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多民族和多文化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即是一种为了谋求多民族、多文化在一个国家内共存而形成的国民统合措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在上述两国以什么方式或多大程度上能够付诸实施,学者们难以达成共识,评论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美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认同,并且将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植根于文化沃土之上,创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公民教育模式.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可学习和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经验和方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认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导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全球化大潮将世界各国席卷入相互共生的全球化空间,教育场域也充斥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与拷问.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及其行为模式更多地止步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并未解决文化间平等对话的现实困难.就学前教育而言,对实践过程中文化迷惘现象的反思、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在地化理解和适宜性文化的本土生成,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合理发展的应有取向.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与媒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的文化研究使人们能够剖析当代媒体文化产品,从而获得应对文化环境的能力。近年来,文化研究已经开创了社会文化研究的一整套方法,主要包括文化的生产与政治经济学分析、文化的文本分析、文化的受众与接受分析等。这种多元的方法从媒体文化文本中分析生产、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国籍与意识形态等维度,并研究它们对受众接受文化时产生的影响。媒体文化效应的多样性与争议性要求文化研究运用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与多视角的综合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志伟 《社科纵横》2012,(9):130-1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弱势群体基本的人文关怀,但是其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些张力贯穿在公民教育整个过程中。具体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内部在地方性知识与外来文化之间、异质性取向的民族身份与同质性取向的公民身份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诉求与政治诉求之间等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7):137-140
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应强调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还应强调全民族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认同与自信,使其不断统一于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要求之中。  相似文献   

8.
利益是价值的尺度,可以用利益认同来推动价值认同。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风险问题,化解社会风险可以实现利益认同,进而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立利益机制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体现在四个方面:化解经济风险,巩固核心价值认同的物质基础;化解政治风险,创造核心价值认同的民主前提;化解文化风险,营造核心价值认同的人文氛围;化解公共风险,改善核心价值认同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的文化论争中,多元文化主义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赫勒的三种文化概念,即高级文化概念、文化话语的文化概念和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可以被借用来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可能性途径进行探究。由此导致的结论是:只有从宽容走向团结,从对差异的承认走向与他者真正的对话与交流,才能避免将差异理解成无差别的多元主义,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女娲神话作为文化遗产在“神话主义”的逻辑下被政治性运用与重述。在文化遗产评选与保护过程中,女娲的遗迹得到重建,女娲的民间信仰活动得以恢复。女娲在现代国家文化语境下获得了新身份,被重述为文化英雄和人文始祖。同时,围绕女娲神话遗产开展的庙会、旅游、公祭活动,使女娲神话重新整合为当代公共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宋全成 《求是学刊》2014,41(6):185-191
多元文化主义是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多样性的族群、语言、文化和宗教的矛盾而实施的一项成功的社会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移民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的迅速增长而导致的欧洲伊斯兰化的担忧加剧,国际上反恐政策诱发的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内的穆斯林族群与主流族群的分裂以及穆斯林移民的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对当代欧洲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构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尽管西欧各国政要纷纷抨击并宣布放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但实际上,完全放弃多元文化主义、重新恢复到同化的单一社会政策已几无可能,新型的多元文化主义是实现欧洲国家族群和谐、宗教文化共荣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认同本质上是要确立一种以支配为目的不平等关系以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然而在形式上必须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和治理绩效来强化政治权力客体的平等感受,但其作用发挥必须基于社会权力资源的公平配置,这一要求使得政治认同水平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公民社会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3.
政治认同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认同是研究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的重要概念.政治认同的层次分析就是根据政治认同者的身份和政治认同的对象所作的分析.政治认同的身份层次是基于认同者的不同身份背景而对政治认同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主要有阶级阶层身份、政治身份、民族身份、文化身份、性别身份、年龄身份等.政治认同的对象层次是从认同对象的角度所作的分析,主要有政治主体认同、政治规范认同、政治程序认同和政治意识形态认同.对政治认同进行层次分析的理论意义是可以深化政治认同理论,使之更加具有解释力、穿透力,而其现实意义是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政治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4.
李德顺 《求是学刊》2002,29(2):9-15
本文就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多元文化的命运问题 ,作出了一点思考。认为文化 ,特别是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如何对待全球化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格局方面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两种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文章分析了这两种基本态度各自的思想理论前提、特征和主要表现 ,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理论问题 ,并以“9.1 1”事件为例明确地指出 ,过于极端化的文化价值普遍主义立场 ,是可能引发国际恶性冲突的重要根源。因此主张探索一种新的文化价值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内陆型文化与西方海洋型文化导致了它们与协商民主价值之间的融合与背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众在政治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西方政治思想则始终体现出政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在西方则是人性本恶和趋利避害占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蓄了统一、尚同的思维惯式,而西方更崇尚竞争。协商民主价值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构建,体现出中西方政治文化比较中的兼容并蓄特征。要通过构建协商主体的独立政治人格,保证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注重对公民公共理念的培养,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实现协商民主的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医疗改革历史过程中贯穿的最基本社会价值观矛盾,是公民自由权利与政府权限的矛盾,背后支撑的理论主要是左右美国社会主流思潮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美国医改过程中的社会价值冲突,主要以市场竞争和社会公平、平等主义和自由主义、种族歧视和种族平等的形式呈现。这种矛盾与冲突,使美国人在医改的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导致美国历史上的医改特别艰难。  相似文献   

17.
吴建业 《社科纵横》2012,(5):119-120
政治认同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对于维系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降低或节约统治成本、促进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看到,个体政治认同的实现还受到其他认同的影响,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有紧密关联,必须深入探讨政治认同与诸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每一位个体,为了认清他周围的世界并在其中从事活动,都应当能够以某种方式理顺并整理好来自外界的社会信息流。没有这种认识系统,个体就无法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与评价,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认识系统的核心和最抽象的层面,构成了基本价值或价值取向。这些基本价值体现为指导人类行为和一般活动的最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万生更 《社科纵横》2010,25(1):146-148
陕西历史上曾出现过汉唐盛世的辉煌,但现在仍属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后发展省份,在社会发展中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分化及占有的现实,对陕西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文化认同有利于提高陕西文化的软实力,有利于消弭社会阶层的裂隙,实现陕西和谐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越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原本居住于同一区域的有历史渊源的边民群体由于国界线的明确划分而归属于不同的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两国边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国家归属意识.但边民对所属国家的认同总是与具体而实际的民族利益的情感相联结在一起,它不可能离开国家语境而单独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国家制度的设计中充分考虑边民权益的获取和传统表达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