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视唱练耳的目的包括音乐听觉能力、视谱即唱能力、音乐记忆力等方面内容 ,它可以通过节奏、单音、音程、和弦、视唱训练等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课作为一门高师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听觉训练中的音阶、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和视唱训练入手,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训练方法,使大家能够了解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把音乐理论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从练耳的内心音乐听觉训练,音高、音程、和弦以及节奏与节拍训练,旋律训练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训练步骤。实践表明:该套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拍感、节奏感、旋律感、调性感等多种音乐感觉和记谱能力、发展音程能力、和声听觉能力以及音乐记忆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匈牙利、巴尔干、欧亚结合部的民间音乐 ;四、五度和声音程结构 ;非韵律节奏的典型手法 ;特殊配器的形式组合 ;跨国文化的挖掘与融合 ;“拱桥形式”的特征曲式结构 ;具有农民气质的作曲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视唱练耳考试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通过视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考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本文从视唱练耳的考试内容、考试中易出现的和应注意的问题,考前的训练与准备三方面阐述了全面的、系统的加强考生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爵士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听觉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爵士钢琴演奏对乐感及听觉要求非常严格,要想学好这门乐器,就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及固定音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过程中要强调音程感的建立和乐感的培养,准确地看谱视唱及视奏。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听觉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音乐动机随着音乐的发展出现的力度、速度及音色的变化,需要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去解决。每一种音响效果的差异都需要用一种专业的技巧去完成,如果学生听力能力达到专业标准,就可以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常感到不适应,教师应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读、思、说、记、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听力训练重要性的阐述及弹奏中节奏与速度的常见问题的解决两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使高师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让音乐富有生命,从而使学生可以完美自如地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9.
苏州山歌是吴地山歌的典型代表,涵盖了吴地山歌的各种类型,有大山歌、小山歌、长篇叙事山歌等。大山歌声调高亢嘹亮,常在高音区的拖腔上作颤音与跳音装饰,结构庞大,节奏自由,声腔自由宽广兼有真假声,旋律跌宕起伏,常见音程的大跳。小山歌则结构短小,音区不高,旋律起伏不大,旋律以级进为常见,偶有旋律的跳进,这种跳进一般是因为音程的转位而造成,其旋律清丽流畅,圆润而细腻。而长篇叙事山歌曲调节奏比较规整,句幅较紧凑,吟诵性较强,结构较松散,其旋律清丽委婉、简洁流畅、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0.
苏州山歌是吴地山歌的典型代表,涵盖了吴地山歌的各种类型,有大山歌、小山歌、长篇叙事山歌等。大山歌声调高亢嘹亮,常在高音区的拖腔上作颤音与跳音装饰,结构庞大,节奏自由,声腔自由宽广兼有真假声,旋律跌宕起伏,常见音程的大跳。小山歌则结构短小,音区不高,旋律起伏不大,旋律以级进为常见,偶有旋律的跳进,这种跳进一般是因为音程的转位而造成,其旋律清丽流畅,圆润而细腻。而长篇叙事山歌曲调节奏比较规整,句幅较紧凑,吟诵性较强,结构较松散,其旋律清丽委婉、简洁流畅、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1.
视唱练耳课程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音乐及其教育体系的传入而在我国诞生的,它是一门基础课,可以说是音乐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是每一个走上正规音乐之路的学习者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传统的祝唱练耳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潜能力;培养其音高、节奏和音乐感,并通过训练培养出对音高、节奏、音程、和弦等的听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课程在西方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奥尔夫教学法等),也有一系列的配套教材(如【法】雷利·蒙思的《视唱教程》、G·威特利奇等编的《练耳》等).而所有这些,大…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意味着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权威角色逐渐转变为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角色.教师对学生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进行有效监控.通过建立学习者档案、学习者合约,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系统,要求学生记英语日记等,教师可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同时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教师在进行有效监控时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有不少重点或难点。譬如,声母的发音特点、舌面单元音韵母的发音原理、音节结构的分析等问题,学生在分析、理解、记识上常常感到困难较大;而这些问题又是学习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学好普通话语音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记识,就成为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摸索,现略述如下,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上,在汉语中,诸如音节的顿、韵脚、平仄、叠音、双声叠韵,以及某些相同的语音成分,它们都可以是形成节奏的“可比成分”。由于它们连续交替地出现,方才构成语言的音乐美。本文讨论形成语言音乐美的各种可比成分及其作用。较之于音乐,语言形式缺乏音乐旋律中音程、和弦等表现手段,故要使语言具备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便要求尽可能多地调动语音中的可比成分,表现语言“交响”合成的节奏美。文中还论及语言节奏美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筑造型是二年级<建筑设计>的阶段性目标,学生应具备设计创新的基础.该课的教学应注重收放的节奏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实现其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德国音乐学院实行教授负责制,教授所开的课程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教材,都是教授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材授课。但所有的带课教师必须是学校的老师,有较统一的授课标准。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四学期主要为:1,旋律:为基础听力作练习调内跳动的旋律,没有转调(低声部)。和声:单音向上构成音程、和弦、先现音,不同终止式(完全、半、阻碍)。节奏:十六分音符、三连音、附点在不同的节拍中,拍子:6/8,2/4,3/4,4/4。2.旋律:合唱声部,带副属和弦的旋律和转调(两声部)。和声:开始和声听觉训练(不能跑调)。节奏:连音线和休止,拍子:4/2,3/2,5/8,7/8。3.旋律:特殊音阶的旋律(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多声部中的旋律。和声:和声性降低的听觉训练(多次转调、较长的转调)。节奏:大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2对3、3对2、4对3、3对4变换拍子。4,旋律:音程练习(自由调性和无调性旋律)。和声:和弦之间没有调性作为联系,省略三音的三和弦。节奏:复杂拍子.现代作品。  相似文献   

17.
要想成功演奏小提琴必须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要有固定音感。听觉训练在教学中要注意音程感的建立,注重乐感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模唱、构唱及视唱。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小提琴专业学生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任意的一首音乐作品中,音乐动机随着发展而出现的力度上的起伏,速度方面的变化以及各声部之间的音色、力度对比等,都需要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去加以解决;每一种音响效果都需要我们用一种专业的技术去完成,具备了敏锐的听力就可以正确地指导我们去完成所要表现的音乐作品及其风格。  相似文献   

18.
洛扎诺夫法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舒适的教学方法,又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这种方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造的.它是将学习和音乐(唱歌)、游戏、演戏结合起来,寓教学于欢乐之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洛扎诺夫法的教学方式程序如下:教师说明新课文;教师读课文,用不同声调,连读三遍(如第一次用谈话的声调读,接着用私下耳语的声调读,最后用十分得意的声调读);播放音乐,教师接着音乐的节奏,再把课文连读三遍,此时,他告诉学生,不要听他读的东西,只注意听音乐;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教学过程化考核,通过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更为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教学的一种特殊教育系统。它以多功能、多模式实现了语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利于加快教学节奏、增加语言输入和听说实践活动 ;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有利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