清其时官僚系统,使吏治为之一新。他的改革活动使宣德朝的都察院充分发挥职能,有效地抑制了官场贪污腐败现象,顾佐本人则为封建社会晚期盛世“仁宣之治”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