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瑞平 《兰州学刊》2004,(5):270-270
新闻照片 ,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越来越受到报人的重视和读者的喜欢。近年来 ,新闻照片开始在我国各类报纸上的刊用量有所增加 ,从“配发”的从属地位 ,逐步往图文并茂的主要地位上升。报人、读者开始认识到 ,新闻照片是不能用文字取代的传送信息、交流思想的载体 ,在某些方面比文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报纸宣传的一种重武器。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传播手段朝多样化、快速化、形象化发展。发挥新闻照片自身的优势 ,倡导形象新闻 ,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照片 ,较文字报道在载运信息、震撼受众、还原…  相似文献   

2.
戴文慧 《云梦学刊》2014,(5):151-154
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发展的规律,在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下进行媒介互动的积极探索和突围,已成为摆在地市级党报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地市级党报,应顺应潮流,通过开拓新媒体领域,延伸受众范围;结合新媒体优势,实现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的统一;实现“报网互动”,使读者本身成为新闻来源;抓牢传统报业具备的“思想性”优势,形成地市级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效应”等途径,促进媒介互动,从而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营造实现“中国梦”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问卷》资料为依据,分别对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接触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村受众没有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稳定受众”,在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及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新闻媒介在西海固地区的功能发挥不容乐观,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该地区的城乡新闻媒介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收入水平较低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对媒介自身发展有限制等,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在宁夏西海固农村地区的传播功能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报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的竞争,这已成为报界同仁的共识。可是,在报纸的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报纸面临新的读者困境、报纸的读者关注出现误区、报纸读者处于角色尴尬境地这一系列问题,又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报纸的读者意识。我认为,我们的报纸必须实现从报纸本位向读者本位的根本性转变,重构报纸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普及大众文化知识的服务性机构。其工作任务就是“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就是通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传递文献信息,来满足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以及休闲、消遣的需要。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活动,因此说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主持人对受众的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众媒介的“代言人”和节目的最终操持者,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播出效果。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要想吸引受众,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与受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以带动受众情感共呜,增强信息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移情,又称“感情移入”、“移感”等。它是指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换位思考,指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即将心比心。主持人对受众移情是主持人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需要等的一种心理…  相似文献   

7.
(一) 除了日记,流自笔端的文字总是给别人看的,这个“给别人看”的观念,就是读者观念。各种新闻报道,对读者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读者看新闻报道一般都是浏览、选读,所以新闻工作更要牢记自己的作品是“给别人看”的,更要有读者观念。中外新闻工作者都重视读者观念。英国《世界新闻报》编辑说:“报纸关心的是吸引最大量的读者,从而吸引(可以获得)最高利润的广告生意。至于新闻道德,从来就不应该当作一回事。”①他直言不讳地道出了某些资产阶级报刊搞唯利是图。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当然不能这样。但是,对于“吸引最大量的读者”这一点,我们却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实践证明:打动读者,从根本上说要靠手中掌握的是真理,但是,真理如果不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就接近不了读者。“接近”尚难,何来“打动”?所以,我们的报纸刊物同样需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触及和调整了原有的各种利益关系.从报业的发展看,新闻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800多家报社,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40种,与1978年前的188种报纸相比,增加1852种.报业结构也从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发展成全国综合性报纸、部委机关报、专业报、群众团体报、行业报、企业报、晚报、综合性文摘报、生活服务报和军队系统报等多门类、多层次的报纸结构.一些报纸还纷纷改版扩版,增加刊期,甚至办“系列子报”.报业已从过去单一的党报变成多元化、多功能的报纸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报纸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接受读者评判和选择的问题.无疑,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报纸发行量的增减,读者数量的多少,直至报纸能否生存,在相当程度上都取决于读者对这张报纸的态度.在研究报纸发展及办报信息反馈的过程中,潜心研究读者的审美要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播曾经是广大民众普遍认知的新闻媒体,其传统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快”。过去,广播之“快”是其他新闻媒体所无法比的。报纸要经过排版、印刷、发行等多道手续才能与读者见面。电视的拍摄、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作为“告知型”媒介,广播在与其他媒体竞争中一向以“快”见长。“快”的优势弥补了不可留存、转瞬即逝的局限。其次,广播收听设备简单,经济实用。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普及电视机后,由于农村供电不足,财力有限,收音机以其经济实用的特点仍然很受农民欢迎。因此,广播在农村有很大市场。再者,受众面广,这与听广播不受…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一种无所不及的信息资源库,以其超大存储、跨时空传播、开放互动及检索方便等优点,为人们增进知识和学问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图书馆是网络中的一员,它的基本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样一来,为图书馆的发展和变革营造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网络坏境。网络时代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新的认知信息交流环境促使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图书馆“人”的思维模式,时空方式、环境、角色等发生了变革。一、馆员与读者的融合性在图书馆系统中,只有馆员与读者这两个群体,是具有人类主观意识和行为的。…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其基本职能就是社会知识的交流与文献信息的传递。而读者则是社会知识交流的接受者。文献信息传递的使用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目标,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建设目标的因素,致力于为读者服务中,是联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有必要加强与读者的信息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报纸群众工作历来是报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世纪 ,报业竞争更加激烈 ,利用热线电话来吸引读者 ,服务读者 ,引导社会舆论 ,成为一种潮流 ,报纸群众工作因此而更加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一首先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通讯时代的来临 ,推动读者热线走向前台。由于电讯事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通讯方式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至上世纪末期 ,很多报社群工部每天收到的来信已经相当稀少。与此相反 ,来自读者来电的线索却不断增加 ,特别是到了最近两年 ,手机短信异军突起 ,报纸获取新闻线索又有了新的变化。此时的读者已经不习惯…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湖南省会报业市场风生云起 ,激战方炽。《潇湘晨报》出手不凡 ,《三湘都市报》后劲正足 ,两家报纸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天然的舆论监督“强势”地位。其原因 ,一是两家报纸作为省级报纸 ,地位“高” ,舆论监督难度相对较小 ;二是其作为纯市民报 ,具有更强的读者意识 ,报道风格一般倾向于以普通读者的视角为读者“说话”。这种“强势”地位 ,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的一大利器 ,《长沙晚报》为保持其传统领先优势 ,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迎接挑战。那么 ,省会城市的晚报如何扬长避短 ,在舆论监督领域与省级都市报 (或市民报 )展开竞争呢 ?笔…  相似文献   

14.
"族群"(Group)式传播形态的网络萌芽--兼论"族群"传播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趋势:无线、互动、族群式等,其中族群式传播特征最为显著,集中体现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和个人网络出版的传播实践中。在新的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性需求更加主动,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不断走向分化,媒介类型和媒介形态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提供的多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蜂房结构的多种小众化传播构成的结合体,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Group”。具体而言,“族群(Group)”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推行的步骤是同步的,这将贯穿于未来媒介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激烈。作为接受对象的每个个体,都位于大众传播的中心,使受众的个体乐于接受是信息传播的基本条件。电视传播要想在众多的大众传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树立牢固的受众主体观念和传播的服务意识。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论述。受众是传播的重心受众,大众传播的对象,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的主体,电视传播中指电视观众。他们是传播的重心。受众是电视传播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无论传播者提供什么信息,信息所包孕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和艺术的内涵,只有在受众的接…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变化,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报纸版面的创新。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命”成为中国各大报界争相利用的竞争手段。本文从多方面分析报纸版面的创新,阐述当今报纸版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今,互联网是比报纸、广播、电视更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受众注意的媒介。而要在媒介全球化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我国互联网就应当推行大传播策略。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技术准备的基础上,推行大传播策略应该从语言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正确处理好守株待兔与主动出击的关系、宣传自我与服务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一切为了读者”,就是一切为教学科研服务,并把这一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为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所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唯一标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本末倒置,不可有丝毫的动摇。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怎样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读者”的观念呢?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要牢固地树立起“读者第一”的观点。世界著名图书馆学家麦维尔·杜威于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在费赞成立时宣布了“用最低的成本,以最好的书刊,为最好的读者服务”的“三最原则”。还提出了“在适当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报业组织在发展战略上,不断创新专版业务,其报纸版面结构规模化扩张,形成当代新型"大副刊专版",赋予报纸新的生命力,保持现代报业组织信息竞争的战略优势.多版组"大副刊专版"与受众市场对接,关注客户需求,深层次调整业务品种,持续为受众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创新品种,有效实施"客户获得"策略.报业组织的新型区域化专版,选择服务于特定区域目标受众市场,有利于报业组织区域市场的竞争角逐.报业组织持续创新,调整报纸结构,"大副刊专版"的新模式,还包括电子网络版的发展创新,使报业组织具备战略的灵活性,开拓和获取新的受众市场份额.报业组织制定"客户忠实于你"的计划,设置相关专版,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影响客户的情感因素,加强客户忠诚度.报业组织客户获得的多种新战略运用,使其不断保持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20.
互动成就手机媒体,手机媒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互动型媒介。本文从受众与编辑、记者之间的互动;受众与新闻事件当事人之间的互动;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受众与广告主之间的互动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深入开掘手机媒体的互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