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语言的欧化发展,从晚清开始经历了一个由书面语建构到文学作品语言转移的倾向,不断为文学所捕获、赋形,成为了五四文学语言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我们不应绝对以“文言”到“白话”的转换,而应在相当的程度上以“既有传统白话”到“现代白话”的现实嬗变来展开对五四文学语言的描绘,在其中关键的驱动力就是“欧化”.“欧化倾向的五四文学语言”凸现了五四文学语言建构所能达到的精神领域、灵魂探索和诗性空间,展示了五四文学语言建构超越一般书面语变革所达到的话语力量,进而集中彰显了“欧化倾向的五四文学语言”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及对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对于五四文学语言欧化白话现象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对五四文学语言的看法。无论理论倡导,还是作品语言,欧化白话现象与五四文学语言建构都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五四文学语言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欧化白话现象的五四文学语言以强大的话语力量,"决裂式"带来了中国文学价值体系与精神特质的现代重构,开拓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诗性空间,直接表明了中国文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邓伟 《兰州学刊》2009,(2):81-84
晚清“小说界革命”的观念迅速为知识界接受,使得整个晚清白话小说发展都打上了它的印记。也造成了“新小说”发展的空前盛况。其时,人们直接赋予小说教育下层民众的重任,在此基础上“新小说”的文学语言与白话的采用建立了必然的联系。同时,由于白话发展的实际水平,“新小说”的白话语言渊源多为传统白话小说,并存在其他的成分,形成一种近代化的文学语言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4.
重写现代文学史有五大问题:一是作家在现代史中的政治表现与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的关系问题;二是现代文学中的救亡与启蒙问题;三是“左翼文学”、“抗战文学”、解放区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的关系问题;四是对鲁迅与胡适的评价问题;五是现代文艺思想论争问题。应辩证地、妥善地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般研究认为,老舍作品语言风格是口语的、方言的、幽默的;但是分析老舍的履历以及作品语言可知,其语言基础是北京话母语、汉语书面语(文言和白话)、普通话与英语的四位一体,同时老舍还有很强的语言自省意识和语言策略,非常善于总结创作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经验.这种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使老舍注意吸收中国古典文学语言(文言、白话)、英语以及方言的营养,在口语的基础上对创作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形成简洁流畅、明白如话又富有韵味的文学语言,以至于其作品成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8):158-162
五四文学革命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但是单纯的语言形式变革无法满足文学革命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人们开始审视文学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最终完成了"新文学"的建构。从晚清到五四,文学语言起初作为"便于交通"的工具,其本体性的一面一直未得到足够的认识,直到文学革命发起,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才更为立体与全面。文学革命以改变思想为目的,开启了对文学形式方面的改良,同时,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也体现在了文学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其结果便是现代文学语言走出了简单的文言与白话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包融了中与外、新与旧的现代白话,鲁迅的小说语言便是其典型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福原 《北方论丛》2000,3(4):67-72
鲁迅不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精辟的理论主张,而且以他的创作实绩成为卓越的榜样。他强调并坚持用白话口语取代文言,主张作家必须要运用现代民众的语言来写作,要“博采民众的口语”,同时又要经过必要的选择、加工、提炼、力求达到简洁、明了、贴切、准确、优美、动人。他还主张应该从古代书面语言和外国语言中吸取有益的东西,用来充实和丰富我们的现代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历来被称为“白话之正宗”、“白话文学的典范”。它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才比较科学呢?用对非文学语言的要求作为评论文学语言的标准,会忽略后者的特点;把语言的形式和它所反映的内容混淆  相似文献   

9.
陈伟军 《江淮论坛》2006,(5):101-105
受建国后“十七年”舆论环境的影响,作家真切的个人感受与文学规范的威压,形成了一种心态张力。心态张力的矛盾运动,使得一些作家常常陷入自我反省、批判之中。相比较而言,在纠正自我的“偏差”时,来自解放区的作家能较快地适应权力话语的要求,在创作上能一定程度地化解个人感受与文学规范要求之间的张力,把握时代的脉动。  相似文献   

10.
在晚清语言文字的变革中.以民族共同语为目标的国语运动得到开展,并显现出大致与之同时进行的白话文运动的互动问题:即现代白话书面体系的转型中包含着语音统一的问题,语音统一也需要合适的书面书写系统.但是在清末民初还远谈不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方言问题在文学语言建构中产生了不同的思路,同时也初步表明超越方言的共同语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基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解放区文学经验建立文学审美态度的同一性 ,从而赋予全社会一种新的文学眼光和审美情趣。这时期文学批评的聚焦点在于文学的政治目的、政治功利及其相应的作家创作中的合法性。这种一体化批评格局主要是通过批判文学创作中的“个人主义” ,并通过作家的自我否定和创作上的“反精英”倾向而完成的。确信人的力量可以主宰全部历史发展 ,并以此督促文学不断创造出作为无产阶级文化代表的完美的“新人”形象 ,是“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傲慢与偏见。在此意义上 ,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研究 ,指向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左”倾文艺思潮和文化观念的反思与检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最后几年,自觉地引“文话”入“白话”的现象开始在报章白话文中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至民初,报章白话语言的“文话化”趋势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报章白话的“文话化”做到了使白话高雅化和书面化,提高了白话书写的表达能力,提升了其社会文化地位,同时也促进了报章“文话”的白话化,发挥了“使文言白话的距离比较接近”的历史作用.然而,这一清末白话文运动和近现代语言文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白话书写现象,迄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邓伟 《江淮论坛》2006,(6):121-125
从白话及其建构的文学作品语言入手,我们重读晚清白话文运动中颇具影响的白话报刊——《安徽俗话报》,发现其使用的报刊语言是一种基于口语系统的白话,其文学创作在语言形式上主要来源于传统白话的通俗文学,并极大利用了中国古代的俗文学资源。参照胡适此时的白话实践,可以看出它们共同反映出晚清白话与白话文学的实现程度,是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学语言现代转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时世平 《东南学术》2021,(2):205-213
《汉文学史纲要》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时所撰的讲义,其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虽仅有2200多字,但内涵丰富,对于语言文字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精辟阐述.通过《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鲁迅打破了文字的神圣论,探讨了文学的起源等问题,为科学地认识汉字、使用汉字以及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变革指点迷津,由此对于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也就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思路.而且,在言文一致的讨论基础上,鲁迅重申了文章的思想表达必须要通过文学修辞来间接地传达,以“美”熏刺人心.作为学者的鲁迅的缜密扎实的学术研究,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决绝言论,都是为了摆脱传统桎梏,实现个人、民族和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钟名诚 《云梦学刊》2003,24(6):19-22
朱光潜在美学、文艺学的研究过程中阐发了对语言特别是对文学语言的看法,展示了独特的语言批评观:言意观,发展观,语用观,风格观。言意同一,言意相随,言是意的组成部分是其言意观。文学语言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语言发展创新的关键,白话代替文言并适度欧化是其发展观。“修辞立其诚”是其语用观。人格与风格同一,风格也受到潜意识的影响等是为风格观。文学语言一是表现二是感动是其功能观。  相似文献   

16.
陈煜斓 《社会科学》2007,(4):170-176
李叔同的“学堂乐歌”创作是一种“别求新声”的现代追求;是一种不失传统的现代创新。他要借助西方的美学情调,推崇中国的精神内核。他的歌词创作未完成文学语言由古代韵文向现代白话的彻底转变,但从形式上打破了旧韵文的传统格局,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代词牌长短句的特点,在形式上又发展了现代长短句歌词的新品种,并依照西洋乐曲形成了自己崭新的结构。他在用西方音乐形式与“本国语言”向人们诉说最深沉的感情的同时,也展示了“学堂乐歌”民族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卫中 《兰州学刊》2010,(3):163-165
“五四”与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成就最大的两个时期,二者之间很难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但“五四”时期,汉语刚刚经历剧烈的语言转型,难免有粗糙、混杂之弊。新时期的文学语言有两个明显进步:首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合与协调,汉语克服了早期语言的混杂与生涩,充分显示了融合与成熟。其次,与现代30年文学语言整体的朴素与平实相比,莫言、苏童、林白等作家创造了绚烂与富丽等多种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8.
时世平 《东南学术》2021,(2):205-213
《汉文学史纲要》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时所撰的讲义,其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虽仅有2200多字,但内涵丰富,对于语言文字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精辟阐述.通过《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鲁迅打破了文字的神圣论,探讨了文学的起源等问题,为科学地认识汉字、使用汉字以及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变革指点迷津,由此对于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也就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思路.而且,在言文一致的讨论基础上,鲁迅重申了文章的思想表达必须要通过文学修辞来间接地传达,以“美”熏刺人心.作为学者的鲁迅的缜密扎实的学术研究,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决绝言论,都是为了摆脱传统桎梏,实现个人、民族和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袁红涛 《学术探索》2004,(4):113-115
要准确评价胡适文学改良主张的意义,充分理解其深远持久的影响,乃至深入认识新文学的性质,就必须对胡适所倡导的"白话"概念之基本内涵加以仔细认真的辨析。白话的上升与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国语运动的深入和"现代"意识的萌发有着内在联系,白话本质上是一种现代语言。对白话作为文学语言的地位逐步自觉的确认过程,也是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深刻裂变,文学格局进行重大调整的过程。由对"白话"概念的整体考察可以感知"五四"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创作出真正大众化的小说,解放区作家逐渐把特定地域的方言土语、景物画和风俗画纳入到小说的题材中去,形成了解放区小说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地域文化增加了解放区小说的艺术魅力、提升了解放区小说的美学品味,促进了解放区小说大众化、民族化的进程.但是,在解放区小说中,地域文化服务于以建立民族国家为重要奋斗目标的主流政治文化,小说的情感和主题显得过于狭窄和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