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的江南名镇光福,是镶嵌在万顷太湖之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光福,名称邓尉,因山得名,位于苏州城西约28公里,是一座山水环抱的古镇。其西与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南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毗邻,运河贯穿,国道擦境,机场通航,形成了“海陆空”并举的便捷交通,堪称“上海浦东”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2.
苏南古镇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为我国著名的陶都,它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3.
《华人时刊》2009,(1):48-49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又称石头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令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南京赏石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江苏赏石资源丰富,古代称之四大名石的太湖石、昆石等就产于江苏;闻名遐迩被称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的雨花石就产于南京。  相似文献   

4.
《华人时刊》2008,(9):94-94,F000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又称石头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令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南京赏石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江苏赏石资源丰富,古代称之四大名石的太湖石、昆石等就产于江苏:闻名遐迩被称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的雨花石就产于南京。  相似文献   

5.
素有“太湖明珠”之美称的西山镇,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镇。她由主岛西山和周边群星拱月般的21个岛屿组成。 西山位于苏州城西南,总面积为82.36平方公里,人口4.7万,与苏州国家旅游度假区一桥相连。距吴县市充福机场6公里,距苏州市30公里,距上海市120公里,水陆空交通非常便捷是苏州西部沿岸最风韵的部分。这里的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果木繁多,常年葱郁,已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因为这里湖岸开阔。倩影婆娑的芦苇曲尽,忽是密密匝匝,绿浪翻滚;忽是三枝两枝,悄立于草滩  相似文献   

6.
郝浪 《百姓生活》2014,(1):46-47
昔日绣娘,如今成了创业明星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自古拥有苏绣之乡之称的江苏苏州镇湖,是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刺绣的兴起,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盛产蚕桑有关。镇湖地处太湖一隅,交通不便,农闲时,心灵手巧的镇湖女人纷纷拿起银针、丝线,刺花修被,贴补家用。镇湖刺绣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历史上的镇湖刺绣,大都以日用绣品为主。  相似文献   

7.
木渎     
木渎镇位于苏州古城西部,西邻太湖,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吴中第一镇”之美称。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筑姑苏台,运输建造用的木材堵塞了河口,留下了“积木塞渎”的传说。木渎是太湖门户,是沟通苏州的交通枢纽,与苏州城同龄,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乾隆的宫廷画师徐扬绘有一幅写实性长卷《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芳繁华图》,其中一半篇幅画了木渎,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六下江南,六次驻跸木渎,可见木渎当年的重要以及其商业的繁华程度。  相似文献   

8.
《华人时刊》2008,(10):94-95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又称石头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令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南京赏石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江苏赏石资源丰富,古代称之四大名石的太湖石、昆石等就产于江苏;闻名遐迩被称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的雨花石就产于南京。在南京观赏石文化史上,贾谊、王维、苏轼、孔尚任、曹寅等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收藏奇石的爱好,留下许多赏石佳篇。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的传统解读,主要基于社会记忆等理论,形成了“文化—记忆”框架。但随着文化资源日益复杂多样,与社会的互动关联更为深刻,传统解读框架难以支撑。本文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将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置于“文化—资本”的框架中加以审视,实现了对其对象范畴和社会互动的新解读,焕发了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在当下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太湖若有情,她也“当惊世界殊”,被她身旁的无锡县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感动。 无锡县环抱无锡市区,寻常比喻当然是“绿叶扶红花”了。不过,这比喻在这里不太贴切,无锡县不甘当绿叶,它的超速发展直逼市区,也已成为花朵了,它正与市区这朵花争奇斗妍呢! 驱车或漫步在无锡县大地上,你会觉得是处在一个大工厂或一片大工地。就连同行的就读于南京大学的新西兰留学生欧文山也说:“发现绿色田垄时,才知道这里是农村。”那宏伟的厂房,有不少超过城市;那漂亮的住宅群,准让城里人羡慕;那各具特色的建筑,都很上档次。35个镇,35个农  相似文献   

11.
汉川 《百姓生活》2011,(12):62-63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南浔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早在明清时期,南浔的经济就十分繁荣,素有“江南巨富之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之誉。现在,这里的沿河古民居建筑群,不但有多处江南名园,还保存有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古民宅和中国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东北郊,有一个闻名大江南北的小村庄。这就是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村镇示范点”的徐州市贾汪区韩场村。该村199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利税4589万元,人均收入5100元。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乡镇企业十强村”、“利税第一村”称号,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夯实经济基础,奠定物质保障。 改革开放后韩场村提出了“工业兴村”的口号,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向地下要效益,韩场人凭着仅有的1400元资金,硬是掘出了韩场村历史上第一口煤井,并在滚动中发展,相继建成了第二口、第三口,形成年产原煤20万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镇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北部,地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之畔,现为我国5A级风景区。 "东方小威尼斯"同里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7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4.
正古色古香宝塔街烟波浩渺的三万六千顷太湖,别称震泽。江苏吴江古镇震泽借太湖之光,因此得名。震泽自古就是好地方,柳亚子先生有诗赞道:"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号震泽。"不久前,笔者慕名前往观光,不虚此行。震泽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它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毗邻太湖,居吴头越尾、苏杭之间,有天堂之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一来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颇具部族遗风的北朝宗室出镇,还是形成父子共治“家天下”格局的隋唐宗室出镇,都是中国古代皇权运作的不同形态,深受不同时代历史条件的影响。从宗室出镇的特征演变与最终舍弃来看,北朝隋唐间的皇权政治演变走出了南北朝的变态,而且崭露除了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共治”之端倪。  相似文献   

16.
“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的一种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它形成于中世纪大学,在近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教授治校的形式和程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基本内涵没有变,这是大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现代大学对教授治校传统的“弱化”甚至“异化”现象亟须我们把握教授治校的实质内涵,分析其存在、变革的合法性和现实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现代大学中继承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7.
云龙县白族诺邓村寨于2002年1月24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又被列入云南省分类打造“旅游名镇”计划的22个开发建设型“旅游民镇”之一。通过实地考察,以云南山地白族聚落——诺邓村为例,以村落中的“建筑”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建筑的基本单元、建筑的类型以及建筑的空间构成等问题,逐步扩展研究由建筑组团而形成的街坊组团,从而可以为解析村寨巷道系统、结点空间以及整个聚落空间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在思想文化领域横行霸道之际,一向以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权威自诩的我校某教授,曲意逢迎,在史学上颇多“发明创造”。这里,我们仅就近年来他喋喋不休的所谓世家豪族“复辟奴隶制”问题,进行一些剖析,看看他为了适应“四人帮”的需要,是怎样肆意践踏马克思主义的。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横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对于它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本来是个严肃的学术研究课题,不同意见,可以通过自由讨论,求得解决。但某教授近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紧跟“四人帮”大放厥词,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建立于1981年,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本学科点于1988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九五期间又被列为复旦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该学科点所在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被确定为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学科点现有教授9入,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4入.讲师5人.学术梯队与年龄结构某水公frp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邹逸麟教授,主要研究历史经济地理,黄河史;张修佳教授,主要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古地图研究;周振鹤教授,主要研究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制度史、…  相似文献   

20.
走近靳生禾     
最早知道靳生禾教授是通过省城的一家晚报,其时靳先生的《地名典故》在这家报纸上连续刊发,而笔者又是这类文章的爱好者,不免有些“爱屋及乌”,因此大概在那时,就有了采访靳先生的念头。惜乎,由于种种的原因,直到今年的夏天,才在靳先生的寓所里看到这位被誉为“中国军事历史地理第一人”的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