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雾所描绘的一幅唯美画卷。然而,在我们这个人口剧增,工业化、城镇化高歌猛进的时代,这种诗意化的自然意象却渐行渐远,特别是当自然的雾气演变为黑云压城般的雾霾并肆虐大半个中国的时候,这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中国古典画卷已经被捏揉得面目全非。当今中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局部到整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种环境问题已经全方位呈现。在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毋庸讳言,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极其严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之痛、国民之痛。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宇宙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成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供人颐养和游憩的综合艺术品,是艺术的宇宙图案。其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对大自然的简单模拟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创作理念,都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象”化。该文在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最后指出了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提出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自然、文化、生态、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乃生命之源,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水资源的治理、利用贯穿着整个人类史。在中国古代,如何处理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问题是解决国家水资源问题中至关重要的环境议题,对此,中华民族在与自然持久的互动中始终积极作为。这样的努力同样体现在对大运河水利网络的部署中。历史表明,从最基本的民间生活用水所需到国家层面的水治理战略,从内地城乡生活用水的匮乏到沿海居民获取淡水的艰难,水在社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里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环境之变迁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原因在于其地理位置、空间规模适中,地质事件突出,环境特征显著以及人类活动时间久远等方面.其中尤其以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理环境基本格局的影响,气侯变迁对中国自然地带和非地带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中国地表环境系统的改造及温室气体排放对中国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最能反映全球变化中之中国地理环境变迁的驱动力、过程、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明王朝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榆林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边塞要地,这里是汉民族与匈奴、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长期混居之地,也是汉民族与诸少数民族长期发生战争交战拉锯之地。在和平时期,这里又是汉族居民与少数民族居民进行商品贸易的重要场所,因此,榆林市的地域文化必然会受到诸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长期战争的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形成显明独特的具有边塞特色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该文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从人、自然、人文精神之关系中提出人类环境与发展文明中的问题与改变这些问题的人文文化出路;道德评价及其标准的探讨只是个开端,若要环境与发展兼得之就必须注入人文文化的保障因素,这是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韵文韵之源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韵文之韵,源起于古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这两方面促成古人解决了与韵密切相关的三个最重要问题:一是实现从“自然之韵”的原始启迪到”社会之韵”的成形诞生,从而解决怎样才能押韵的问题;二是实现由“自然之韵”的高频短促节律到“社会之韵”的低频舒缓节律.从而解决按怎样的节律来押韵的问题;三是实现从对韵质的直接感知到自觉地选取恰当的质表达情感美感,从而解决选择什么字眼来押韵的问题。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了中国韵文之韵及与之相关的各质素的孕育、成形和诞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松柏是百木之王,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松柏的自然属性与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许多呼应与契合之处。该文主要从高洁的人格和品性的象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及生命常青与淡泊清高的追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松柏情结”。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之"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各地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后果相当严重。如何有效地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建设项目开始投资建设之前,在项目决策阶段就应该严格把关,充分重视环保条件评估,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今环境史的角度看,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堪称一篇环境史研究的经典范文。在此文中,恩格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考察,揭示出了科学的人与自然关系应该是人属于自然、内在地统一于自然。恩格斯认为近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生产劳动的发展变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关键。恩格斯的这些深刻思想对于当代的环境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其他居住地的人们而言,那些居住在洛基山脉的人们享受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通常,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都是自然与文化耦合而成的产物。一般说采,某处原始的自然,一旦遭遇移民,就会烙上某种人类文化的印记,从而很难保留原始的自在样态。大多数风景都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但也有很多风景,对它们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仍然是自在的自然——这是相对于由文化主导的人化风景而言的。较之于美国东部这处被文化驯化了的风景而言,西部的洛基山脉则是一处被文化遗忘了的风景,一处以自然为主导的美丽画卷。它依稀告诉我们:不是自然存在于我们之中,而是我们生存于自然之中;环境是我们的,我们是环境的,我们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联合体”;文化的风景之美,较之以永恒而丰富的自然之关,不过是暂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悠久深厚的自然审美传统 ,游山玩水、园林建造和于诗画中吟咏描摹山水是中国人自然审美的三种基本形式。此传统至今仍有重要的学理和现实意义。理论上 ,它有助于我们解决诸如自然审美、人类审美意识起源、美感从生理快感到心理快感之飞跃、人类审美心理形成之内在动力等基础理论问题 ,;现实上 ,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 ,重视生态美建设 ,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 ,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当代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央企的高速整合,民企的不断成长,外企的嚣张进入,无不显示出中国企业正在迈向大企业时代。中国大企业在形成,它具有四个加强的特点:第一是犬企业的品牌意识在加强。这种加强是从战略到战术,从营销到传播的立体强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生态和生存问题作为“王者之本事”、“人主之大务”来对待。但几千年的垦殖开发和战乱,再加上上百年的列强掳掠,我国的生态安全一次次地受到重创。建国以後,我们又不得不在极低的水平上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们在“徵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下与天斗、与地斗,干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投入稳步增加,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於我们对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位于地球环境变化速率最大的东亚季风区,又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剧增的时期,人为和自然因子对环境的扰动显得尤为突出。这一严峻形势所包含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形成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简述我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变化的一些共识,着重介绍了我国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全球变化研究的作用,并就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初直到今天,海疆是制约中国成为真正大国的软肋。中国一直在进行着艰难的维权。从以主权宣示为主的口头维权,到实力不济的艰难维权,即使中国已经在南海地区拥有优势,依然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海洋强国口号的提出,要求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南海的海洋权益,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的行动,对付某些国家觊觎中国海权的实力与决心。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本质区别:中国的"天"是形上层面的"德性之天",西方的"天"是经验世界中的"自然之天;"中国的"人"是整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天(道)"的人,西方的"人"是个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人;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中国是内省式的,从正心开始,而西方是外求的,从研究自然开始。二者应当保持和谐的张力:在形上的超验层面应当具有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信仰,而在经验世界里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从起草到出炉历经14年,前后七次审议。其审议次数之多、争议之大堪称新中国立法史上之最。如何展现、如何驾驭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之能够传承客观并且开卷有益,需要正确的理解、恰当的路径和恰当的方法。侯水平研究员主编的《物权法争点详析》(以下简称《详析》)  相似文献   

20.
印章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从殷周时期发展到现代有迹可考的历史已经三千多年,一直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献通考》是这样描述印章的重要性的:“无玺书,则九重之号不能达之于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印章的缘起是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以信物的身份出现的。但因其所依托的载体是汉文字,又主要依托于汉字中的篆字,使其极富于汉字造字原则的各种意义。所以印章艺术一如中国书法艺术,在其方寸之间,一样包含着“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人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鸟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哲学理念。即是说,如同书法一样,通过印章艺术的演变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据之而寻绎出一个历史发展的缩影。其艺术、文化的意义从一开始就已经隐然地存在着。在那个艺术的创造尚不是自觉的古代社会,印章艺术展示了一种随意的、自由的、朴质的所谓“无意于佳而佳“的天然之美。可以说,印章艺术作为一种将图案或中国文字,透过印材表现有情、有意及有趣的方寸空间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变迁。至今仍然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