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君甫 《社区》2012,(3):63-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 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 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煨畸,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  相似文献   

2.
苗君甫 《社区》2012,(2):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一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烦恼,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我听着母亲的话,开始有点感慨。  相似文献   

3.
读者广场     
我前个时期看了两本中国书:《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感到很痛快、很高兴:中国人已经知道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了,并知道如何维护自己形象了。 我们移民澳大利亚,深感当地人对中国很不了解。中国人给澳大利亚老板打工,老板付的工钱是每周30澳元(一澳元约相当于人民币5.8元),而付给当地人的是每周170澳元。中国人提出疑问,对方回答:你们中国人不是每月才200多元人民币吗?我付的够多了。更可笑的是,我刚去时有人竟问我:你见过汽车吗?我说我家就  相似文献   

4.
“小靖子……”这是以前。 “小齐子……”这是现在。 自从靖哲负伤到伤好归来,我们都很想他。现在,他的腿也好了,而我……也成了“小太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父亲下厨房     
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是位从北京来到山区,奉献了一辈子、被组织上授予“山区人民的好公仆”的基层领导干部,但谁也不晓得父亲还是位精通煎炒煮炸的掌勺“厨师”。 其实,有关父亲“下厨”的经历以前连我也很少见。他经常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兄妹的生活和学习,一切“后勤工作”主要靠姥姥和当教师的母亲来完成。然而父亲是一个干啥都要干出个名堂的人。他管林业,当地的林业工作能在全省受表彰;  相似文献   

6.
《山西老年》2012,(7):65-65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2岁,有轻微的精神病。由于我在外地上班,所以便跟哥哥就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双方约定:母亲随他一起生活,由他作为母亲的监护人,而我则。每月向母亲支付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去年10月,我从外地回来才知道,哥哥不但没有细心照顾母亲,反而将母亲所有的十万元存款转到自己名下,而且就连我每月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也没有全部用于母亲的生活开支。母亲现在过得很不好,我想把母亲接到我那里住,但哥哥不同意,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过完中秋就快到重阳节了,对于长年在外忙碌的我来说,这段时间是陪陪父母、尽尽孝道的好时机。当我赶到父母家,父亲正在做饭,母亲在厨房里指导着他怎么做。其实父亲以前很会做饭,现在不是忘了放油就是多加了盐,所以由母亲在旁边指挥。母亲的眼睛还没恢  相似文献   

8.
感受幸福     
今天,我和妈妈乘公共汽车去市内商场。车在一站停稳后,上来了一位跛脚的母亲和一位大哥哥。母亲显得十分疲惫和苍老。这位大哥哥从面相上看,就是一个弱智的人。坐下后,母亲搂着他说:“宝贝,不要怕,坐汽车是很稳的,很安全的。”其实,这位母亲的宝贝,可能已经到该上高中的年龄了。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对母子,大概是在同情这位母亲,也在羡慕儿子从母亲那儿得到的这样细腻的爱,这样浓浓的幸福。我想,大哥哥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母亲的爱中,生活在幸福之中,他一定会好起来的,也一定能上学读书,将来成家立业。  相似文献   

9.
谁该示弱     
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于是将母亲接到家里来住。母亲来了之后,照顾孩子之余。她还能兼顾给我们做做饭。和以前一下斑就忙着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相比较。我和老公现在下班就能吃到现成的饭菜,而且花样翻新,滋味丰美。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了问题。母亲爱孙心切,只要孩子想吃爱吃,花销多少她都不会计较,也从不考虑营养是否均衡。于是,我责备母亲不该由着孩子。  相似文献   

10.
五厘米距离     
李兴海 《社区》2008,(32):27-27
一位四川朋友,性格极为怪癖。虽然整日与自己母亲生活在一起,却从不向我提及有关她的一切,甚至会在我无意提起他母亲之时,一反常态地对我大发脾气。之后,我小心翼翼再不去提及他所忌讳的这类问题。这样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多年后的现在。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三天前的一个夜晚。紧张的复习终于压垮了我,我浑身发烫,不断地咳嗽,迷迷糊糊似在梦中……忽然听到有说话声忽大忽小,我大惊,细听,原来是书包和桌子在对话:“书包老弟,你是不是太胖了,撑得我实在受不了了!”课桌埋怨道。“哎,课桌大哥,你真是有所不知呀!你不知道我书包原来可苗条呢,在你肚子里那才叫舒服自在哩!”书包说。“是啊,那时候多好呀!可你现在怎么变得这样了呢?”课桌不解地问。“由于小主人的学历一年比一年高,我的饭量也就随着增大。现在,我好难受呀,血管都要崩溃了!你知道前几天我称了称,有多少斤吗?”“顶多十五斤。”“哪…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叫“通用汽车”的ID在国内某微博网站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条消息。这个ID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出生于1907年9月16日,家乡在美国,现在上海浦东新区。“他”还俏皮地跟各路朋友打招呼“我是通用汽车,你是谁?以前我喜欢喝汽油,胃口太大,现在我的胃口和我的日本同行差不多,还爱上了喝氢气、乙醇和插电。”  相似文献   

13.
手握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地说:“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屠格涅夫后来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件事,他最后写道:“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这似乎是一次有悖于常理的不可思议的“施舍与被施舍”:作家…  相似文献   

14.
民歌助长寿     
白德玛 《新天地》2017,(2):60-61
“阿妈,你105岁了,我今年也78岁了,我和你一样都是老人了.”201 6年1 2月6日,在广西马山县白山镇新汉村国兴屯,78岁的罗育辉在院子里和母亲马金莲聊天.“阿弟阿妹都走了,现在就剩我了,如果有一天我比你先走,你也不要伤心.”罗育辉动情地对母亲说道. “不会的,我比你老,你是我儿子,我现在还很好呢,我都没说走,你怎么就说走了呢.”老太太忍不住责怪起儿子.  相似文献   

15.
唉……没办法!老妈不顾我的苦苦哀求,毅然和老爸两个人“离家出走”。现在好了,中午又该我这个“高级厨师”做饭了,我转过身。着了看桌上那老态龙“钟”,蛮有精神地用“嘀嗒”声向我报了时:“北京时间十一点三十分整。”我无奈地撇了撇嘴:“该做饭了,要不然老弟回来,又要发扬伟大的唐僧传统(不停地在我耳边碎碎念了)。”  相似文献   

16.
周末在西单逛街无意中遇到了死党林林。几个月没见,林林简直变了一个人,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白领,小白月入6000有余。以前的她生活单调,财务情况混 乱;而现在不仅神清气爽而且开上了一辆崭新的红色POLO。 “啧啧,不错啊林林,短短几十天不见就成了有车一族!快招供,是不是找男 朋友了?”我打趣道。“什么啊!”林林笑着说,“男朋友影子都没见到,小女子 全靠自己。”说罢一脸的自豪满足感。看着我诧异的表情,她继而一字一顿告诉我 们:“这年头,拥有一份好工作比拥有一个好老公简单,拥有一种好的理财方法比 拥有一个好男人更可靠。身为e时代的女性,只要肯多花一些心思,建立在理财 上的信心,就能像我现在这样了。” 林林笑着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方法,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理财师, 经他诊断后,我发现了自己生活中存在三大误区,改正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 仅让我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变,我的生活也比以前精彩多了。”  相似文献   

17.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18.
《农庄》是约翰.厄普代克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我”和母亲的矛盾:母亲希望“我”留在农庄,不要返回都市,而“我”则坚持出售农庄,回到纽约。农庄是乡村文明的象征,纽约是都市文化的隐喻,因此,母子矛盾其实也就是两种生活状态的冲突。“我”的选择代表着现代人对“诗意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20.
丁宁 《新天地》2012,(5):50
丁老师:您好!我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心里有些着急。说起来我母亲可不容易了。父亲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妈妈把我们抚养大。现在我弟弟已经博士毕业,在国外一家大公司做技术工作,买了房,也娶妻生子。他总想接我母亲到他那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