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娟 《兰州学刊》2012,(2):77-82
文章选取性别视角,分析智利养老金制度改革对两性利益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新旧制度,阐述涉及两性利益的制度改革,以及制度转变如何影响养老金的两性分配。其次,从养老金覆盖面的性别差距和养老金收入的性别差距两个方面,分析制度改革前后养老金两性分配的结果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智利养老金改革对女性不利的影响因素多于有利因素;新制度与传统制度相比,养老金覆盖面的两性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养老金收入的两性差距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2.
面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畸重的退休支出压力、养老金财务问题的短期性,波兰于1999年对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名义账户制与基金制个人账户计划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这一模式的形成与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双重支付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密切相关。波兰新养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仍面临着财政性养老金支出规模较大、缺乏公平性等问题。波兰经验表明,名义账户制不失为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应吸取波兰教训,建立改革配套机制,促进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中存在着养老金缴纳总量不足,政府填补历史欠帐动力不足;养老金缴费存在结构差异;协调多渠道养老筹资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养老金运作效率不高;养老金支付不足;统筹级别低,地区间转移困难等问题,通过对智利和瑞典成功经验的借鉴,我国应从养老金的归集与缴费;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的加强;养老金支付模式的改革;人员流动跨区养老基金衔接转移的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社会养老保障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OECD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反映和涵盖了世界主流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方向和方式.尽管OECD各成员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架构及历史不尽相同,但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趋势却惊人地相似.本文对OECD国家目前已经实施或者正引起广泛争论的改革方案分作两大类:参数改革和范式改革,其中范式改革包括名义账户制和部分私有化改革.在深入分析各类方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反映出的OECD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般趋势:改革而非革命.并基于政治多元主义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改革,引出对公共养老金制度根本目的之再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军 《理论界》2005,(1):158-159
本文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三支柱模式的方案进行设计,确定了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的缴费率和替代率,在此基础上对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的经济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孙树菡  闫蕊 《兰州学刊》2010,(1):97-105
智利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个人基金制为基础的养老金模式不仅为世界银行所推崇,而且也为不少国家所借鉴。但在实行了近30年后的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该国又因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弊病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保留并扩大原有制度的同时,增加了新的“团结支柱”,扩展了“自愿支柱”。这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回归。文章在对智利个人基金制进行绩效评估的同时,分析2008年改革的社会经济及国际金融背景,介绍其基本内容,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先阐述了哈萨克斯坦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解析了该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其效果,归纳出5条值得借鉴的经验,并针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可以看作一种政府对民众权益的承诺,该制度的转变必然会带来相关人员保障权益的改变甚至减损。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在转变过程中能够稳妥处理其隐性债务,是推动制度变革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选取智利、波兰和阿根廷作为典型样本国家,考察其养老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处理方式,并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养老金转制成本通常处理方法,以期为中国在处理隐性债务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的探索,应当考察养老金制度向基金积累制转轨的实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养老金制度向基金积累制转轨的实质是被动型赤字财政政策+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运作模式改变的只是给付方式,由原来的待遇确定型变成缴费确定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现收现付的筹资方式。养老金制度向基金制转轨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却使得国家在财政政策运用上陷入被动的局面,给经济带来挤出效应、市场扭曲与逆向收入再分配等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目前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且收入分配状况恶化。改革的匡正之道,应是立足于建立非纳费型国民基础养老金计划与缴费型名义账户制计划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升制度激励,消除劳动力流转障碍,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之,基金积累制不是养老金制度改革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名义账户制模式才是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归宿,是优化部分积累制技术路线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养老金制度改革风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许多国家大举改革养老金制度 ,有些国家甚至将其私有化。本文将这种改革风潮归因于人口趋势与宏观经济趋势的共同产物。许多国家政府认为 ,要想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制度带来的财政问题 ,要想使本国在一种联系日密、变化日新的经济环境下具有竞争力 ,就必须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此类改革可能会产生一种宏观经济效益 ,但是对将来的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 ,目前还不能定断。  相似文献   

13.
(六)智利经济状况的补充性说明 美国在拉美强行推行新自由主义以来,把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吹嘘为新自由主义的样板或成功范例.1994年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对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造成很大危害,有赖于美国紧急出手抢救,而国家不至于破产.2000年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使这个曾经享有"世界粮仓"美名的富庶国家一落千丈,至今还在危机的低谷中挣扎.各位样板,有起有落,现在只剩下一个智利了.  相似文献   

14.
(六)智利经济状况的补充性说明美国在拉美强行推行新自由主义以来,把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吹嘘为新自由主义的样板或成功范例。1994年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对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造成很大危害,有赖于美国紧急出手抢救,而国家不至于破产。2000年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使这个曾经享有“世界粮仓”美名的富庶国家一落千丈,至今还在危机的低谷中挣扎。各位样板,有起有落,现在只剩下一个智利了。称智利为新自由主义的样板或成功范例,起始于皮诺切特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的军事独裁政权。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整个拉美的新自由主义,都是从这个…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养老金双轨制"产生背景及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归纳了目前学界对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必要性、如何实现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和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这些研究做了简要的评述,指出了不足之处和未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部分积累制的总体模式下,进一步明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可以概括为"基础统一、多元多层"的三层次部分积累制模式,主要制度包括城乡老年津贴、基础养老金、职业养老金、自愿养老金。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民的目标;妥善处理和解决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所产生的历史债务;提高养老保险的经办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养老金制度建设;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问题,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重重阻力何在及导致的原因,依据公平福利刚性的原则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提出改革取向与政策建议.这对于明确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路径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但因缺乏明确、连贯的改革思路和价值导向,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始终在诸如"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争论中踯躅不前,制度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现阶段改革应聚焦于制度运行中的逆向调节、分配不公等问题,逐步构建全覆盖、城乡统一的国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在坚持社会公平导向的同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谨防改革的"民粹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养老金是用于老年人日常支出的现金,其制度安排可看作一个基于人口统计的长期负债计划,养老保障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信托模式管理养老金已在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但目前养老金信托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法律视角审视中国现行的养老金政策,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概念混淆、定性不清、目标不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乱收税、碎片化、待遇差、福利陷阱等现象,为了有效化解上述问题,应当根据养老金信托雪球效应,深入探讨养老金立法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受托人制度安排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福利私营化的理念入手,通过分析不同福利国家类型背后隐含的福利理论,力图探讨在福利私营化过程中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