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理论界》2005,(12):145-146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是特定类型的人群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对社会事项的刺激作出聚众行为反应的模式。其要素包括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事项的刺激作用和参与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其中各种具体社会事项是刺激物,参与者的行为是反应物,社会环境条件是宏观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群体心理分析上,从微观机制分析较少.运用经济学中自主组织理论,从利益相关角度出发,对这类群体事件中的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决定群体行为的是群体心理,而因为利益关系不同,群体行为的形成中,不同集团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于海峰 《理论界》2007,(10):160-161
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并从加强改进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信息管理、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各地和广东的社会治安稳定局面,鉴于此,中央和省委多次部署对此开展积极预防与依法应对之策的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使得这一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带有特定的普遍性特征。我们选择此地区为课题调研的背景,旨在从该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找出共性原因,并针对此提出积极预防与依法应对的有效方法,以期为构建和谐广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群体性事件是突然发生的由多人参与的、冲突激烈的社会安全事件。它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应对方略,以便有效防止其发生。一旦发生,须及时妥善处置。文章对河北省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潘英明 《理论界》2007,(10):34-35
群体性事件的增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入手,提出理性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议信息化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事件具有数量上升、暴烈程度增强、网络负面效应增大、事件规模不断扩大等发展态势,而公安机关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却面临着许多困境。为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社会舆情适时监控,实现事件苗头早发现;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促进民众作出正确选择;完善信息共享环境,确保部门协作渠道畅通;提高情报信息综合研判能力,制定针对性应急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邯郸市已确立把邯郸建设成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必须保持邯郸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的动荡不安,必会使邯郸陷入停滞倒退的境地,使这一战略目标难以实现。突发群体性事件是突然发生的由多人参与的、冲突激烈的社会安全事件,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应对方略,以便有效防止其发生,一旦发生又能及时妥善处置。本文对邯郸市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频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也已经成为风险社会的主要特征.群体性事件呈现井喷式发展,使得网络言论力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化.如何有效监测基于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网络舆情的功能及其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指出监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必要性,并构建基于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薛澜  张杨 《江苏社会科学》2006,30(4):112-11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尽管说这些事件多以经济因素为诱因,但不引起重视也会给社会安定带来威胁。作为考察对象,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群体事件的分析、重点论证制度结构与群体事件之间关系,并以此对当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解释性框架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大众化、媒体化、数字化、互动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互联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所产生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社会组织动员能力越来越大,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所以必须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段惠方  焦辉 《南方论刊》2011,(12):64-65,56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校园正常的教育、管理、生活秩序的破坏性事件,其不仅具有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点,还有着组织性、冲动性、传播性更强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能力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文章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导向、凝聚、保证、调节等功能,提出了依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古老但永远新颖的人类现象。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基础剧变,社会阶层结构重组,利益格局重构和利益意识唤醒,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和观念分野,社会道德标准漂移和约束力降低,与社会巨变相适应的社会心态浮躁和冲动倾向等,从而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特殊历史阶段。越是贫困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社会越不稳定。必须深入探究贫困与社会不稳定之间的内在机理,从而高度重视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不稳定的普遍性和多发性,进而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预防和消解西部贫困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有其矛盾积累—心理共鸣—情绪宣泄的过程及成因,针对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的成因分析构建内外兼治的冲突阻断机制,应包括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为特征的内部阻断机制和以预防、预警、预控为主的外部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文齐 《理论界》2013,(4):181-183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其中国有企业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更为突出。其除了具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一般性特点以外,还具有指定对象的特殊性、规模性等特殊性特点。国有企业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以从国有企业本身、民众、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看。政府应采取控制高耗能和高污染国有企业的迅速扩张,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等措施来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由国有企业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我国当前“社会问题”之一的群体性事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 已 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准确把握特征、透视主因的基础上,才 能真正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属性和客观危害,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从而更好地预防和 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张百杰 《理论界》2010,(10):14-15
维护秩序是法律的使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对秩序的一种损害,标志着社会运行的某一局部出现了问题。这一前设决定了群体性事件必然是法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法律无疑是预防与化解群体性事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吴志敏 《学术论坛》2012,35(7):35-39
社会转型加快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激化。当下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对抗的趋强性、组织的策划性、矛盾的复杂性等表征。转型期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群众根本利益受损、腐败行为和官僚主义等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因素。要防控群体性事件,必须建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宣泄减压机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控和预警机制、构建完善的矛盾调处机制和失责必究机制、培育规范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演化阶段及其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的社会矛盾现状,将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演化定位于量变与质变(即消失、转化)两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矛盾演化的分析,将演化流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发展、动荡、激化和消失转化),并进而确定每一个阶段的特征、临界点、演化标准等,构建描述社会矛盾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精英决策体制中协商民主的不充分是导致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呈高发、频发、规模化、暴力性特征的重要原因.协商民主政策范式具有预防群体性事件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防止其向着规模化、暴力性、与政府对抗的方向发展的功能.目前,以尊重公民参与权,以“权利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协商民主政策范式在治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尚未取得主导地位,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问责力度、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来促进协商民主政策范式的建立,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