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则是文化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各种文化价值的观念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文化的精神支持,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独立、自由、民主、奋发图强的人文精神和尊重事实、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就形成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本文就我国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民生公司的企业精神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作孚作为解放前民族资本中最大的航运组织的创始人,其管理思想最集中地表现为一种企业精神———民生精神。这对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促进管理的现代化;以文化为引导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以激励机制倡导刚健自强、吃苦耐劳的企业精神;有民族的、时代的及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以文化的要素来进行管与理,更是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企业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企业文化,进而对新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同时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这种注重情感的管理方式通过文化培育、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在影响人的行为同时,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走向也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群体价值观,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观念与行为的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现代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其在相互促进中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入手,着重分析了二者如何促进企业达成其战略目标和实现其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本质内涵,既反映了器用层面的物质文化,也反映了观念层面的精神文化。作为意识范畴的工匠精神是在科技、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组织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类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工匠精神生发环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社会分工变迁、企业管理行为变革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碎片化。重塑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方略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体系,彰显价值和文化自信;走共富之路,营造和谐笃定、持之以恒、拼搏进取的社会氛围;完善制度和管理,为弘扬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个体风险管理,打牢工匠精神主体的能力和自律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构、变迁和发展与“校园人”主体实践紧密相关。基于西方人性假设理论,从“文化人”假设的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着手,分自主的人、观念的人、全面的人和创新的人四个层面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价值诉求进行探讨,并在实践向度上提出了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等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姿的表现,企业文化建设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了基层。企业精神(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华,也就成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这是因为,培育企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逻辑发展,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部,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传统的价值观念成为目前遏止企业机制转换的隐形锁链,亟需治理和重塑。企业精神的培育要有正确的目标导向,树立以人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确立自强自立的观念,实行经营管理的战略转变,确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培育企业精神,不仅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还要有精湛高超的艺术,把握时机,巧妙推进。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统的差异带来中西方新闻价值取向及报道观念的差异。本文以灾难新闻报道为例,从传播者角色定位、新闻主体选择、报道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考察中西方新闻报道观念的差异,并对形成这一差异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才能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价值观的主体基础。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不仅将人民作为价值主体,而且将人民作为价值评价的主体;同时还强调人民利益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关注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等等,都是邓小平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是一个公司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体现。卓越企业具有以下精神特征 :一是相互尊重 ;二是相互信任 ;三是崇尚理性 ;四是止于至善 ;五是追求理想。这五种精神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市场和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探讨了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理念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企业理念文化主要有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经营哲学等四个部分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化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中,文化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是一种更符合人性、更有效率的新的管理理论,是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作出的选择,也是企业对社会全面进步应尽的责任。中国企业在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必须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通过尊重和关心职工,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以及实施绿色管理去加以完成。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经济精神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相适应并能影响其发展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包括主体精神,竞争精神和法治精神,主体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价值创造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创造价值客体或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价值创造从价值客体的创造来看是主体客体化,从价值的创造来看是客体主体化过程中主体本质力量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创造过程既是创造企业审美文化和企业审美文化价值过程,也是企业和企业成员价值创造过程,是企业价值和企业员工价值的确证,这是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创造的本质。创造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就是在遵循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创造企业的精神价值、形象价值以及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激励理论一直被许多企业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致胜法宝,然而真正的实施效果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好。这主要是因为,需求并不是人行为动机的全部。文化价值观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角度影响着人的行为动机,因而深入研究员工的文化价值观对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极为重要的。在国内企业界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远未得到重视。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变中得到启示,为我国企业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复兴中华文化、凝炼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化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根据,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文化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多元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特点。建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普世性的原则。依循这些原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应凝炼为:"忠孝.仁爱"、"民主.公正"、"自由.和谐"、"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价值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价值的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主体及人类社会发展、完善。价值观念是对现实价值关系的评价性反映,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价值观念与价值观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价值观的本质是主体的价值立场、态度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